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大乘
从龙树后至无着及世亲等时代的大乘佛教,通称为中期,密教盛 行时则为后期大乘。何以会有中期及后期的开出,可说是时代及环境使然,尤其是大乘经典的陆续完成了结集的任务,而予佛教的学者们以思想上的启发。
根据木村泰贤《大乘佛教思想论》第一篇第四章第一节而言,中期大乘经典的结集,是为要完成龙树时代所留下的三个任务:
(一)关於真空妙有最终根据之说明的不足。
(二)一切众生成佛的心理及其理论根据之说明的不足。
(三)关於佛陀论尚未完全,尤其是法身观尚未完成。
发挥这三个意义的中期大乘圣典,可谓很多,其主要的,就是《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大法鼓经》、《胜 经》、《无上依经》、《大乘涅盘经》、《解深密经》、《入楞伽经》,以及我国未曾译出的《大乘阿 达磨经》。现在介绍其中最受我国重视的数种如下:
《胜经》
此即是《胜 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有两种汉译本:一为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於西元四三六年,二为菩提流支译於西元五○三至五三五年之间。
此经在我国南北朝时代,流传极广。是以胜夫人为人物的中心,以阐说十大受、三大愿为始,而来处理摄受正法、三乘方便、一乘真实,以及如来藏等的 问题。如来藏的阐说,则是《如来藏经》、《不增不减经》、《无上依经》所共说。
据印顺法师《胜 夫人师子吼经讲记》的悬论中说,本经有三大意义:
(一)约人而言,是平等义:本经主张三点平等:
1.出家与在家的平等。
2.男子与女人的平等。
3.老年与少年的平等。
(二)约法而言,是究竟义:本经有三方面的究竟:1.如来的功德究竟,不论从那方面看,唯如来的常住功德,才是究竟的。2.如来的境智究竟,境是佛所证悟的诸法实相,智是佛陀用来证悟诸法实相的平等大慧;从佛的无量无边功德中,统摄为境与智,均超越二乘而圆满究竟。3.如来的因依究竟,如来的「因依」,便是经中说的如来藏,即是佛性;人人有如来藏,故人人皆可成佛;从如来究竟的境智,推求此究竟境智的根源,便指出了如来究竟所依的如来藏。如来依如来藏之因,而成究竟如来之果;果已究竟,故其因亦究竟了。
(三)约人与法的相关而言,是摄受义:此即是摄受正法,就是接受佛法、领受佛法,使佛法成为学佛者自己的佛法,达到自己与佛法合一的目的。
此经主要是在发挥如来藏的思想,此说系根据《华严经》的三界唯心之「心」的系统而发展成功。如来藏,即是佛性、自体、法身藏、法界藏、出世间上上 藏、自性清净藏,这是如来的境界、是涅盘、是常乐我净。即所谓「如来藏中藏如来」,人人皆有如来之藏,藏有自体清净的如来,只因为客尘(外缘)的烦恼所染污而现出种种非清净的杂染相。这就是真空之中所显的妙有;佛教本不主张有我,此则在一切皆空之后,所显的本体真常、唯心清净的「我」。《大乘起信论》所称「如实空境」、「如实不空境」,即由此来;因客尘烦恼而现的杂染相是如实空的,自体清净的如来藏是如实不空的。
《涅盘经》
大乘的《涅盘经》,乃由《长阿含经》的《游行经》发展而来。对大乘而言,《游行经》是小乘《涅盘经》;《游行经》是以释尊晚年的言行为主要的记录,大乘《涅盘经》则不以事实的记述为中心,而以发挥其一定的教理为目的。
大乘《涅盘经》的成立,大约是西元二百至三百年间,近世学者并推测它最先出现的地方是北印度,是继承般若、法华、华严等的思想,藉着小乘《涅盘经》的形式而完成。
在中国有两种译本:一为昙无谶译的四十卷本《大般涅盘经》,称为北本;一为慧严将北本修正为三十六卷本的《大般涅盘经》,称为南本。此二种的内容相同,仅在品名及分章上做了修改。此经的梵本现已无存,西藏本亦系译自汉文 本。唯在中亚地区及日本高野山,各发现了一叶的梵文断片。
大乘《涅盘经》的思想,乃是以《般若经》之「空」,以及大众部的「心性本净说」及「一音说法说」的教理,加上《法华经》的「会三归一」说,予以发展而成。
从本经特有的教义而言,约有三点:
(一)法身常住:在《法华经》,将一切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求诸过去世的教化薰习,而对佛寿无量的根据,也说是过去久远前所成的佛,尚未进至即内心而证明佛寿无量,这可算仍是历史性的佛寿常住;到了《涅盘经》,则一转历史的佛陀,成为法身常住。即是说:释迦佛是为应化人间而垂蚊的化身佛,但他的本性是和生死无关的,本性即是法身佛;垂蚊应化的色身,与本性的法身有别,法身是常住不变的本体,乃是无限永恒的大我。此乃即以色身佛的内心而证明佛寿无量。
(二)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的色身既与法身非一非二,法身的垂蚊应化即是色身。此一法身的性能,既是常住不变无限永恒的大我,那么,一切众生具有此大我,从本体上看,佛与众生,平等平等。假如没有平等的法身,众生修学佛法也不能成佛;此一成佛的可能性,在佛称为法身常住,在众生即称为佛性本具。
(三)一阐提可以成佛:所谓一阐提(lcchantika),《涅盘经》对於它的解释为:不信佛法的人,断诸善根、不信因果业报、不亲善友的人。这种人据《涅盘经》看,众生皆有佛性,一阐提当然也有佛性。既有佛性,即是法身常住,终究必当有接受佛法的开发而完成那佛性之圆净的机会,所以一阐提也可成佛。
《解深密经》
以上《胜 经》、《涅盘经》所说的如来藏(佛性、法身),是为适应所谓「向上门」的要求而来。但是,基於这个立场而把杂染世界,给予说明的,虽有《般若经》、《华严经》、《维摩经》,认为三界一切所有,皆由於心的发动;亦即由於无明而有虚妄的世界显现,由於心的清净而有净土的显现。但这说明太简单了,《解深密经》就起来做了个更进一步的说明。本经在所谓无明住地,承认无意识的根本无明(心不相应的无明);在净识方面,也承认佛性、如来藏。但是,无明与净识的关系怎样?又怎样的配合而开展出怎样的世界呢?由於对这些问题的考察,就成立了所谓唯识的佛教,这部《解深密经》,便是唯识佛教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