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活动 >>

祭祀山神话插箭(2)

分享到:

僧人安置宝箱。

  “拉则”的组成  仪式讲究

  在拉卜楞,“拉则”地址的选定,一般是由高僧或宁玛派咒师根据地理风水原理选定,担任主持角色。它的组成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部分有一宝箱,其内装有各种宝物,宝箱周边置有宝瓶,上盖柏树枝、白羊毛,祭祀时要撒上酸奶和奶子;“命木”必须是柏树木、四方体、用黄布缠裹;去森林砍伐此木的人必须保持全身干净,一年内没有触摸过死人尸体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此项活动;砍伐时必须在此木(生长时的)东边作一记号,高僧以此标记要在此木东南西北四方写上不同的祈祷语,做一系列的宗教法事活动。同时要求参加今天这一活动的主要执事者不但要保持干净,而且要戴寺院特制的黄色布制口罩,以免口气污染所有宗教用品的纯净。“命木”立于宝箱顶部中央,其四边有四根小木杆支撑,首先有活佛或高僧象征性的将白色哈达、黄色缎子布、白羊毛绑在其上,然后有其他人员加以固定,此时高僧在帐篷内诵经祈祷。“命木”周围放置内装有金、银、珠宝和粮食(如青稞、大米、小豆等等)之类的宝瓶、柏树枝、白羊毛等物,上部插有人工制作的具有箭翅、白羊毛、柏树枝、哈达、经幡等宗教用品的木箭(在宗教含义里,柏木等有镇邪作用。白羊毛是通向天界之绳,是人与天之间的联系绳)。其宗教含义是为求得村庄或者部落的平安、家族的繁衍、求得财富、消除灾难,求得农业兴旺发达。在这一活动进行时始终有三人分别手持长箭、短刀和弯弓周旋在“拉则”周围,意示箭、刀和弓是奉献给山神的武器。“拉则”的主箭(指某一村庄或部落集体制作的木箭)立起前,严禁妇女出现在这一圣洁的场所。

宝箱四周,上下装满了宝瓶等。

  插箭祭祀  祝福神灵

  插箭祭祀山神这一民间宗教活动在拉卜楞规模盛大,历史久远。插箭的时间选在农历四月十一日、六月十三日,在举行仪式前,各家各户都要准备好一节长约6米左右的木杆,木杆尾部削成箭镞状,首部装有象征箭羽的三块彩绘木板,一般绘有象、龙、狮、虎四种动物图案。第二天清晨,去插箭的人(严格意义上讲,一般只有男性参加这一仪式,女性很少参加,纯牧区禁忌女性参加和制作神箭)带上备好的东西(神箭已在前一天下午送到了“拉则”处),骑马奔向本村的祭祀神山。当东升的太阳照射山尖时,一般由格鲁派僧人或宁玛派喇嘛担任的主祭人点燃柏树,只见高约一米见方的桑台上冒起滚滚浓烟,随之众人便争先恐后地往桑台上添加各自带来的柏树枝和桑仔(将青稞炒至黑色,连同茶叶、水果、白、红糖等混合在糌粑中),大把的柏树枝在熊熊烈火爆出噼哩啪啦的声响,人们呼喊着“拉嘉洛”、“拉嘉洛”(意为“神胜利了”)的祭祀诵词,从怀中掏出大把大把的“龙达”(汉语直译为“风马”,在藏语中“龙”有一切、全部、所有和世间之主的意思;“达”是疾驶、快速之意,人们认为它是上传下达的一种万能工具)向空中抛撒。顿时,天上地下飘动着一片白茫茫的纸片,它犹如万马奔腾,给神灵带去了人们真诚的祝愿。期间,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呼唤神灵,表示对山神的崇敬,祈求吉祥降临人间。随之人们将哈达系在箭上,双手高举神箭按顺时针方向缓缓绕桑台一圈,再绕箭垛三圈,将箭插入垛内。箭垛大致呈正方形,四周由坚固的木栅栏围住,里面插放神箭,多少年来聚集的神箭之多,加之色彩对比强烈,所以外观显得极为神圣和壮观。此时此刻,桑烟升腾,风马飘落,人们不断呼喊着神灵,“拉嘉洛”的呼声响彻云霄。有马的骑马环绕箭垛狂奔,有枪的向空中鸣放,插箭活动达到了高潮,人们的心情激动万分,整个仪式活动不但笼罩着神圣庄重的宗教色彩,而且又表现出了一幅激烈的战争画面。

活佛亲自固定“命木”。

  随着晨曦渐渐铺开来,祭祀山神仪式开始落下帷幕,众人慢慢散去,山坡上只留下层层“龙达”和插在箭垛中一枝枝迎风飘扬的彩箭。神箭作为山神保卫村落的武器,它将要经受风吹日晒,伴随着神灵度过365个日日夜夜,同时,它象征着山神的威严,象征着一个民族、一个部落不可欺凌,不可战胜。这就是拉卜楞地区对山神的崇拜,人们为渴望农业不受自然灾害的侵袭,让本氏族、本部落百姓吉祥平安,将众多的武器敬奉给保护村落平安的山神,祈求神灵使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然而,拉卜楞的这一宗教礼俗和行为并未因此而退化,相反,世世代代相传沿用,如今已演变成为规模宏大而隆重的节日活动,每年要为山神举行供奉仪式,更换新的彩箭,于是就有了“插箭节”这一民间性的宗教祝愿习俗。这一节日不但有民间性、宗教性,而且具有自发性、时间性,所以,我们认为它是拉卜楞最具特色而富有情趣的宗教文化现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