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宗教对话 >>

佛教与科学的当代对话

分享到:
【内容提要】宗教与科学的对话是当代文化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以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理论为中心展开的佛教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对话,为认识这一现象提供了很好的例证。对话表明,即使在时空跨度巨大的佛教思想与现代科学之间,也存在文化上的统一性与相互诠释的可能性。佛教与科学的对话显示了佛教独特的信仰价值;它对于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融合,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印顺.佛法是救世之光[M].台北:正闻出版社,2000.
   [2]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保罗•戴维斯.上帝与新物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 郑祥福.范•弗拉森与后现代科学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 阿利斯科•E.麦克格拉思.科学与宗教引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 王守益.物理与佛学[C].台北:慧炬出版社,1983.
   [7] 杨中杰.从佛学角度观西方三大物理学之理论层次[J].佛学与科学(台湾圆觉文教基金会编),2001,2(1).
   [8] 黄明德.论空性不能译成Wave Function(波函数)之理[A].佛学与科学——新时代的对话(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纪念特刊)[C].2002.
   [9] 李长俊.论科学的精神与佛学的精神[A].张曼涛.佛教与科学•哲学(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3卷)[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10] 牛实为.人类自性问题[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11] 曼斯菲尔德.中观佛教和量子力学——对话的开始[A].佛学与科学——新时代的对话(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纪念特刊)[C].2002.
   [12] Mansfield,V."Time and Impermanence in Middle Way Buddhism and Modern Physics".In Wallace,B.A.(ed.),Buddhism and science:Breaking New Ground[C].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3.
   [13] 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M].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
   [14] 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卷)[C].济南:齐鲁书社,1991.
   [15]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 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7]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对话是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类文化寻求自我融合的一个必要途径。佛教文化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之一,在与科学的对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认识和揭示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现代文化的融合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革命

   佛教以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佛教的空性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一古老的理论超越巨大的时空跨度与当代科学的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深刻统一性。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宗教含义
   空性(suny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性,它是一切法(dharma,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在此意义上,“空性”与“空”(sunya)的概念具有等同的含义。空性的思想,表达了佛教的基本立场,也是佛教根本区别于其他宗教之处。佛教讲空,有人空与法空二义。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atman)本体存在,即自我的实体为空;法空则认为诸法皆幻,并无实体存在。
   佛教讲空的根本依据,在于佛教的缘起观点。缘起法则认为诸法由因缘和合而生,无固有自性,无自性故空。在佛教历史上,讲空最彻底的是龙树开创的大乘中观派。该派认为,“空性”者,即是诸法实相,即是法性,是真如。具“空性”见者,即了达佛法正见;具“空性”观者,即证悟世界的实相。这种认识,在龙树的《中论颂》中表示为:“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对于佛教的“空性”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它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是对一种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理论抽象。第二,它反映了佛教的宗教特征。佛教谈空,有其特定的宗教目的,那就是使人破除对一切事物的实在性认识,领悟现象之后的“实相”,从而超出生死,趋于“涅槃”。对于这一点,现代佛教的理论巨孽印顺有清楚的表达:“从觉证来说,空是一切法的真实性,是般若——菩提所觉证的。……空、无生、寂灭等,是大乘的甚深义。为什么被看为最甚深义?这是世俗知识——常识的、科学的、哲学的知识所不能通达,而唯是无漏无分别的智慧所体悟的。这是超越世间一般的,所以称为甚深。”([1],p.177)印顺法师是以佛教的“二谛”说来区分“空”的“甚深义”与“世俗”知识的,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佛教空性说所具有的“宗教真理”的性质。因此,从根本上说,佛教的空性概念是基于佛教的宗教实践的理论概括,它同现代科学对于经验世界的解释有着不同的本性。
   2.量子革命及其哲学意义
   量子力学理论是继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之后现代物理学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的突破,但它的影响却远远地超出了物理学的范围,在哲学乃至宗教领域都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著名科学史家丹皮尔(W.Dampier)在描述这一物理学革命时说:“旧的唯物论死亡了;而甚至一度取代物质微粒的电子,也已变成了失落肉体的灵魂——只不过是波动形式而已,甚至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空间中之波,也不是麦克斯韦的以太中之波,而是用我们意识所不能领悟的措词来描述的四维时空中之波,或概率图式中之波。”([2],p.402)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P.Davis)则认为:“量子论中包含了一些令人惊讶的思想,使人得以洞见精神的本质以及外在世界的实在;要想寻求了解上帝和存在,就必须充分考虑量子革命。”([3],p.108)诸如此类的评说都反映出量子理论的出现对于人们精神世界的冲击:量子理论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奇异的世界,但是由于这个世界同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距离太大,对于它的理解也变得异常困难。例如波函数,它是微观世界中量子状态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但是在哲学领域中,对于它的理解则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波函数的具体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是否是对真实存在的描述?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刺激着人类新的“世界图景”的酝酿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