《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文献 >> 经典文献总论 >>

经典的结集(3)

分享到:

  □一些律典里载有禁止比丘手持金钱的金银戒,如《五分律》云:“若比丘自手取金,若使人取,尼萨耆波逸提。”

  □□角盐净:可以蓄贮食盐于角器中;□二指净:于正午日影斜出二指之前,仍可进食;□他聚落净:在一食之后,仍可到另一聚落乞食;□住处净:可在同一教区内的居院各别举行布萨;□随意净:作决议时,允许有人缺席,只需事后承诺即可;□所习净:可以随顺先例;□生和合净:可以饮用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饮闍楼伽净:可以饮用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无缘坐具净:可以缝制无贴边的坐具;□金银净:允许接受和积蓄金银钱财。

  □《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载:“尔时,阿育王登位九年,□□佛法兴隆,诸外道等供养失利,周遍乞食,都无所得,为饥渴所逼,托入佛法,而作沙门,犹自执本法,教化人民□□既不用佛律威仪进止,悉不得法,来入寺住。至布萨日,来入僧中,诸善比丘不与其同□□诸外道欲以己典杂乱佛法,遂成垢浊。外道犹行己法,或事火者,或五热炙身□□或破坏佛法者。是故诸善比丘不与同布萨自恣及诸僧事。如是展转,乃至七年,不得说戒。”

  □依印顺法师《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载,目犍连子帝须是属于重视戒律的分别说系(由上座部所分化出来)。又在《善见律毗婆沙》卷二也记载:“王复更问:[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别说也。]”由此可推知,第三次结集乃以目犍连子帝须的分别说部为正统。

  □后为巴利七论之一,凡二十三品,各品末皆有摄颂,叙说前三世纪僧团中的各种论争,批驳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等派别的二一九种见解。

  □音译阿毗达磨,意译对法,亦即将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经藏与律藏在第一、二次结集后已有固定的体裁,而论藏虽则佛世时亦有,然为包括于经藏之中,在进入部派后才有其独立的体裁。

  □阿育王派遣的布教师如下:□末阐提派至罽宾及犍陀罗国,即今北印的克什米尔等地;□摩诃提婆派至摩醯沙慢陀罗国,即今南印的卖索尔等地;□勒弃多派至婆那婆私国,今地未详,或说是在南印;□昙无德派至阿波兰多迦国,即今西印的苏库尔以北;□摩诃昙无德派至摩诃勒吒国,即今南印的孟买;□摩诃勒弃多派至臾那世界国,即今阿富汗以西;□末示摩、迦叶波派至雪山边,即今尼泊尔一带;□须那迦、郁多罗派至金地,即今之缅甸;□摩哂陀、郁帝夜、参婆楼、拔陀派至师子国,即今之锡兰。

  □据巴利《教史》第六章及缅甸史等记载,第五次结集以律藏为中心,考订校对圣典原文的同异,共同合诵,经过五个月完成。更将结集三藏文字,分别镌刻于七百二十九块方形大理石上,竖立于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中,寺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围绕,今尚存于曼德勒古都。

  □此次结集时间是在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卫塞节(佛诞节),主要目的在于团结佛教徒,增进上座部佛教的隆盛,提高缅甸独立国的地位。结集地点位于仰光北郊艺固山岗上,建筑仿印度第一次结集时的七叶窟 。此次结集以第五次结集所镌刻的刻文依据,并广采锡兰、泰国、高棉、伦敦巴利圣典协会以及缅甸各种巴利文版本,详作考订。此次结集除了邀请南传各国比丘参加外,北传国家比丘亦受邀观礼,费时二年多,至一九五六年(佛历二五○○年)的卫塞节完成结集,出版《南传大藏经》。

  □以佛光山为例,早在一九七七年即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集佛光山比丘尼及专家学者数十人,经年累月,采各版藏经,作全经之考订,文字之校勘,以及经文之分段、逐句之标点,乃至名相之释义、经题之解说,并有经后之索引、诸家之专文等。《佛光大藏经》之编纂新修,分为以下类别:□阿含藏;□般若藏;□禅藏;□净土藏;□法华藏;□华严藏;□唯识藏;□秘密藏;□声闻藏;□律藏;□本缘藏;□史传藏;□图像藏;□仪志藏;□艺文藏;□杂藏。其中《阿含藏》、《般若藏》、《禅藏》、《净土藏》,皆已完成印行,并分赠教界及国内外各大学、图书馆等学术研究机构。目前正积极进行《法华藏》、《华严藏》等之编纂工作。另历经七年编纂的《中国佛教经典宝藏》一百三十二册,也于一九九七年圆满,付梓流通。

  □目前“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已完成《佛光大辞典》光碟版的制作流通,并积极进行电脑大藏经光碟版制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