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阿赖耶识存在之必然性(2)
时间:2008-07-25 17:38来源:学术论文网作者:理证法师 点击:
云何知有阿赖耶识?若无此识执受,初、明了、种子、业、身受、心无定、命终、无皆不应理。
又《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一中说:
由八种相,证阿赖耶识,决定是有。
由此可知,六识之外实有相续细心的存在;但是,小乘学派的学者,只是把它看成意识的细分,而还未认识到它是独立存在的心识。直到后来,大乘唯识学者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提出了细心识独立之说,并且引证如来的圣典,找出了细心识存在的根据。但其最有力的教证,就是佛说的十八界。十八界中的意根界,佛教学者向来把它说为心根,是对前五色根说的。意根界既是心根,并且又为第六意识所依,这不是六识外的另一心识,又是什么呢?因此,唯识家后来主张的细心说的思想,就是在这样不断的探求下而产生的。
然而,六识之外心识的独立性,既然已经明确的提了出来,那么应该为它安立一个什么名称呢?大乘学者对此各有所安立的名称,但因小乘部派学者建立思想的不同,而安立的名称也就有所差别,如大众系说为“根本识”;分别说系说为“有分识”;化地系说为“穷生死蕴”;犊子系说为“不可说我”等。如此各派学者对于这个心识的安立,有其各自的思想和意义;到了大乘唯识学发达时,以唯识的观点来看小乘各派所说的细心,认为他们无非是以不同的形式,从多方面说明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而已。因此,阿赖耶识不仅是大乘唯识所提倡的,而且小乘学者也不能不承认此识的存在,所以阿赖耶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起来。
(二)赖耶的异名与分位
此有组织性有摄持性之阿赖耶识,为宇宙人生的一切诸法的本体,故宇宙诸法由何而有?由阿赖耶识变现而有。人生万有由何而有,由何而生灭变化。然而此为宇宙万法的总体的阿赖耶识,因变现之威力极其广大,故历来研究者之说明,亦又不一。其安立之异名,尤又不一,故今特以阿赖耶识的异名与分位一一分别说明。
宇宙间一切事理等诸法,总名叫做“一切法”。而一切法总的根据就是“识”,这识在凡夫的地位上叫做“阿赖耶识”;在凡夫、二乘、菩萨的地位上总叫做“异熟识”;在如来的地位上叫做“无垢识”,所以此阿赖耶识就有种种不同的别名。如《成唯识论》卷三云:
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所积集故;或名“阿陀那”,执持种及色根令不失坏故;或名“所知依”,能与染净所知诸法为依止敌;或名“种子识”,能遍任持世出世间诸种子故,此等诸名,通一切位。或名“阿赖耶”,摄藏一切杂染品法令不失故,我见爱等执藏以为自内我故,此名唯在异生、有学、非无学位不退菩萨有杂染法执藏义故。或名 “异熟识”,能引生死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此名唯在异生、二乘、诸菩萨位,非如来地犹有异熟无记法故。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无漏法所依止故,此名唯在如来地有,菩萨大乘及异生位,持有漏种可受熏习,未得善净第八识故。
此外还有种种不同的异名,今以次第略出抉择其义:(一)初能变:此识含藏诸法种子,变现根身器界相见,凡愚不了,执为我法,破其执故,说诸我法皆为识变。能变有三,此当其初,是对所执我法及假施设我法,说此名为初能变也。(二)根本识 :即前七转识及一切染净法,以此为依止故,称此为根本识,亦通一切位。(三)第八识:此依数目得名,从前五、六、七至此,数此为第八识,乃从粗至细、从浅至深,以数之数目虽可通圣凡位,亦无滥同他失,但不能显此识相用,不过一带数名词符号而已。(四)穷生死蕴 :这是小乘教中的别名,即一切心一切物是有时连续有时断灭的;但这心物的种子在此识中是不断绝的。
(五)宅识 : 即阿赖耶识有房宅的意思,言此识是种子的房舍。(六)名了:即心意识了,名之差别了别根身器界种子故。(八)如来藏 :藏即覆藏,杂染元明能覆藏一切有情本具如来智慧德相清净法身,如来清净法身为所覆藏,杂染无明为能覆藏,能所合名,称如来藏。以上种种不同的名称,虽诸名字不同,故其含义有别,由此名义别故,则其在法界有情之类的分别位次,亦又广狭不一。就其名义分位之各异,以推定其变现诸法而为缘起之功能势力,亦又差别。名字虽有如是之多,而其体则一也。名字所以不同者,因其 染 净熏习势力之别故,虽然此识之所以能支配变现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诸法,而又各别显现不同者,是因其与诸法间之互相熏习转变之所致。熏习之力在有情界交互关系上,占最重要的意义,一切社会关系的转变,宇宙天地的推易,皆由此识与转识之熏习力所使然。所谓为人、天、地狱、饿鬼、傍生,皆由此识与诸转识熏习力故变现不一;乃至出世之声闻、缘觉、菩萨等,无不由於此识与转识之熏习势力而使其成就。故知此阿赖耶识为诸法的本体,而亦有等级分位的不同,并以其势力的支配亦因之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