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论著精华 >> 各类讲话新论 >>

关于长安文化

分享到:

唐长安城的繁华街市
唐长安城的繁华街市

  长安文化当然是关于长安的文化。不过长安的范围在哪里,时段的起止又如何?长安的前身是谁,后裔又是谁?尤其是,长安文化具有什么特点?它对这个世界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反复考虑的。

  实际上,对长安文化之研究早就开始了。远在宋,其赵州人宋敏求的著作便是考察长安文化的,凡特产,土贡,风俗,户口,街坊,山川,道里,邮驿,宫室,城郭,官府,皆有记录。他所记的多是唐长安,此间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中心已经东移,长安已变为旧都,热闹尽去,繁华悉落,到了该研究的时候了;更远的在汉,其陇东人辛氏便有著作考察长安之文化。他所录的多为汉长安,尽管物事简单,但它却是长安研究的发轫。还有汉的赵岐、晋的葛洪、唐的韦述和杜宝、,宋的张礼和程大昌、元的骆天骧、清的毕元,他们都有关于长安的著作行世。这些先贤皆是在文化意识还没有完全觉醒之际,对长安进行考察的,今人往往视其著作为资料,然而,仔细分析,这些著作当是长安文化之研究。

  我以为,正宗的长安应该是唐长安和汉长安,正宗的长安文化也应该是唐长安文化和汉长安文化。这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唐长安289年,汉长安225年,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研究唐长安文化和汉长安文化意义重要。然而,正宗是正宗了,但它却也难免狭小了。先贤常常会用长安把建立于关中的国都统摄起来,唐之前的隋大兴、汉之前的秦咸阳、秦之前的周丰镐,都属于长安。于是,长安文化也就随之宽厚起来。也许这是一个优秀的传统,今人不继承无以科学地研究长安文化。然而,先贤也有其局限,不但汉陇东人辛氏当年缺少考古知识,即使宋赵州人宋敏求当年也是缺乏考古知识的,所以先贤未能将史前半坡母系氏族社会,更未能将蓝田人纳入自己的考察范围。今人已经有了考古发现,既然如此,那么今人是否应该把长安文化的时段向上向前向远追溯呢?现在的西安是民国西安的沿袭,也是清西安和明西安的沿袭,当然也是古都长安的沿袭,既然如此,那么,长安文化就包涵着西安文化了。

  我以为,长安文化是以唐长安和汉长安为基石、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在关中斯地,它的上线直通半坡母系氏族社会和蓝田人,它的下线径入正在创造着现代化和推动着全球化的西安人。长安文化在历史上是主流文化、官方文化,现在它虽然表现为区域文化、民间文化,然而,它的一些元素也常常升华为主流文化和官方文化。长安文化有国粹的颗粒和元素。长安文化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

  长安文化充满了开放性。它一直能够吸收属于异己文化的物质品类和精神享用,通过丝绸之路,长安引进了西域的果木、菜蔬、禽兽、珍宝、服饰、音乐、舞蹈、竞技、佛教、基督教——景教、袄教、摩尼教;它也慷慨输出,凡丝织、漆器、竹器、凿井术、造纸术、医药、书法、儒家思想,可以尽他人采纳和学习。多少世纪之后,中国人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理念,接受世界贸易规则,显然是中国文化开放性的表现,中国文化的开放性当然有当年长安文化开放性的渗透,甚至有它所给予的恒久动力。长安文化洋溢着一种宽容性。中国妇女的审美权利最早是在长安得到了社会的尊重的。中国作家的言论自由权利最早也是在长安得到允许的,杜甫诗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对一个盛世的批判。长安文化也体现了变通性。秦宫汉用,隋宫唐用,修漕渠,造曲江,实施和亲政策,甚至借兵回纥以镇压内乱,收复长安。长安文化的变通性实践,现在显然已经发展为中国人治世的智慧了。长安文化有端正性。长安所在的关中处四塞之内,季节分明,日升于东,日落于西,天列北斗,地贯终南,从而形成了一种端正的时空观,并影响到了建筑设施和生活创造。大道直行的意识便在这种端正的时空观及其环境之中孕育和形成了,所以,长安难存邪歪之气、颓废之气、卑怯之气。长安总是荡漾着旷达之气、豪迈之气、硬朗之气。长安文化含尚义性,而这是由长安文化的端正性演化而来的。

  我是长安人,喜欢长安文化,我觉得长安文化养吾之魂。

  长安在关中,关中有长安,在关中考察史迹以探长安文化的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