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综论 >>

西藏佛教噶当派

分享到:

   噶当(bka gdams)派,亦译作迦当派、甘丹派等。是西藏佛教“后弘期”最早出现的一个教派。西藏佛教宗派的名称,一般以寺院名称和地方名称命名者占多数,也有以所传教法或其特征命名的。噶当派是以其所传教法的特征命名的。“噶”为佛语,“当”为教授或教诫,噶当派认为,对于佛陀释迦牟尼的言语,应该不分优劣、不作取舍地把一切言语作为一个人成办佛道的教授,不折不扣地付诸实践,故称为噶当,意即“佛语教授”。

阿底峡唐卡画象  张鹰/摄

  噶当派的开山祖师是著名佛学大师阿底峡(982—1055年)。阿底峡应西藏阿里古格王益希沃之请,于1042年来到阿里,1045年来到卫藏,在桑耶、拉萨、叶巴、聂塘等地弘法十年。针对当时西藏佛教界的混乱局面,撰《菩提道炬论》,在教理系统化,修持规范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仲敦巴·杰哇窘乃(1005—1064年)于1056年创建了热振寺(位于今林周县境内),正式开创出噶当派。仲敦巴的大弟子普穷哇·循努坚参(1031—1106年)传出噶当派的教诫派、博多哇·仁钦色 (1031一1105年)传出噶当派的教典派、京俄巴·崔成拨尔(1038—1103年)传出噶当派的教授派。

  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那措·崔成杰哇(1011—1064年)及其弟子绒巴甲索巴修建那索寺,传出绒巴传承。又因那索寺位于热振寺下方,故又称为下噶当传承,热振寺传承称为上噶当传承。

  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俄·勒贝喜饶于1073年修建桑浦内邬托寺,翻译和传讲因明学。其传人俄·洛丹喜饶(1059—1109年)、恰巴·曲吉僧格(1109—1169年)等相继主持桑浦寺,使桑浦寺成为西藏因明学的重镇。

  如前所述,噶当派把一切佛教经典作为有情众生成佛的教授来加以修持,但内部又有教典、教授、教诫等之分,而教授派和教诫派大同小异,故分为教典和教授二大派。教典派有三类:第一,重明见者,这方面的论典有阿底峡的《入二谛论》和《中观教授论》;第二,重明行者,这方面论著有问底峡的《摄行炬论》、《发菩提心论》、《律仪轨则》等;第三,见行双重者,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论》是其主要论典。《菩提道炬论》将佛语三藏四续及其注释不舍一字,组织成为一个人修行之次第。它把学佛之人分为三类:一类叫做“下士”,这类人不求解脱,只求今生利乐,他们应发愿,皈依“三宝”,努力做“止恶修善”之事;第二类叫做“中土”,这类人只追求个人解脱,不思普度众生,他们应修戒、定、慧“三学”,以求达到涅槃;第三类叫做“上土”,这类人不仅自求解脱,并愿普度众生,他们应在皈依“三宝”、修持“三学” 的基础上,勤修“六度”,以求成佛利众。教典派主要传讲《噶当六论》,后又增加了《慈民五论》和《中观理聚六论》。教授派亦分三类:第一,重明见者,有京俄巴传承下来的四谛教授,普穷哇传承下来的十二缘起教授,南党巴传承下来的二谛教授;第二,重明行者,重视诸大乘修心的教授,把《华严经》、龙树的《中观宝鬘论》、《梦境如意宝论》,寂天的《集学论》、《入菩萨行论》等为教授的依据。还有阿底峡的上师法护的《修心剑轮论》、《孔雀化毒论》,阿底峡的上师瑜伽师的《唱修金刚歌》,阿底峡的上师金洲大师的《修心次第论》、《铲除分别论》等。还有以上经论之心要、朗塘巴的《修心八颂》、夏布岗巴的《花色小册》、怯喀哇的《七义修心》、康巴隆巴的《修心八座法》、喀热贡穷巴的《喀热三类法》等;第三,见行双重者,其根本典籍是阿底峡的《菩提道炬论》,还有卓隆巴的《道次第广论》和《教次第广论》。

  自从阿底峡进藏,对11世纪西藏西部佛教的整顿,使西藏佛教见行清净的义理普遍弘扬,许多新的教派应运而生,这些教派中不少受到阿底峡以及噶当派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号称为噶举、萨迦、格鲁等均仰仗阿底峡的恩德而兴起的”。《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也说:“所以当时和后来兴起的教派,没有不受噶当派教授的影响的”。噶举派的祖师玛尔巴、琼波南交以及息结派、觉域派开创者帕当巴桑杰等都与阿底峡同出那若巴门下;达布噶举的创始人达布拉杰、帕珠噶举的创始人多吉杰布、直贡噶举的创始人仁钦白、达隆噶举的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噶玛噶举创始人堆松钦巴等都最初从噶当派上师学法。而且,达布噶举派之所以能传出四大八小众派,产生巨大影响,正是由于达布拉杰把噶当派的道次第理论和米拉日巴的“大手印”等密法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佛学思想体系的结果。宗喀巴创建格鲁派后,不仅吸取了噶当派的佛学思想,根据噶当派的道次第理论撰写了《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著作,而且继承噶当派先显后密,显密并重的学修宗风,具有复兴噶当派的意义,故称为新噶当派。

  噶当派创建以后发展迅速。1240年,成吉思汗之孙西凉王阔端派大将多达那波进兵西藏,多达那波向阁端报告西藏情况时说在西藏唯噶当派的寺院最多。当时,噶当派的寺院遍布西藏各地。其主要寺院有托林寺、热振寺、聂塘寺、纳塘寺、塘波且寺、桑浦寺、曾期寺、卡玛当寺、扎塘寺等。其中,位于阿里扎达县境内的托林寺堪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仿桑耶寺而建,是“上部律学”的主要弘扬场所。1076年举办的著名法会“火龙年法会”(汉史称“雨辰法会”),使托林寺蜚声全藏。聂塘寺位于曲水县聂塘地,因主供应母(卓玛),故又称度母殿(卓玛拉康)。位于日喀则境内的纳塘寺,清雍正皇帝赐名“普恩寺”,是噶当派著名的律宗道场,著名的纳塘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中最早的一座。扎塘寺位于扎囊县境内,其独具风格的壁画对研究西藏早期的壁画有极高的价值。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建于1056年,在今林周县境内,清乾隆赐名凝喜寺,建寺后由仲敦巴的徒孙主持,15世纪以后改宗格鲁派,建立活佛转世制度,目前传到第七世。其中第一、二世出任甘丹赤巴,第三、五世出任西藏地方政府的摄政王,并发生二次热振事件。热振寺主供密集文殊金刚,有一肘高。噶当派所奉的神抵有教主释迦牟尼佛、一切文静神的总神观世音菩萨、一切威武神的总神不动明王、一切天女的总神度母,加上经、论、律“三藏”,合称“噶当七宝”。在热振寺西侧有块大草坝(徒步转一圈需要两个小时),中间有众多大盘石,传说是空行母化身。每逢藏历羊年7月15日,热振寺在此举办供祭诸空行母的大法会,寺中僧人跳噶尔羌姆神舞,当地群众或唱歌跳舞,或表演藏戏,或参加赛马。来自拉萨、那曲、山南等地区的农牧民欢聚一堂,拜盘石,转草坝,看表演。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