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万寿禅寺(2)
时间:2008-03-28 09:5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径山万寿禅寺自法钦开山至民国时期,共历八次毁建,二次大修,至民国廿二年(1933年)由本沅法师重建,已是第八次重建,但“所复原远非旧观”,一次比一次衰落。原有明朝时正德十六房,民国时大多已不复存在,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前后,只剩下妙喜、梅谷、松沅三房。1949年后,径山万寿禅寺因年久失修,逐渐倾圮,:文革“时进一步受到破坏,原有寺院荡然无存。“文革”后,为保护永乐大钟曾造过钟楼,并将三尊铁佛和“历代祖师名衔”石碑供于钟楼。1991年钟楼失火被毁,仅剩寺前宋孝宗御碑,。经海内外佛徒信众和旅游者倡议,由政府批准,经佛教协会筹划,后又重建。
自古以来,饮茶与参禅密切相关。相传禅宗初祖达摩面壁修炼了九年,有一次竟沉睡了,他醒后十分后悔,割下眼睑扔在地上,却长成一株茶树,达摩摘取茶叶以热水冲饮后,消除了睡意,完成了面壁十年,修成正果,创立禅宗。此说成为与茶禅相关的传说。此后,凡佛徒打坐入定,诵经念佛之馀,就以饮茶修身养心,解渴提神,逐渐成为佛门风尚,大凡名山古刹都自植茶供采摘饮用。径山山高林深,雨露充沛,自古径山茶就以优质闻名。据《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俗语雨茶者,以小缶贮送,钦师曾手植茶数株,采以代佛,逾年蔓延山谷其味鲜芳,特异他产,今径山茶是也。........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与裹山坞,出产都多传,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出自径山四壁坞者色淡而味长,出自裹山坞者色青而味薄。”径山茶产量甚少,但清冽解渴,饮后颇有回味。宋时径山茶就与天目茶齐各,并列“六品”,被誉为“龙井天目”,意为兼有龙井和天目茶之美。由于以优质茶待客,又逐渐形成为“茶宴”,佛门高僧与来访者沿围坐炊具茶具,盘膝打坐,饮茶论经,议事叙景,有时还鉴评茶叶,称做“门茶”,有时用开水冲泡粉末茶研制饮用,称为“点茶法”。南宋端平年间,日僧圆尔辩圆在径山万寿禅寺求法,回国时带去了茶种籽,播种于安倍川一带,并传播了径山茶研制法。随后日僧南清诏明在径山修学五年,归国时又将“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回日本崇福寺,日三僧人赞扬饮茶好处,并著有《吃茶养生法》,而径山“茶宴”逐渐形成了日本“茶道”。这种“茶道”,本来只是日本幕府高层社会的一种仪礼,公元16世纪中叶,日本的千里修禅师将“茶道”推广普及到民间,于是流传更广,千利修成了“茶道匠祖”。如今在日本的饮茶的已被公认为文明的表现,出现各种流派,并把“茶道”视为清高的精神享受和礼法教育。至今日本佛教界仍认为日本“茶道”的故乡在径山。这种茶文化也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