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仰光汉传佛教团体之发展与困境(5)
时间:2007-12-28 11:1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释自懋 点击:
林锡星,《缅甸华人社会与当地主流社会的关系》,《世界民族》,1期,2000年,页59-61。
林锡星,《奈温政权与现政权下缅甸华人经济比较》,《东南亚研究》,2期,1998
年,页38-42。
金荣勇,《国际社会对于缅甸朝野对峙的困境与前景》,《问题与研究》,42:3,
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民92年,页103-117。
金荣勇,《缅甸军人政府的未来发展--加入东协之展望》,《问题与研究》,36:3,民86年,页81-90。
东野,《略论缅甸当前形势》,《人民报三周年纪念特刊》,1950年。
范宏传,《缅甸独立后华侨经济的变化》,《南洋问题研究》,2期(总114期),厦门: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2003年,页48-55。
段玉明,《南传佛教入滇考》,《佛学研究》,1994年,页201-205。
胡肯堂等,《仰光巴罕中华藏经楼与中国佛学会史略》,《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
刊》,1961年,页13-15。
徐同申,《探索封闭的缅甸联邦》,《输出入金融双月刊》,91期,民89年,页1-17。
倪强,《庄严盛事胞波情谊——记护送佛牙舍利第二次赴缅供奉》,《法音》,7期,
1994年,页33-35。
彦直,《战后的缅华社会概观》,《新仰光报四周年纪念刊》,1949年,页5-8。
马燕冰,《缅甸形势及存在的问题》,《国际数据信息》,1期,2001年,页20-25。
韦红,《缅甸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策略调整》,《当代亚太》,9期,北京:当代亚
太杂志社,2001年,页46-51。
张旭东,《试论缅甸佛教青年协会》,《东南亚研究》,1期,2004年,页21-25。
张旭东,《试论英国在缅甸的早期殖民政策》,《南洋问题研究》,2期,2003年,
页39-47。
张勇,《缅甸的佛教文化特色》,《中国宗教》,2期,1998年,页52-53。
袁丁,《缅甸瓦城华侨观音寺研究》,《八桂侨刊》,1期,南宁:广西华侨历史学会,2000年,页28-31。
莫大华,《缅甸军政府之对外关系》,《问题与研究》,36:10,民86年,页69-84。
许清章,《缅甸民族生活习俗与民族性格》,《东南亚纵横》,7期,2004年,页43-44。
许清章,《缅甸的变革及其面临的困境》,《东南亚纵横》,2003年,页23-29。
许云樵,《法舫法师行传》,《南洋学报》,7:2,新加坡:南洋学会,1951年。
陈劲,《缅甸在东协的角色及影响》,《问题与研究》,39:9期,民89年,页13-33。
陈文干,《缅甸经济近况与展望》,《华商经贸月刊》,364期,民85年,页30-38。
陈启彰,《庆福宫百年来沿革简史》,《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1961年,页1。
陈孺性,《缅甸华侨史略》,《旅缅安溪会馆四十二周年纪念特刊》,1963年,页
11-48。
陈鸿瑜,《台湾的东南亚研究:回顾与展望》,《东南亚季刊》,第1卷第2期,南
投: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1996年4月,页66-74。
乔一名,《中共与缅甸的政经关系》,《中国大陆研究》,39:1期,台北:国立政
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民85年,页80-89。
康朗,《阿龙的故事》,《缅甸华侨书记公会周年特刊》,仰光:缅甸华侨书记公会,
1951年。
姜永人,《缅甸佛教教派的产生、整合与发展》,《东南亚》,1期,昆明:云南省
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2003年,页42-49。
姜永人,《论佛教与缅甸现代化进程》,《东南亚》,3期,2001年,页48-52。
傅新球,《缅甸佛教的历史沿革》,《东南亚纵横》,5期,2002年,页46-50。
寒月,《缅甸佛国见闻》,《法音》,10期,1994年,页30-31。
黄莺,《缅甸民族宗教概况》,《国际资料信息》,8期,2003年,页24-28。
黄明鲁,《1987华侨迁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其贡献》,《东南亚》总第16期,1993年。
黄夏年,《现代缅甸的佛教》,《广东佛教》,广东:广东佛教协会,1992年。
黄夏年,《现代缅甸佛教复兴与佛教民族主义》,《东南亚研究》,1992年。
杨学政,《南传上座部佛教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文化经济交流中的作用》,《云南社会科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期,1994年,页53-56。
赵序,《浅析缅甸少数民族反政府武装长期存在的原因》,《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文社会科学版),23卷3期,武汉:中南民族学院,2003年5月,页178-180。
赵朴初,《在首都佛教界恭送佛牙巡礼缅甸法会上的讲话》,《法音》,6期,1994
年,页4。
赵瑞娟、王新芳,《缅甸的金融发展及其面临的危机》,《东南亚纵横》,2004年,
页25-27。
尔东,《现代的缅甸佛教研究》,《世界宗教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
教研究所,1981年。
蔡玉芬,《勃固玉钵寺的由来》,《庆福宫百年周年庆典特刊》,1961年,页14。
卢光盛,《缅甸华人:概况和特点》,《当代亚太》,6期,2001年,页60-64。
钱文华,《震撼世界佛教界的大爆炸——南京众僧护送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纪
实》,《华人时刊》,11期,1997年,页13-14。
锺智翔,《试以佛教为归依的缅甸伦理思想》,《东南亚》,4期,2004年,页59-62。
锺智翔,《缅甸的佛教及其发展》,《东南亚研究》,2期,2001年,页74-80。
锺智翔,《缅甸民族源流及其与中国的关系初探》,《东南亚》,3期,1998年,页
48—51。
锺智翔,《试论小乘佛教对缅甸文化的核心作用》,《东南亚纵横》,2期(总74),1997年,页54-59。
锺吉雄、徐守涛,《缅甸腊戌地区华文教育之概况与对策》,《华文世界》,93期,
台北:世界华文教育协进会,1999年,页57-63。
锺儱徽:《缅甸民族和解政策》,《亚太研究通讯》,18期,民91年,页56。
罗英祥,《缅甸华侨华人的历史与现状透视》,《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北京:中国
华侨历史学会,3期,1997年,页38-42。
魏华贵,《缅甸封建社会行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东南亚纵横》,7期,2004年,页38-42。
《佛光普照国度──缅甸》,《东南亚纵横》,9期,2001年,页39-44。
《佛教对缅甸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影响》,《东南亚研究》,2、3期,1994年,页
24-26。
缅甸报纸、纪念特刊
人民报三周年纪念特刊,1950年。
新仰光报三周年纪念刊,1948年8月。
新仰光报四周年纪念刊,1949年。
仰光和义馆编辑委员会,《仰光和义馆建馆四十周年纪念特刊》,195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