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寺院 >>

康区格鲁派第一寺--昌都向巴林寺

分享到:
   1409年,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标志着格鲁派的正式形成。之后,宗喀巴的弟子在前藏、后藏、康区、阿里广建寺庙。被称之为边远护持圣教六大旗手之一的麦·西饶松布,于公元1444年(明英宗正统九年)创建了昌都向巴林寺,成为在康区创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庙。

  一、寺庙名称与见建寺年代

  昌都向巴林寺,简称昌都寺。因该寺创建时主供佛为向巴佛—弥勒佛,故寺名起之为昌都向巴林寺,汉译为慈氏洲。又因七世帕巴拉邓巴贡布,为了表示对乾隆皇帝八旬大寿的庆典,在昌都寺内专门修一所庙宇,并请赏庙名。乾隆帝于1791年书赐“祝厘寺”。故在一些汉文史料中称昌都寺为祝厘寺。

  关于昌都寺的建寺年代在汉藏文史书记载不一,我们根据向生·西饶松布亲传弟子所写的藏文木刻版《向生西饶松布传》的记载,即麦·西饶松布50岁时的藏历木鼠年(1444年)创建了昌都向巴林寺。1962年,昌都向巴林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昌都寺的五大活佛世系

  昌都寺建寺初期,由聘请法嗣堪布的办法主持寺庙的宗教活动。从第一任法嗣堪布到第十三任法嗣堪布三世达赖索朗嘉措,都是来自其它寺庙的高僧活佛来执掌的。1594年,第三世帕巴拉通娃顿邓,以他渊博的学识,卓越的组织才能,成为昌都寺的第十四任法嗣堪布。这是帕巴拉寺的活佛世系住持昌都寺的开端。随着昌都寺的不断发展,影响日益增大,逐渐产生了五大活佛世系,以及中等活佛七位,小活佛十八位。

  昌都寺的五大活佛世系的关系,在《土观宗教源流》中讲的很清楚:“后来帕巴拉投生为宗大师亲教弟子古交朵丹巴或名瑜伽师畏巴多吉之子,由他和其他以后的羊代转世继承了法位。帕巴拉弟子中又有希瓦桑布(谢瓦拉)、甲热朱古、嘉热朱古拉和历代的转世”。事实上,帕巴拉、谢瓦拉和甲热等活佛世系,是以嫡亲关系相传而形成的。最初他们大部分在贡布一带传教建寺,后才逐渐转移到以昌都为中心的康区他们以弘扬宗喀巴的学说为宗旨,到处游传说教律寺,为在康区扩大格鲁派势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随着格鲁派势力的强大,对昌都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昌都寺的五大活佛世系均载入清朝理藩院入册。帕巴拉为第一大活佛,现已传至十一世。十一世帕巴拉·格来朗杰,现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等职。谢瓦拉为第二大活佛,已传至七世。七世谢瓦拉·阿旺青饶于1959年去世。甲热为第三大活佛,已传至十一世洛桑邓增,他现已担任西藏拉萨市副市长等职。贡多为第四大活佛,已传至六世洛桑邓增·巴丹龙珠,1959年流落到国外,现在瑞士国定居。嘉热为第五大活佛,已传至八世洛桑邓增·曲吉旺秀,他于1973年去世。以上五大活佛世系,曾先后被清中央王朝册封和赏赐印信。据藏汉文史料记载,1791年(康熙58年),册封六世帕巴拉·济美丹贝甲措“阐讲黄法额尔德尼那门汗”名号及铜印。1719年(乾隆56年)又将铜印换成银印。1866年(同治5年)将原“那门汗”名号晋升为“呼图克图”。1889年(光绪15年)册封第九世帕巴拉·阿旺罗桑济美丹贝坚参为“枚远禅师”。1864年(同治3年)贡多活佛以呼图克图列名册挡。1903年(光绪29年),册封六世谢瓦拉·丹增赤来以“通诚禅师”,册封八世甲热曲吉坚参为“博善禅师”。从以上情况中我们知道,昌都寺在维护祖国统一,加强西藏同清王朝的联系,促进藏汉民族的团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昌都寺的组织管理系统

  昌都寺作为康区第一黄教寺庙,有着一套严密完整的组织管理系统。昌都寺最初实行的是法嗣堪布聘请制。自从第三世帕巴拉担任昌都寺第十四任法嗣堪布后,开始形成了由历代帕巴拉住持和担任法嗣堪布的惯例。只是在帕巴拉圆寂或年幼时,由谢瓦拉、甲热、贡多三位中推荐一人住持昌都寺的政教事务。解放前,昌都宗是帕巴拉执掌的封地,实行典型的政教合一的统治机构。帕巴拉既是昌都寺最高的宗教领袖,也是昌都宗最高的行政首领。他集政教首领于一身,在本辖区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帕巴拉政教合一的机构,分为“孜勒空”和“雪勒空”两大机构。“孜勒空”属于帕巴拉的僧官机构。它要在帕巴拉的领导下,掌管昌都寺所属寺的宗教事务和活动。其设置的官员有负责宗教行政事务的管家“则聂”3人;负责接待宾客的“则卓”2人;负责文书的“则仲”2人,在其手下设有助理文书的“仲曹”2人;佛灯执事者“朗嘎多当”1人;以及经商官“充勒巴”5人。昌都寺的最高议会机构叫“都热拉西”,参加者有昌都寺5大扎仓的导师“洛本”5人,8个禅院头领的“西所”8人;总管香火的“果念本”1人;总领经师的“吴泽青木”1人,其下有助理领经师“吴穷”16人。“雪勒空”是帕巴拉活佛管理所辖范围内最高的行政机构,其最高的官员称为“谢左”,意为总管谢左最初由帕巴拉直接任命,任期3至5年。自从1918年西藏噶厦政府在昌都设立“朵麦基巧”(意为昌都总管)后,谢左一职虽由帕巴拉提名,但必须由达赖和摄政王来任命。谢左要总管帕巴拉所辖区内察堆、察麦、达色、琼布麦日、白日等5个小宗和18个甲本区的一切行政事务。在谢左下面设有大管家“聂青"3人。在聂青下面又有小管家“聂穷”2人;与聂穷平行的有总管差役刑法的“协本”2人;监督管理的“达吉”2人;负责文书的“仲译”2人;其下有助理文书的“仲曹”2人;负责基建和维修房子的“康聂”1人。

  昌都寺有9大扎仓,只是其中4个扎仓是晚期才设立的,故一般史料只记载最初的5大扎仓。它们是:林堆、林麦、奴林、耶当也称之为库优、江热等5大扎仓。其中最早创建的是林堆和江热两个扎仓。后来,又陆续创办了古学、格龙、阿确、策尼等扎仓。5大扎仓下面又设有8个禅相院,禅相院下又设有若干个康村。

  四、昌都寺现状一瞥

  昌都寺的殿堂为藏式建筑风格,院落重叠、殿堂林立、金碧辉煌、规模宏伟。据成书于1792年的《西藏志》记载:昌都寺“其寺向东、内有金顶一座,楼台院宇、宏阔壮丽,亦康区之胜区”。昌都寺建筑面积约500亩。寺院除以上谈到的5处活佛官邸。9大扎仓,八个禅相院外,还有大小经堂20多座,一座印经院、辩经场,以及众多的僧舍。寺内珍藏着数以万计的各类佛像和文物,大量的藏文经典。六、七世帕巴拉时为昌都寺的鼎盛时期,所辖寺庙130多座,管辖地区东至江达的达色,南达桑昂曲,西到波密的倾多,北伸琼布丁青。现常住喇嘛千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