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历史 >>

西藏佛教的四大派别

分享到:
   西藏佛教有许多教派,其中主要有四大教派。一是“宁玛派”,以传承弘扬旧密法为主,称为旧派,故名宁玛瓦。该派僧人均著红色衣冠,又称“红教”。它是传入西藏的密宗吸收了当地笨教内容而形成的最早教派。由于宁玛派在早期采取秘密单传,所以没有寺院僧侣组织和构成教派的系统教义。到了十一世纪后才开始有了红教寺庙,并逐步整理宁玛教派经典,也才正式形成为一个教派,尊莲花生为祖师。

  “萨迦派” 萨迦派主寺为萨迦寺,建立在西藏萨迦地方,因地而得名,萨迦派的寺庙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称花教。萨迦派始于十一世纪,创始人是西藏昆氏家族的后代昆·贡觉杰布。他幼时随父学旧密法,后到纽古隆拜卓弥·释迦益西为师,学习新密法,创立了自己的一套教法,于一○七三年(宋熙宁六年)在仲曲河谷萨迦之地建寺,开始形成萨迦派。昆·贡觉杰布从一开始就决定,法位以家族相传的形式向下延续。政教两权都集中于一个家族之手。其中最著名的有萨迦五祖。其中萨迦第四祖萨班·贡嘎坚增和第五祖八思巴·洛追坚参于一二四七年应元太祖窝阔台的二子阔端的邀请前往凉州。萨班到了凉州与阔端相会,经过协商,议妥了卫藏归顺元朝的条件,由萨班向西藏写了著名的《致西藏僧俗的书信》。萨班于一二五一年死于凉州。其侄儿思巴继承了他的地位。一二五三年,忽必烈召见八思巴,并受密教灌顶。一二六○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封八思巴为“国师”(后封为帝师)。一二六四年(元至元元年),元朝中央设总制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和西藏地方行政事宜,命八思巴为国师兼领总制院事,协助中央王朝对西藏的管理。一二六九年,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创制“蒙古新文字”有功,被封为“大宝法王”。

  “噶举派” 噶举意为教谕或教传,师徒相承,口语传授,耳听心会,注重密法,不重经典,相传该派远祖马尔巴、米拉热巴等人修法时,穿白色僧衣,故称“白教”。噶举派是公元十一世纪中形成的教派,它的支系众多复杂,从一开始就有两大传承系统,一为香巴噶举,一为达布噶举,但香巴噶举到十四五世纪就销声匿迹,而达布噶举的创始人为塔布拉吉·索朗仁钦,他生于西藏隆子县涅区,是宋代西藏著名的佛学家。幼年学医,二十六岁出家,专攻显密佛教,修行亦有所得;后来拜马尔巴之徒米拉热巴为师,学完密法,居达拉岗波寺,广收弟子,逐渐形成达布噶举派。他的最著名的四弟子在前后藏建寺收徒,形成四大支系,即:噶玛噶举、蔡巴噶举、拔戎噶举、帕竹噶举,其中帕竹噶举一系又分出八个小系,总称噶举“四大八小”系。

  “噶当派” 噶当派本是西藏最早出现的教派。噶当,意为佛的教诲或教诫,即用佛语来教导人们接受佛教道理。它的创始人是仲敦·加唯琼乃。一○四五年,仲敦从阿里迎来高僧阿底峡,并拜他为师。阿底峡死后,仲敦于一○五六年倡建热振寺,以该寺为基础逐渐形成噶当派。该派的特点是强调戒律,即僧人戒律、修行次第和调整显密关系。该派教法以阿底峡的《菩提道灯论》为基础。到了十五世纪,宗喀巴以该派教义为基础,创立格鲁派后,噶当派也就先后改宗格鲁教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