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宗教对话 >>

宗教局长:佛教可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分享到: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小文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佛教作为有着深刻和谐思想与和平理念的宗教,可以在缓和因快速发展引起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叶小文说,进入新世纪之后,世界经济总体呈发展态势,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迅速与社会财富分配相关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趋于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佛教可以引导信徒平静和理智地对待身边事,及时调整心态。

  专家认为,近年来,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对立与冲突愈演愈烈,正在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促进世界和谐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深刻思考和前瞻对策。宗教力量是中国借助的重要社会力量之一。”叶小文说。

  面对国际形势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与稳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明确提出,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向全世界郑重提出了“共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同年1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法国发表演讲,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

  “在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发展,中国的和谐离不开世界的安宁。”叶小文说。“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坚持和平发展的理论延展和实践成功的外部条件。”

  叶小文说:“中国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呼吁共建和谐世界,双向互动,内外兼修,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深邃智慧,彰显了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建设性形象。”

  他说,中国的“和谐”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作为佛教重要思想之一的“和合”思想。崇尚和平和谐和慈悲济世的佛教精神,无疑会在中国佛教徒,乃至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其他人群中形成巨大的推动力量,从精神层面将中国和世界和谐的步伐推向前进。

  叶小文表示,可以期待,以佛教“和合”精神为重要依托的“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中国传统道德思想,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得到继承和创新。

  佛教是中国信众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宗教。无论在中国的文化典籍还是在当代中国人的里巷俗语中,人们随时可以发现最初源自佛教的语言和文字。

  叶小文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和谐是一项关乎人类社会未来的系统工程,各种文明,包括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都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的佛教,可以做出独特的贡献。

  他介绍说,2006年4月,中国将在东部的浙江省举办主题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它既是为世界佛教搭建的一个对话交流、团结合作的高层平台,也是向所有热爱和平的世人敞开的开放的平台。”

  “随着世界的目光日渐向中国聚焦,我相信,佛教将因中国而大放异彩,中国也将因佛教而‘拈花微笑’,”叶小文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