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禅定在佛教道德修养中的意义(4)
时间:2008-09-09 13:16来源:船山学刊,1998年第1期作者:张怀承 点击:
概而言之,禅定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手段,有不少的因素值得我们注意。第一,它特别注重主体的道德自觉,把心性的焙炼作为最重要的修持手段,坚持自正(即自觉地纯洁自己的道德意识)为道德修养之本,本立而后道生。正心然后能正己,正己然后能正人正物。这种观点,可谓抓住了道德修养的根本。第二,它建立了修养心性的实践操作模式,把心性修养从理论逻辑推演的层面落实到实践的层面,心性的修养不再是玄妙的空谈。尽管坐禅的方式有不少非理性的因素,但它们的确有利于调节心理的平衡,彰显胸襟的空明和促进思虑的专精。第三,慧能以后的禅法强调道德直觉,实际上向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超越的道德本体可不可以通过理性的逻辑推论去把握?如果我们承认心性具有超越性,那么,它就显然无法通过感性的捕触和理性的认知完全把握住。在现实的道德生活中,人们的行为通常并非直接依循于某种既定的行为模式机械地作出,而是出自于对生活和当下情景的体验与直觉。因此,无论是否存在超越的道德本体,道德直觉在道德修养中就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作用。
当然,佛教的禅定修心过于强调道德直觉,使后者脱离了感性的认识与理性的思维,存在着神秘化倾向,这在禅宗的棒喝与机锋中表现最为明显。这一特征也极大地影响了陆王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