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心之法
上面说到“心种种故色种种”;这是因为世间有种种的心,才有世间种种的事事物物,百千的行为和结果。所以佛所说定心的方法绝不只一个,而有多种多类。为甚麽呢?因为佛是大医王,能够应病施药方,对症下药。心有多少种类?依佛所说的法门而言有八万四千法门,以一个法门治一种心而计算,那就有84000种心。中国古语中有:“人面兽心”、“人心莫测”等,也说明心之复杂性和难以掌握。而佛说“意微难见”、“独行远游,无形住窟”,因之施以定心之方法。定心有甚麽用途?广而大。常言说心静自然凉,心定能退敌千军,以小例而言,如三国里的“空城计”;是心能给人以达目的力量,如“望梅止渴”。总之心定可止内忧外患。因为心定了,便会使我们的身心发生不寻常的现象和超常的力量。如体内的血脉流通;内脏及内部的筋骨肉,都是一般心力所不控制的,只有听其自然。但在修定者就有能力控制和引导它的运动。对於这方面的体验,如感兴趣可看看蒋维乔所著的《因是子静坐禅定全法》2一书。
定的种类
修定的方法因心而设立。其种类在小乘圣典中分为五大种类,此见於《解脱道论》和《清净道论》等著作之中。此列表如下(略):
a.有寻有伺定:初禅定和近行定共为此定
b.无寻唯伺定:第二禅定为此定(因此定中他仅见寻的过患而不见伺的过患,但求断寻而超越初禅者)
c.无寻无伺定:以达三禅的一境性为此定。
1.喜俱定:於四种法中的初二禅和五种法中的初三禅的一境性为”喜俱定”。
2.乐俱定:於彼等四种法和五种法的第三及第四禅一境性为”乐俱定”。
3.舍俱定:其余禅为”舍俱定”。而近行定则为喜乐俱或为舍俱。
a.小定:於近行地的一境性为小定。
b.中定:色界及无色界的善一境性为大定。
c.大定:舆圣道相应的一境性为无量定。
第四种一1.定的苦行道迟通达
3.定的乐行道迟通达
4.定的乐行道速通达
二a.定的小小所缘
b.定的小无量所缘
c.定的无量小所缘
d.定的无量所缘
三1.初禅:镇伏诸盖为有寻伺喜乐定五支的初禅定。
2.第二禅:初禅之后,止息了寻伺而仅有喜乐定三支的第二禅。
3.第三禅:此后离了喜而成为乐和定二支的第三禅。
4.第四禅:舍断了乐而成为定舆舍受俱的二支的第四禅。
四a.定的退分:此中由於障碍的现行为定的退分定
b.定的住分:由於彼随法念的住立为住分定。
c.定的胜进分:由於到达更胜的定为胜进分定。
d.定的决择分:由於舆厌离俱的想和作意的现行为决择定。
五1.欲界定:一切近行的一境性为欲界定。
2.色界定:色界的善心一境性为色界定。
3.无色界定:无色界的善心一境性为无色定
4.离系定:出世界的善心一境性为离系定。
六a.欲定:以愿欲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欲定。
b.勤定:以精进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勤(或精进)定
c.心定:以心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心定
d.观定:以观增上而得定、得心一境性的、称为观定
第五种1.初禅:镇伏诸盖为有寻伺喜乐定五支的初禅定。
(依五法2.第二禅:初禅之后,仅以止息了寻而余有伺喜乐定四支为分说)第二禅。
3.第三禅:此后以超越寻舆伺而余有喜乐定三支的第三禅。
4.第四禅:再后离了寻伺喜而余有乐和定二支的第四禅
5.第五禅:最后舍断了乐而成为定舆舍受俱的二支的第五禅
注:此是将四法分说中的第分为二种而成此五禅说。
依上表可以看出定的种类:或依法数分,或依界分或依减支分,或依断离分,而有五大类而不离一境性;此中细说,如《俱舍论》、《解脱道论》、《清净道论》等小乘著作中陈述。
定的杂染和净化
依小乘的《分别论》而言,定的杂染是指能使定退化的一些法。定的净化则指能使定胜进的一些法。譬如:若得初禅者有欲俱的想和作意的现行,这是退分的慧,是定的杂染,是促使定退化的法;若得初禅者有无寻俱的想和作意的现行,这是胜进的慧,是定的净化,是促使定胜进的法。简而言之,得定者的定退化或退步,是因其所得定的杂染因素或成份的介入;世间的所有定都有:能令其自己退位的不良或杂染因素一面,又有能使其自己保持和进展升阶的良好净化因染一面。因此,对於定的杂净一面修定者不能不警觉,而对定的净化一面不能不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