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佛教流传史(一)
时间:2008-04-06 11:19来源:缘起作者:苦边 点击:
一、什么是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又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
1、此系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称「上座部佛教」。
2、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 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其地理位置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又或因其主要流传于东南亚、南亚一带地区,故也称为「南方佛教」。
3、南传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巴利语(pàëi)是由佛陀在世时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普拉克利特语(prakrit)的一种。南传上座部佛教认为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摩揭陀口语,故又称为「摩揭陀语」(Màgadhika、Màgadhã)。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pàëi)一词乃是专指圣典、佛语、三藏,以区别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注释(aññhakathà)和疏钞 (ñãkà)。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摩揭陀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佛经语」、「圣典语」的代名词。
南传上座部属于佛教中的「保守派」,甚至就连用来记录佛经的语言都不敢随意改动。当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圣典传入斯里兰卡后,当时的比丘们以极尊重的态度把它们记诵下来,便形成了上座部传诵的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后,斯里兰卡长老们又用僧诃罗(Sinhalese)字母来拼写巴利语,并刻写在贝叶(patra)上,一直保存到今天。当巴利语圣典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地时,这种传统保持不变,也相应地出现了以缅文、泰文、高棉文、寮文等字母音译的巴利语三藏圣典。所以,现在上座部佛教弟子在读诵佛经时,都采用巴利语。一位上座部佛教比丘除了要懂得本国语言以外,还必须学习巴利语。假如现在尚存一种巴利文字母的话,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经典都可以还原为巴利文原典。然而,从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汉地和西藏等地的经典就不一样,它们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
今天的上座部佛教主要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一带地区;十九世纪末与二十世纪初,上座部佛教也传播到欧美等地,并有持续发展之势。
二、上座部佛教的来源
佛陀在世时,并没有所谓的上座部、大众部、说一切有部、经量部、法藏部等部派,更没有所谓的「大乘」、「小乘」等区别。当时的僧团在教理上、戒律上皆是同一师学、和合无诤的,犹如水乳交融,并没有出现多少分歧。
佛陀在《大般涅盘经》中曾教导说,若诸比丘遵行七法,能够使僧团兴盛而不会衰败。此七法中的第三条是:
“Yavakivabca bhikkhave,bhikkhu apabbattam na pabbapessanti, pabbattam na samucchindissanti,yathapabbattesu sikkhapadesu samadaya vattissanti, vuddiyeva, bhikkhave, bhikkhunam patikavkha, no parihani.”
「诸比丘,比丘众对所有尚未制定者将不再制定,已经制定者将不废除,只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诸比丘,如此即可期待比丘众增长而不衰退。」
在佛陀入般涅盘的那一年雨安居,摩诃迦叶长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大阿罗汉参加的第一次结集。在此次结集中,与会者们就什么是「杂碎戒」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于是,摩诃迦叶尊者在僧团中作羯摩(kamma僧团表决会议),重申了佛陀临终前的教导:
“Apa¤¤attaü na pa¤¤apeyya, pa¤¤attaü na samucchindeyya, yathàpa¤¤attesu sikkhàpadesu samàdàya vatteyya.”
「尚未制定者不应再制,已经制定者不应废除,只应继续受持所制定的学处。」
此项决议获得了全体与会者的一致通过。由于当时的与会者都是德高望重、诸漏已尽、所作已办的阿罗汉长老比丘,因此,这项决议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丘为核心的原始僧团中保持下来。
佛灭一百年左右,东方吠舍离城的跋耆族(Vajjiputtaka)比丘开始乖违律制,擅自向在家人乞钱,西方长老耶舍迦干陀迦子(Yasa kàkaõóakaputta)认为此举非法,由此引起戒律上的诤论,于是召集七百位上座比丘进行裁决。经过讨论,宣布跋耆族比丘所行的「十事」为非法,并会诵律法。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又称「七百结集」、「吠舍离结集」。遭否决的大多数比丘不满上座长老们的裁定,另外纠集一万朋党,会诵经律,自成一派。从此,教团在戒律上产生了分歧。
此后,又有恶比丘大天,集诸朋党,唱「五恶见事」,挑起教义上的争端,佛教遂分裂为保守传统的「上座部」和主张革新的「大众部」两大部派。此后,部派之间继续分裂,先后成立的部派相传有十八部或二十部之多,佛教史进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佛陀般涅盘后二百余年,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阿育王[1](Asoka)统一了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印度史上最大的帝国。
阿育王笃信佛法,广施僧众,于是有六万外道为了生计,混入佛门,作比丘形,扰乱正法,在首都华氏城(Pataliputta)的鸡园寺(Asokàràma)中竟然七年没有举行过诵戒。为了淘汰外道、整顿僧团,阿育王从阿呼杰山(Ahogaïgà)迎请了目犍连子帝须大长老(Moggaliputta tissa Mahàthera)为上座,在华氏城召集精通三藏的一千名比丘,举行第三次结集,历时九个月,会诵律经论三藏,并编纂了一部《论事》(Kathà-vatthu),广引经典,驳斥了上座部分别说系(Vibhajjavàdin)以外的二百五十二个非正统见解。这次大会还作出决定,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国内外各地去传播佛法。其中的第八使团到了金地[2](Suvaõõabhåmi),第九使团到了师子国[3](Siïhaladãpa)。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由阿育王的儿子马兴德(Mahinda,又译摩哂陀、摩亨德、摩酰陀)长老组成的第九弘法使团就把佛教传入了师子国。马兴德早年出家,师事目犍连子帝须大长老学习三藏圣典,博学多闻、戒行精严。在他32岁、戒龄12年时,率领由伊提耶(Iññiya)、郁提耶(Uttiya)、桑波罗(Sambala)、跋陀萨罗(Bhaddasàla)四位比丘,以及沙弥须摩那(Sumaõa)、优婆塞般荼迦(Paõuka)一行七人组成的使团,于公元前247年渡海来到兰卡岛。当时兰卡国王提婆南毗耶·帝须(Devànampiya- tissa,公元前247~前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接着又剃度了国王的侄儿阿利塔(Ariññha)等五十多位兰卡青年,弘法工作进展非常顺利。国王布施了御花园「大云林园」(Mahàmeghavanaya),修筑「大寺」(Mahàvihàra,音译作摩诃毗诃罗)供养僧团。这座大寺日后成为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发祥地和弘法中心。不久,马兴德长老又邀请他的妹妹僧伽密多(Saïghamittà)长老尼从印度带领十位比丘尼来到兰卡,为阿奴拉(Anulà)等五百位女子传授戒法,建立比丘尼僧团。佛教迅速普及全岛各地,成为几乎是全民信仰的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