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与中国大陆佛教密切相联(一)(2)
时间:2007-10-17 10:44来源:长乐市佛教协会作者:佚名 点击:
从中国大陆进入台湾的僧侣与台湾当地的僧侣,和合一致,共同为台湾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努力。其中对台湾佛教的复兴,贡献特别大的有:
慈航(1895—1954)福建建宁人。俗姓艾,字彦才,号继荣。17岁礼自宗和尚为师出家,翌年于九江能仁寺受具足戒。曾在南洋一带弘法。1948年应请至台湾中坜圆光寺,主持台湾佛学院,招收僧俗青年,培养僧伽人才,开台湾佛教之新纪元。其后又于弥勒内院逐日讲授因明、唯识、《楞严》、《楞伽》、《摄大乘论》等,尽心致力于佛教教育事业。在他的影响下,台湾的僧伽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白圣(1905—1989)湖北应城人。俗姓胡,字必康。法名东富,号洁人。18岁在安徽九华山癨园寺出家,未久即受具足戒。曾在上海静安寺任监院,兼静安寺佛教学院副院长。1948年至台湾弘法,先后任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近30年。又任台北十普寺、临济护国禅寺、马来西亚极乐寺、美国圣能寺住持。又在台湾创办中国佛教三藏学院、中国佛学研究院、戒光佛学院等。30余年中在各大寺院传授千佛大戒逾38处。又多次参加并主办国际佛教会议。他在培育僧伽人才方面,对台湾佛教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智光(1889—1963)江苏泰县人。俗姓孙,字文觉。13岁依宏开寺玉成和尚出家,17岁依宝华山皓月和尚受具足戒。曾入南京金陵刻经处癨洹精舍,与杨仁山、太虚同学。1911年与太虚、仁山发起佛教革新运动,拟改金山江天寺为学校,遭反对而未果。曾创办焦山佛学院,培育弘法人才甚多。1949年进入台湾,初寓十普寺,讲《遗教三经》。
1952年,其弟子创立华严莲社,迎请长期供养,他在莲社历讲大乘诸经。又在莲社发起华严供会,筹募奖学基金,济助社友,接引青年,皈依者达数千人。平日修持严谨,以阅经、礼佛、静坐为常课,每冬必打个“静七”49日,数十年来未曾间断,其弟子南亭,徒曾孙成一等,对台湾佛教的复兴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印顺(1906—)浙江海宁人。俗姓张,名鹿芹,出家后号盛正。
1930年于普陀山福泉庵随清泉和尚出家,旋赴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早年曾于闽南佛学院学习,继赴汉藏教理院。旋至香港弘法,任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进入台湾后,先后出任善导寺、福严精舍住持及福严佛学院、慧日讲堂、华雨精舍等处之佛法导师。他在台湾期间,除了负责将他主编的《太虚大师全书》出版外,主要是从事佛学著述。其著作已出版者共有30多部,其中《妙云集》24册,被称作是开拓台湾佛教学风的重要典籍,在佛教界影响极大。日本大正大学曾因其所著《中国禅宗史》之创见而授予博士学位。印顺法师是当今佛教界佛学研究最有成就者之一,对推动台湾的佛学研究贡献极大。台湾有人推仰他是当代中国佛教思想导师。
东初(1908—1977)江苏泰县人。俗姓范,字镫朗,号仁曙。1920年于江苏泰县姜堰观音庵出家。1929年于宝华山受具足戒。曾先后就读于镇江竹林佛学院及厦门闽南佛学院,亲近太虚法师。后任焦山定慧寺住持,兼焦山佛学院院长。1949年进入台湾,翌年掩关于台北北投法藏寺3年,在关中创办《人生》月刊。1956年创办中华佛教文化馆,收集、保藏了许多有关佛教文物宝贵资料。先后影印日本《大正大藏经》,并创办《佛教文化》季刊。一生专以发展佛教文化为主旨。晚年致力于佛教史学之研究,所著的《中日佛教交通史》、《中印佛教交通史》和《中国佛教近代史》三书为其主要代表作。对发展佛教文化及推动台湾佛学研究有贡献。
道安(1907—1977)湖南祁阳人。俗姓傅。20岁于衡阳佛国寺出家,衡阳大罗汉寺受具足戒。1931年春入南岳佛学研究所研究佛学,禅教并修。抗战期间曾组织僧侣救护队,救人无数。曾任南岳佛学院院长、国立南岳师范学院教授。1953年进入台湾,先于汐止弥勒内院,讲授《俱舍论》。后主持静修佛学研究班,举办大专院校佛学讲座,兴建松山寺,创立慈航中学,发行《狮子吼》月刊及文库,接办台湾印经处等台湾佛教文化事业。曾历任台北松寺山、善导寺、日月潭玄奘寺住持等职。一生精研大藏,佛理渊深。主要著作有《中国大藏翻译刻印史》、《中国大藏经雕刻史话》、《中观史论及其哲学》、《乾坤万古一完人》及《二力室文集》等。1970年,他感到台湾佛教的蓬勃发展,有必要编辑一本《台湾佛教名刹》,以便把全台湾的新旧佛教寺庙汇集在一起,并以照片及简要文字略作说明,使得广大读者在翻阅之后,即能对台湾佛教的历史和现状,有一个简明的了解。后来,他将这一任务交给他的皈依弟子朱蒋元。朱承师咐嘱,经18年努力,终于完成此书,并于1988年出版。此书对台湾佛教文化的发展贡献巨大,它丰富了台湾佛教文化的宝库。
悟明(1912—)河南商水人。俗姓李,名林泉,号俊英。法名仁恩。14岁于湖北竹溪观音阁披剃,礼能静长老为师。20岁于湖北汉阳归元寺受具足戒。曾任上海留云寺知客、监院,法云寺、接引寺、江宁云居禅寺等住持。1949年进入台湾,任台北十普寺暨观音山凌云寺监院。
1959年创建护国大悲院,1960年创建海明禅寺,亲任开山住持。
1963年曾应邀赴美弘法8个月,感化中西人士皈依三宝300余人。回到台湾后创办海明佛学院,培育青年弘法人才。1976年任玄奘寺住持。曾任台湾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多年。著作有《仁恩梦存》、《美游心影》及《从人文主义论涅槃?境界》等专集。
南亭(1900—1982)江苏泰县人。俗姓吉。10岁依智光老和尚剃度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亲近常惺法师,1924年毕业于安庆迎江寺佛教学校。又亲近三译华严座主应慈老法师,钻研华严多年,有华严专家之誉。曾任江苏泰县光孝寺住持及光孝佛学研究社社长、泰县佛教会会长。经常弘法于大江南北。1949年随侍智光老和尚进入台湾,于台北、台中等地讲演《心经》、《金刚经》等。1951年创建华严莲社,经常举办佛学讲座,唯以阐扬《华严》为主,时人尊为华严宗主。1964年,为纪念其师智光,与佛友合创智光高级商工职业学校,出任董事长。1975年成立华严专宗学院。1979年嘱成一法师扩建桃园侨爱佛堂,并创办华严侨爱儿童村,收养孤儿。曾假台湾民本电台,辟“佛教之声”,播扬佛法。又广印三译《华严》及《华严疏钞》和《佛学大辞典》等,流通结缘。在台湾中国佛教会两度出任秘书长。著作有《心经讲义》、《阿弥陀经讲话》、《妙慧童女经讲话》、《十善业道经讲话》、《佛说孛经抄讲话》、《永嘉大师证道歌讲话》。《释教三字经讲话》和《仁王护国经解》二书已列入台湾《中华大典》。是当代在台湾弘扬华严的主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