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副教授白欲晓在《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二期)发表了《格义探微》一文,该文对“格义”的源流和广义、狭义的规定,以及对“格义”的方法和正反方向区分的辩证做了详尽的论述和说明。
佛学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其思想的传播先决条件就是翻译。格义虽是翻译中运用的一种方法,但也能从格义的正反方向看出佛学思想和本土文化的冲突、合流的痕迹。格义包括注解经文时的“配说”,名相概念的“拟配”即以中国现有的哲学名词代替佛经中的相应概念,以及性空逍遥的“炉冶”即佛学的性空说和庄周的玄学思想相互解释交融的三种方法和阶段。
白欲晓在史实述考中提出两点。第一从时间上考证格义的出现年代当是汉末魏初,在道安以前已是很流行,否定了格义起自法雅之说。第二在方法上多是“配说”为主。这与佛教初传至中土多依附于其它学说很是符合。再从格义方法的演变和正反方向的讨论中,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佛学思想与中土文化交流激荡的过程。从性空之解《逍遥》的正反方向亦能觉察释道斗争合流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