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明禪寺
千霞山是不高的丘陵,在台北縣樹林鎮上,知道此山的人不多;但提起「海明禪寺」,雖年幼孩兒亦能細細道出此寺的位置;因為,寺廟四週風景幽美,更是小孩玩耍、冒險的好所在,「海明禪寺」就是這麼一個活活潑潑、生氣蓬勃的地方。勝景攬新亭,迎聽好風嗚萬壑。
清晨入古寺,欣看初日照高林。
「清涼地」——是悟明法師於民國六十年冬月為此亭題的名。
海明禪寺圓通寶殿上,主祀觀世音菩薩。這尊身長丈餘,重達三百公斤的鋼製、荷花觀世音菩薩是已故台北市市長黃啟瑞發心從日本訂製的。
悟明大法師以持「大悲咒」聞名於教界,開山時曾發願欲將此山建為十方叢林。此山原為周鴻城居士的私產花園別墅,兼有山地三千餘坪,因感於悟明法師,在台十一年間,寒暑不計,終日終年,從事佛法大悲之宏損,廣積救人救世之德業,特將所有千霞山之土地所有權,全贈給悟明法師,作為弘法的道場,且定名為干霞山「海明禪寺」。
由於僧眾的日益增多,於五十八年增建「妙法堂」。那是一棟兩層灰色建築的樓房,位於大殿之左側,樓下配著紅色外框的大門和窗戶,亦為現在的寺務處。
「大慈大悲」四個字是蔣總統經國先生有鑒於悟明法師於六十二年創辦「玄裝育幼院」,收容遺孤,領導慈善事業,匡平社會風氣,而贈送給悟明法師的親筽題字匾額。
「海明佛學院」在妙法堂的隔壁,二層樓的紅磚建築,是佛子求學的地方。
千霞山「海明禪寺」不大,但有莊嚴的殿宇,求智慧的佛學院以及收養遺孤的玄獎育幼院,一切實實在在;創建於民國四十九年,至今有二十九年的歷史。
悟明法師有許多的著作,計有:「仁恩夢存」(回憶錄),「美遊心影」、「從人文主義論涅樂境界」等專集,其中他在「仁恩夢存」一書中,曾經提到他的出家因緣,是「極其意外」的,又彷彿是前定的。
當他八歲時,一個花明柳暗的暮春時節,一天早上,他正在上學的路上,忽然碰到一個遊方的和尚,同他眨眨眼。這個和尚身穿灰色僧袍,腳穿齊腿的長筒襪子,道風巍巍。他猛然看到這個和尚,心頭一怔,彷彿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在那一瞬間,和尚的背影,便消失在黃沙漫漫的千年古道上了。而這以後,他的腦海裡,便常會出現那和尚的影子。後來,他對媽媽說:「我喜歡穿和尚的襪子!」
過三年後,到十四歲時,他家來了位和尚,然而,這和尚是他父親多年不見的朋友——王伯伯,也就是能靜長老;能靜長老「出家人不住俗人家」為由 ,在敘舊完畢之後立刻啟程,這時,悟明卻有一種戀戀不捨之情,和尚背起方便鏿,悟明伸手摸摸方便鏿的鏿頭。和臣尚見狀知這小孩有根器,便央求他父親讓悟明跟他走吧!——於是,十四歲的悟明就這麼出家了。
悟明十四歲披剃於湖北竹溪觀音閣,體能靜長老為師,後人極樂佛學院深造,十歲於湖北漢陽歸元禪寺受具足戒,第二年發願朝禮南海普陀山,至三十歲受聘為法雲寺、接引寺及江寧寺的住持。
悟明法師的慈悲喜捨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更表露無遺。當年,他藉接引寺創辦「仁恩施診所」,「明仁慈善會」,常年救濟貧寒。
民國三十八年,悟明來台,任台北十普寺暨觀音山凌雲寺等監院,數年中協助道源、白聖兩位長老開壇傳戒十餘次。民國四十八年在北市中山北路購屋建「護國大悲院」,時刻不忘國難。民國四十九年就創建海明禪寺,並任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五十二年應美國紐約美東佛教聘為導師赴美安法,在美各大學、各社會團體,講演佛法六十餘次,感化中西人士皈依三寶者百餘眾,回國後創辦「海明佛學院」;培育青年弘法人才,五十三年因對社會慈善事業貢獻厥偉,當選好人好事之表損。
悟明老和尚畢生弘法度眾,願力無量,衛教護國,無一不是奉行佛祖法旨,發揮大慈大悲之精神,堪稱今日佛教界之高僧。
寺址:台北縣樹林鎮備內街海明春一號。
電話:(02)681-2839。
交通:從樹林火車站下車,步行三十分鐘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