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修持法门 >> 综论 >>

《星云大师讲演集》-生活与修持(中)

分享到:
二.修行的次第 

  生活与修持的第二点,我要告诉各位关于修行的次第,我也分为下列数点:

 (一)菩萨修行的层次

  佛教中的菩萨,如同学生一般,有一年级、二年级、小学、中学、大学等层次,菩萨的年级共有五十一年级。

  所谓菩萨,并非指供在佛堂上的菩萨,在座的各位,只要起信,从十信开始,就是菩萨的一年级。我想座中各位至少有十分之九以上是一年级或二年级,甚至也有人已经是二十年级以上。

  至于什么人是几年级,如何能够知道呢?这里有所谓“菩萨十法”,以这菩萨十法,可以测知自己是菩萨几年级,每一个问题完全做到者十分,各位不妨自己测验一下。

  1.若闻讥毁,心能堪忍:完全能够忍受别人的讥讽、侮辱,毫不生恨者可算满分,只能忍受一半者,则得五分;能够忍受三分者得三分;完全无法忍受别人的讥毁,则得零分。

  2.若闻称赞,反生惭愧:有人称赞你,心里感到惭愧,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惭愧,可以得十分。

  3.修道欢喜,自庆不傲:自己庆幸自己修道、利他的成就,但却不因此感到自傲。

  4.人之惭耻,不为宣说:对于别人感到惭愧羞耻的事,不加以渲染。

  5.不为世事,而作咒术:不要为了世间上的事情,去怀恨、咒骂别人,或者怨天尤人、施放法术。譬如说自己把钱拿去放利息,结果被倒闭了,心生怨恨,“该死该死”地咒骂不已。能够不这样的话,就可得到十分。

  6.少恩加己,施欲大报:别人对我有些许恩惠,心中念念不忘,所谓“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7.怨恨己者,恒生善心:对于怨恨自己的人,要常想法对他好,以慈善心待他。

  8.见有骂者,反生怜愍:别人骂我们,不但不因此生气,反而要怜愍他的无知冲动。

  9.视诸众生,犹如父母:对一切众生,都能如同父母兄弟姊妹般看待。

  10.拥诸所得,乐于助人:将自己所拥有的,欢喜与人共享。

  以上十条,各位可以测验自己是不是菩萨?有几分是菩萨?及不及格?

 (二)罗汉修行的层次

  我现在再请问各位,做个罗汉到底困不困难呢?罗汉有四种,即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四果罗汉。我们现在在世间,到底有没有证果罗汉?各位一定说现在世间没有罗汉,如果有罗汉的话,为什么我们没有看见呢?我告诉各位,现世一定是有罗汉的,只是没有佛陀给予印证而已。现在我把初果罗汉的条件说给大家听了解,各位再自己衡量,自己是否是初果罗汉?

  1.初果阿罗汉,叫做须陀洹,到达须陀洹果的条件是,对于三宝不坏信仰。当我要讲这一点时,有好多位出家众心中暗暗想道:我已具备初果阿罗汉的修件,至少我对三宝已经不坏信仰。我说:好,祝福你已经是初果阿罗汉。可是还有第二点:

  2.对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各位出家大众也许会说:这一点我们也做得到。但是,下面还有:

  3.对于受持的戒法,不可违犯。

  4.五无间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不可毁犯。

  各位可以从这几项条目里去衡量自己,对于初果罗汉的境界究竟有多少证悟。其次,让我再说明初果罗汉对于五戒的看法、受持和没有证果的一般凡夫有什么不同。

  譬如杀生戒,未证果的凡夫,恣意杀生,为了口腹,什么都杀;至于初果罗汉,若为了吃,他不会杀生,他宁可饿死;但是,如果你激怒了他,或者你诽谤佛法,为他所知,他在一气之下,也有可能会杀生。

  说到偷盗戒,初果罗汉绝不会为了发财而去偷窃,他宁可守住贫穷;不过为了饥饿难忍,只要有东西吃,他可能会去偷吃一些。

  关于邪淫戒,证得初果的罗汉在感情上当然不会有染污行为,不过在今日这种社会,诱惑太大,一而再,再而三,有时他也会接受美色情欲的诱惑。

  对于说谎,若为了救人,他可能会说慌言。

  说到喝酒,告诉他一饮酒就会犯很大的罪过,在他是不会相信的。

  一个初果罗汉的人,或者是信佛修行的人,万一犯了五戒,怎么办?不必太紧张,凡是有修行的人做错了事,犯了过失,他的罪过要比一般不修行的人轻一点。譬如将一把盐放在茶杯里,会感到很咸;如果将他放到大海里去,它的咸味就淡了。一个有修行人若犯了罪恶,这罪恶如同一把盐洒在大海里,罪过较轻。

  一个信佛教、有修行的人,犯了罪过,要知道忏悔。当然,“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不过,也不必想得那么恐怖,“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空”,因罪恶只是“相”上的问题,“性”上没有罪业的名称,如果我们能证悟清净自性所谓“明心见性”,则相上之罪恶即不成为严重的问题了。

  修行者假如犯了罪过,如同大石将沈入海底,用信仰修持的大愿船,则可将大石托住,免于下沈,“信能得救”即其道理。

  初果阿罗汉之完成,尚须“七次上生天上,七次投生人间”,以及断尽我见结、戒禁取结、疑结等烦恼,才得成就。

  上面说到初果,在圣位中,初果是最可贵最难得的,得了初果,可说生死已了。如破竹一样,能破第一节,第二节以下也就可以不费力的一破到底。

  证了初果的人,断了见惑,生死已获得了解脱,如大树连根拔起,只是其余未断的烦恼──修所断惑,尚滋润着固有的业力,使他生在天上人间。如同大树虽连根拔起,但是在短时期内,却仍会发芽开花,这是大树本身所保有的生活力在维持其生机,若不供给水分与肥料,则终究会枯黄死去。

  初果的圣者,虽未断修惑,但生死的根本已了;虽仍有隔阴之迷,但决不像凡夫一样。或经过进修,或经过人间天上的七番生死,修道所断的烦恼,大大的削弱了力量,可说是断去了一分。剩下的修惑,所能滋润的力量,已只有一生天上,一来人间,再不能延续下去。故二果名为“斯陀含”,即“一来”的意思。

  证得二果的圣者,若再进修,当生即能证“不还果”,即三果阿那含;或是返来人间,则只剩这一往天上的生死。证阿那含果者死后,离欲界而上生色界,或无色界,一定在那边入涅槃,而不再复还来生欲界了。若从断烦恼来说:欲界的一切修惑,到此已断尽了,故不再感欲界的生死。即除初果时断尽的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外,现又进一步的断尽了欲贪和痴。欲贪即指欲界的贪欲而言,断尽了欲贪而证得三果的圣者,虽身在人间,但对欲界的五欲,已经不再染着。

  从初果而二果、三果、现生不断进修;或三果阿那含死后,生到上界,圣道现前,到了断惑究竟净尽时,即能证得四果,名为“阿罗汉”,是真正堪受人天供养的圣者。证到了这个阶位,即杀尽了一切的烦恼贼,不会再有生死的生起,故将阿罗汉译为“应供”、“无生”或“杀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