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不由经教”与“由教悟宗”(2)

分享到:

  正如论者所指出的那样,“禅宗对大乘佛学精华广为汲取,于上堂说法、机锋应对之际,时时揭举大乘经典的话头,《楞伽经》、《楞严经》、《金刚经》、《华严经》、《法华经》等,是禅宗特别推崇的经典。……考察禅宗典籍,可以发现,很多著作都大量引用了佛教经典。……可见禅宗对于佛教经典是非常重视的。虽然有的禅师宣称不依经典,事实上禅宗到处都在引经据典,禅宗的很多公案机锋都是借经文中的成句,或化用经文的意旨来展开。……要真正讲禅宗,不离唯识、般若和华严。要讲禅宗的明心见性,就必须把唯识心的作用弄清楚,才能够真正彻底地明白见性的道理,弄清本来清净无染的心性,为什么会生起烦恼尘劳,这些烦恼有哪些类别,通过怎样的方法才能将它们去除,以恢复澄明清纯的本心;要理解禅宗‘不思善,不思恶’将一切二元对立的观念打成一片的禅髓,必须了解不二法门对禅宗的影响;要理解禅宗小大一如、时空圆融等开悟境界,必须理解华严哲学的圆融精神;禅宗旋立旋破,随说随扫,开悟之后,却了无所得,这些又深得金刚般若的精髓。探讨唯识、佛性、般若、华严思想对禅宗的影响,是研究禅宗思想的基本前提”【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导言》,中华书局,2001年,1~5页。】。

  在中国禅宗初祖达摩大师禅学的核心思想“二入四行”中,“理入”是重要的一种。“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注壁观,自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言教,此即与真理冥状,无有分别,寂然无名之理入。”【《楞伽师资记·菩提达摩》,《大正藏》卷八五,1285a。】沿着这个思路,我们可以继续追问:本心本性到底是怎样的?是什么障蔽了本心?怎样才能使障蔽的本心重新焕显光明?明心见性之时的境界又是怎样的?

  禅宗强调本心具有澄明、觉悟、圆满、超越的质性,认为它是修行成佛的基础。这渊源于大乘经典。达摩“深信含生、凡圣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覆,不能显了”,即是依据“如来藏”思想。禅宗不但认为众生皆具菩提觉性,还肯定众生的菩提觉性原本清净,因而只要除却后天的污染,便可以顿见清净本性而成正觉,这是继承《楞伽经》、《起信论》的“如来藏”思想而来,“如来藏”是《楞伽经》、《起信论》等佛教经论的重要思想。“如来藏”思想强调“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人人皆有清净超越的本心本性。《涅槃经》以佛性作为宗旨,其佛性思想最为鲜明的旗帜是“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也成为禅宗思想的源头。

  为什么会澄明本心会什么会迷失而流转于生死?禅宗思考的这一问题,同样渊源于大乘经典。“如来藏”本来澄明湛寂,因内外境风的鼓荡,寂然清净的本体,遂浪潮起伏,跟着生起前面七识的种种作用,转生一切境界,而无有止境。《起信论》从本体上强调自性清净,同时从相用上又指出心性随缘起染,生灭流转。《楞伽经》指出,痴迷众生以欲望之茧,将自己牢固捆缚,执幻为真,轮回不休。《起信论》指出,众生心性本自清净,但从无始以来心与法界不能相应,结果就“忽然”而有“妄念”生起。《楞严经》指出,由于众生执著“第二月”,“认贼为子”,“迷头认影”,“捏目生花”,以致于“不识衣珠”。一念回光,即可顿见本心,彻悟菩提。《圆觉经》指出,觉性本来清净,人生的迷妄在于取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轮回的根源在于取舍,取舍的原因是无明爱欲:“当知轮回,爱为根本。”《涅槃经》指出,澄明本心之所以迷失,是由于“客尘”烦恼等无明妄念的盖覆。《法华经》舍父逃走的“穷子”喻,《圆觉经》的“翳目见空华”、“动目摇湛水”、“定眼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迷人四方易处”、“客尘烦恼”、“浮云遮月”、“树木枯朽”、“执砾为金”、“春池拾砾”、“认砾为珠”诸喻,也都成为禅宗逐物迷己,背离精神家园的经典象征。

  除灭无明以明心见性的方法与途径,在大乘佛典中也有其理论根据。《楞伽经》提出了四渐四顿说,前者成为楞伽师修行的依据,后者为南宗禅的建立埋下了活泼的种子。从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和慧能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以看出《楞伽经》渐修顿悟说的影响。禅宗以防六贼喻保护本心不受六尘的遮蔽,还以牧牛譬喻调心,这也可以在佛教经典中找到印证。《佛遗教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中常以狂野的牛比喻人的妄心,以牛贪吃禾草象征分别执著。同样,北宗禅所标举的“磨镜”喻也可以在《圆觉经》等大乘佛典中找到依据。

  顿悟成佛是南宗禅的根本特色,它的理论也来源于大乘经典。《楞严经》“不历僧祇获法身”、《华严经》“因果交彻”、“一地摄十地”等思想,都为顿悟成佛提供了理论依据。《坛经》“无住”、“无念”、“无相”是禅宗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其理论来源是《起信论》的“无念”、《金刚经》的“无相”、《维摩经》的“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金刚经》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受《楞严经》等大乘佛典的影响。《楞严经》中的“七处征心”与“八还辩见”是其最著名的两则话头,其要旨是祛除妄心见本心,拨落见尘明见性。征心旨在明心,辩见旨在见性。明心见性,正是禅宗的根本任务、终极关怀。

  在禅宗的开悟手法中,最有特色的方法之一就是不二法门。慧能指出,“佛法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即是佛性”。禅宗的语默不二、小大不二、自他不二、生灭不二、垢净不二、善恶不二、明无明不二、色空不二等,渊源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维摩经》的不二法门,是对中道精神彻底贯彻所达到的境界。凡有缘起者,皆是二法,即相对法,而不二法门是消融一切差别,使之归于圆融平等的法门。《维摩经》、《华严经》、《起信论》、《圆觉经》、《涅槃经》也都提倡不二法门。

  明心见性回归本心之际的禅悟体验与精神境界,主要有一切现成的现量境,无住生心的直觉境,涵容互摄的圆融境,随缘任运的日用境,这与大乘经典也息息相通。

   1.一切现成的现量境。现量境是原真的、即时呈显的、未经逻辑理性干预的境界,形成文字者是比量,现量不可言说,属于比量的文字,在表征禅悟体验时必然破绽百出。不可用比量来推知揣度,是现量境的根本特点。禅宗“鼻直眼横”、“春来草自青”等现量境,即是渊源于《楞严经》、《法华经》、《涅槃经》等大乘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