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止观学说中的实践哲学意义

分享到:
   【内容提要】  本文讨论天台佛学的止观学说中,思想与实践的独特关系。止观学
说与主客体认识论不同,它有一个不起思量分别的实际精神过程。作者从语音分析、时
间观等角度,探讨了“止观”、“实相”、“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等佛学思想的
内涵。

      
      一
   思的实践性是当代哲学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这个话题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人们日益意识到现代思想中实践性的丢失。在现代的意义上,一般将实践性归之于“行
”,而以“思”为“行”的某种前提、指南或准备性阶段。这种思行分离的情况深深地
植根在整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传统之中。该传统所造成的心与物,本质与现象的绝对分
离,已经彻底地渗透到了人类的整个语言、文化甚至行为之中。当思与行分离时,思维
总是在现存事物之外或之上暂时性地与某种“真理”取得联系,而不是真正处在与实践
的关系之中。这就是思的实践性的丢失。人们可以问道:如果思维运动自身不具备实践
性,如果运思的方式和方向总是指向现存事物背后的虚无,那么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怎样
产生、怎样作用呢?
   当亚里士多德使用实践一词时,该词与一般的“行为”、“行动”等词的区别是明
显的。亚里士多德将伦理学和政治学称为“实践的科学”。这里十分重要的是,实践是
属于人的,对人具有内在性。其中思的实践性表现在,唯有理性和智慧可以使人知道胆
怯和鲁莽都不是勇敢,但勇敢却不是通过知道何谓勇敢来达到的,它只能通过实践,比
如说士兵通过作战才能达到。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意义上的实践,与在外界目的、规范
和途径限制下的行为或行动有区别,实践的内涵,很像中国古人描述的那种当看见婴儿
掉到井里就不假思索地纵身去拉住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思与行无法分离成两个在时
空中相互独立的阶段。这种与行合而为一的思,古人称之为恻隐之心,表现了实践的自
由和舒展。但思定而后动的思,却总是使人产生倦怠、焦虑和烦恼。现代哲学注意到,
语言中实践一词逐渐变为行动、行为、活动的同义词的过程,正是实践性丧失的过程。
从叔本华、尼采到萨特、海德格尔,都表现了想重新将心灵导向自由实践的努力。然而
,在根深蒂固的视觉中心、逻各斯中心和二元论的传统中,这样的努力却未免有点像想
用内力来改变系统的运动状态,诸家学说,要么是构造了一幅浪漫的理想图景,要么是
通过否定式分析而指向虚无,思想终于没有达到与自为的行动合一,即没有达到它的实
践性。
      二
   在现代思维中,人们很容易将天台佛学中的“止观”二字先作某种分离,即将“止
”解释为与静修等活动有关的“实践”,而将“观”解释为与思维有关的智慧和洞察。
分离之后,所谓二者的统一、圆融从何谈起呢?它们在何地、以何形式、统一为何物呢
?这样的问题即使勉强有了答案,这答案中缺少的也不仅仅是一幅图像,而是缺少一个
实际的精神过程,因为这个精神过程正好不同于我们以自己的方式做解释的过程。
   从表面上看,止、观二字似各有所指,如僧肇所言:“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列深达
谓之观。”(1)我们试作一点具体的分析,来说明二者在实践上的统一性。
   以语言为例,现代西方哲学大多承认,思维之脱离实践、哲学之走向空洞和迷乱,
实际上都与语言有关。很多概念和句子,在人们搞哲学时,脱离了它的一般用法,被用
于构造现象之外或之上的“本质”、“原因”等等。这种活动并不单单是语言活动,它
将思维带离了生命和生活的统一体,而构造了一个冲突、晦涩、迷乱的超越世界。然后
人们又用这种概念和思想来反观生命与自然,也就处处看到了冲突和迷乱的“现象”。
而且人们有时有一种顽固的因果倒置的习惯,即认为是对象将它自身的冲突表现给我们
,而非我们的思维制造了冲突。这就是佛学中所说的“惑”或“三惑”。人类的这种处
境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开的疙瘩。后现代主义致力于消除本
质,但在实践上仍一无所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文化中的“现象”已经是被构
造了的现象,即使你努力抛开本质得到的仍是虚无和迷乱。
   关于语言问题,止观学说中有着极具特色的实践方式。智顗的“六种缘”中
的第六种“言语”,富有哲学意味:
   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
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
   云何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应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于心,
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等法,皆不可得,则妄心息,是名修止。
   云何语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腭、故出音
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反观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
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2)
   显然,修止与修观其实是同一个过程。其所针对的“惑”,智顗释之为三,
第一是“见思”,宝静又释曰:“迷理起分别为之见,对境起贪爱为之思,”(3)比如
在西方语言中,我们看着一只红苹果说:“这是红的。”这里本来没有什么——本来空
寂,但系动词“是”的用法却由思维习惯引向了无数构造,比如以“红”为这只苹果的
属性,或以“红”为一种现象,从而产生“红本身”、“红的本质”等等问题。第二是
“尘沙”,宝静释为“谓众生心中妄念习气,若空中尘、河中沙之多也”。试想我们有
多少时候不是将自己偶然习得的观念、习惯和价值施加在事物之上,而反过来将之当成
事物的属性和本质的呢?第三是“无明”,宝静释为“即无所明了,昏暗晦昧之谓”。
由此可见天台佛学反对迷乱的思,却不是反对思,“观”之一字,正是要建立富于实践
性的思。
   就上述的语言问题而论,我们认为,“观”的实践性首先表现为,智顗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