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道场 >> 浙江 >>

上天竺法喜寺(2)

分享到:

  宋末咸淳二年(1266年),寺院尽毁,於五年由寺僧庆思募建,乃改为“天竺教寺”,至元末时,上天竺寺院又毁,直至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高僧宗泐人京任僧侣左善世师,奏请重建;明太祖遂下旨建观音菩萨殿,并下令杭城驻军停操二月为建寺搬运砖木。明正统十年(1445年)明英宗朱祁镇将本山《北藏经》5048卷赐藏该寺左右,同时附有《护藏敕谕》一道。在明朝统冶二百七十馀年间,上天竺完全靠僧人募化等办法整修寺院。清朝前期,清帝信奉观音大士“奇术妙相”、“灵感显应”,对天竺寺恩宠有加。康熙玄烨,六巡江南,五到上天竺。康熙五年(1666年)发朝廷内库“重为周色”,并赐《金书尊经》,官员们盛赞此举使“湖山动色,草木回光,美哉圣乎!”玄烨先後赐御书《金刚经》石刻一部、御书“法雨慈云”匾额、金字《心经》、墨刻《药师经》、御制《重修上天竺寺碑记》等。乾隆十六年(1751年)三月,弘历初到南巡进两到上天竺,除题诗外,并定名上天竺寺为“法喜寺”,御书寺额和“宝陀飞观”、“普甘露门”等匾额,题写柱联有:“绕座法车仑明宝月,盈阶甘雨散花天。”此后,他每到上天竺,必有赏赐或有卸书题字,先後该观音像、佛像,石刻《莲华经》,御书《华严泾》、《兰亭图石刻手卷》,并题写“色空不二”、“印真阐谛”匾额等,他手书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经》石刻一册曾刻石19块嵌於法喜寺罗汉大士殿。

  正是由於朝廷的提倡和众多佛徒信众对“观音灵验”的信奉,故明清时,浙江苏南各地的乡民村姑都纷纷来天竺进香,成为每年一度的“香市”。据《武林旧事》、《仁和悬志》称:“方奉时,乡民扶老携幼,焚香顶礼大士,以祝丰年,香车宝马,络绎于道,更有自远方负担而来者,名曰香客。凡自普陀院回向,未有不至此者。”“二月十九日为观音大士诞辰,三吴浙东士民,斋至艺香,舟车络绎,昼夜不绝。”每年新年刚过,“春服既成”,而养蚕尚早,於是“衔舟打桨,进香天竺,结舫为邻,棲至於此”。每逢香市自武林门、松木场、经昭订寺到天竺,沿途摆满各种货摊,贩卖各种用具、土产、玩具等,为时一月有馀,延绵数里,道为之塞。“天竺香市”被列为“十八景之一”,直至1949年前,三竺路旁仍建有相连平房供香客宿夜。50年代後开始衰落,70年代末开始重又兴盛。

  “文革”期间,法喜寺亦遭劫难。改革开放後,杭州市政府把天竺三寺列为西湖风景区名胜发展项目,法喜寺又喜逢佛缘盛世。在国内外十方大德贤士支持下,寺院焕发新彩。重修後的法喜寺现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斋堂、客房、山门等主要建筑。尤其是大雄宝殿的五百罗汉山,其雕塑造型艺术融全国各地寺院五百罗汉造像风格。寺内还有生长历史已有五百多年的古玉兰和方竹,其中古玉兰只每年二月十二开花,二月二十即凋谢,开花期仅八天,故尔有缘睹其花者甚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