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东方佛教 >> 亚洲之佛教 >>

亚洲佛教流传史(一)(3)

分享到:


诸比丘,凡比丘将法说为非法者,诸比丘,这些比丘的行为,将导致众人无益,导致众人无乐,导致众人无利,给天与人带来损害和痛苦。诸比丘,这些比丘将生起许多非福,他们还能使此正法隐没。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律说为律……

  律说为非律……

  非如来所说、所言,说为如来所说、所言……

  如来所说、所言,说为非如来所说、所言……

  非如来所行,说为如来所行……

  如来所行,说为非如来所行……

  非如来所制,说为如来所制……

将如来所制,说为非如来所制者,诸比丘,这些比丘的行为,将导致众人无益,导致众人无乐,导致众人无利,给天与人带来损害和痛苦。诸比丘,这些比丘将生起许多非福,他们还能使此正法隐没。」

 

接着又说:

「诸比丘,凡比丘将非法说为非法者,诸比丘,这些比丘的行为,将为众人带来利益,为众人带来快乐,为众人带来福祉,为天与人带来利益和快乐。诸比丘,这些比丘能生起许多福德,他们还能使此正法住立。」

对于法说为法、非律说为非律、律说为律等,亦是如此。

如果佛弟子打着所谓慈悲、方便、适应、发展的借口,「法说非法,非法说法;律说非律,非律说律;佛说说为非佛说,非佛说说为佛说」,篡改佛法,这是导致圣教衰败、正法消亡的原因。唯有依照佛陀所说、所教,「法说为法,非法说为非法;律说为律,非律说为非律;佛说说为佛说,非佛说说为非佛说」,如此才能给人天带来真正的利益,给众生增加真正的福乐,使佛陀的正法长住世间。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判别与验证佛法的真伪呢?在《大般涅盘经》中,世尊对诸比丘宣说了四种印证方法:

若有比丘说他亲自在世尊处听受、在某僧团处听受、在某些长老处听受、或者在某位长老处听受:「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言教。」你们既不应赞同,也不要反对,而应该在善持其文句后与经和律对照核实。如果与经和律不符,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确实不是世尊的言教,这位比丘、那个僧团、那些长老或那位长老误解了。你们应拒绝它。如果符合经和律,则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确实是世尊的言教,这位比丘、那个僧团、那些长老或那位长老善持佛法。

 

南传上座部的巴利语三藏圣典分别是:

    1、《律藏》(Vinaya-piñaka),乃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律藏》又分为《波罗夷》、《波逸提》、《大品》、《小品》、《附随》五个部分。律藏是一切比丘与比丘尼都应详细研读并认真遵行的。

  2、《经藏》(Sutta-piñaka),为世尊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行集。《经藏》共有五部,即:《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与《小部》。

3、《论藏》(Abhidhamma-piñaka),乃对世尊教法要义的精确及系统的分类与诠释。《论藏》共有七部,即:《法聚论》、《分别论》、《界论》、《人施设论》、《论事》、《双论》和《发趣论》。

除了律、经、论三藏之外,上座部佛教尚保存有内容非常丰富的三藏注释与疏钞,以及许多重要的藏外典籍,如《弥兰陀问经》(Milinda-Pa¤ha)、《岛史》(Dãpa-vaüsa)、《大史》(Mahà-vaüsa)、《小史》(Cula-vaüsa)、《清净道论》(Visuddhi- magga)、《入阿毗达磨论》(Abhidhammàvatàra)、《摄阿毗达磨义论》(Abhidhammattha-saïgaha)等。

上座部佛教的所有教法都是依据三藏圣典及其注疏而来的。如果对教法的理解出现分歧时,就唯有「依法不依人」。凡是接受上座部传统教育的佛教出家人,在沙弥阶段就必须背诵许多佛教经论。时至今日,上座部佛教国家尚有为数不少的能够背诵出所有三藏圣典的大长老[5]。上座部佛教的特点之一就是特重佛陀所说,特重传统的巴利三藏圣典[6]。在广大上座部教区,虽然圣贤辈出,然而却没有一例因倡议特殊教法而另立的宗派。当然,上座部僧团也存在着一些宗派,但那也只是在持戒松紧等枝末方面的分歧,在经典与教理方面还是一致的。

 

在中国汉地、西藏、韩国、日本等北传大乘佛教地区,佛教徒们几乎都根据所处的具体情况,适当地把佛教作出一定的改变与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政治制度以及不同的信众根基。然而,上座部佛教僧团以及历代的护法诸王,无不是以维护佛法的纯洁为己任。自从上座部佛教传入斯里兰卡以后,大寺派的比丘们就以师徒代代相传的巴利三藏圣典为依据,抵御各种外来的思想学说。

佛灭八百年后,印度次大陆新兴起的「方广」(Vaitulya)学说陆续传入斯里兰卡,从大寺分离出去的无畏山寺僧人承认并接受了这种大乘学说,而大寺派僧人却依据传承下来的三藏圣典,判定方广学说为「非佛说」,进行严格的抵制。摩诃斯那王(Mahàsena,公元334~362年)在位时,支持无畏山寺派,迫害大寺派,强行禁止信众供养大寺派僧人,违者罚钱一百。面对国王的迫害,大寺派僧人表示:为了保持佛法的纯洁,宁可饿死,也不接受方广学说。坚持传统的大寺派僧人在此后的上千年时间,始终都同各种思想学说特别是无畏山寺的方广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从上面的例子可知,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维护传统、保持佛法的纯洁性方面,具有「保守」的特点。

假如有位佛教学者或历史学家想撰写一本所谓《南传佛教思想发展史》之类的著作的话,他可能会发现有关资料将异常的缺乏,以至于不得不回来研究巴利三藏。因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整个传播历史过程中,虽然经历了将近两千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但其教义、思想的发展及改变却微乎其微,自始至终皆以巴利三藏及其注疏为教法之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