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百喻经》中的佛学思想

分享到:
   《百喻经》又名《痴华鬘》,鬘是做装饰用的花环,意思是用故事作比喻来阐述道理,书末也指出了这一点,说:“如阿伽陀药,树叶而裹之。取药涂毒竟,树叶还弃之。戏笑如叶裹,实义在其中,智者取正义,戏笑便应弃。”【1】该经在《出三藏纪集》中被称为《百句譬喻经》,《纪集》中说“天竺僧伽斯法师集行大乘,为新学者撰说此经。”并说“永明十年九月十日,中天竺法师求那毗地出。”【2】这里就指出了《百喻经》的作者和译者。
  关于《百喻经》的成书年代,与此有关的原始资料,印度已没有了,只可大致推出。《俱舍论记》中曾说譬喻师的创始人童受造了《喻鬘论》、《痴鬘论》、《显了论》等著作,根据新疆出土的梵文资料,印顺法师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中考证说,童受是在西元二、三世纪间造《喻鬘论》的,但他认为《痴鬘论》即《百喻经》的作者是僧伽斯那。根据这样的推断,也就可以认为《百喻经》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公元二、三世纪之间,而此时正是大乘佛教兴起的时期。
  《百喻经》中的故事虽小,但它后面用故事做比喻所阐述的佛教思想,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状况和佛教思想有着一定的文献价值。
  一 大、小乘的争辩及调和
  譬喻师们正处在大乘佛教发展初期,此时小乘佛教还在延续,甚至还相当活跃,由于大小乘佛教之间有不少内容是很不相同的,因此它们在发展中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论,《百喻经》对这一段历史时期的佛教发展状况就有着记载。
  《百喻经》第五十三个故事中讲,二个徒弟各为师傅按摩一只脚,一天一个徒弟外出,另一个徒弟就把师傅的一只为外出徒弟所按摩的脚折断了,外出的徒弟回来后,很生气,就把在家徒弟所按摩的老师的那只脚折断了。作者的这个故事说明了当时佛教界内部相互排斥、相互攻击的状况,故事的后面说:“方等学者,排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忘。”【3】这个故事明显地表现了大乘佛学成立初期,对小乘佛学的排斥,以及小乘佛学对大乘佛法的怀疑和否定。
  大小乘佛教的矛盾在《拌熬胡麻子喻》故事里还有反映,故事中说,一个人觉得炒熟了的胡麻比生的味道好,就把胡麻炒熟了种在地里,以期有所收获,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故事后说:“世人亦尔,以菩萨旷劫修行,困难行苦行,以为不乐,便作念言:不如作阿罗汉,速断生死,其功甚易,后欲求佛果,终不可得。”【4】这个故事讲到大乘佛教对小乘佛学追求成阿罗汉果的批判,认为他们不知发菩提心,在生死烦恼中,自利利他,自渡渡人,只能做个自了汉,是佛教的“焦芽败种”。
  第二十二个故事中讲一个人到大海中采了一车宝贵的沉香木,因价格高,无人问津,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来出售,然而得到的钱还不如半车木炭的钱多。故事后说:“世间愚人,亦多如是,无量方便,勤行精进,仰求佛果,以其难,使生退心,不如发心,求声闻果,速断生死,作阿罗汉。”【5】在这里追求小乘佛教的最高果位阿罗汉果,被比作是愚不可及的,把名贵的沉香木烧成木炭来卖,这是对小乘佛教局限性的批评和否定。
  对于佛教内部的这种矛盾,《百喻经》采用了调和的态度。它在第五十三个故事中说,方等和小乘相互排斥,其结果是“使大圣法,二途兼忘”,他们认识到,这样相互排斥只会损害佛教事业的发展。因此后来的大乘佛教在发展中,就不断调和大、小乘佛教之间的矛盾,采用兼容的方式,把小乘佛学作为大乘佛学的一个方便法门,从而把小乘佛学吸收到大乘佛学中来,这在《法华经》里就是“会三归一”的思想。《百喻经》的一个的故事中也讲到了这一思想,故事中说村民为远在五由旬的王城送水,由于路途很远,人们都想离开,此时国王把村庄到王城的距离改称为三由旬,但实质未变,村民们就很高兴,不想离开了。故事后说:“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修行正法度于道向涅槃城,心生厌倦,便欲舍离,顿驾生死,不复能进,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小乘之人,闻之欢喜,以为易行,修善进德,求度生死。后闻人说,无有三乘,故是一道,以信佛语,终不肯舍。”【6】这个故事就把小乘说成是大乘的方便法门,只是为了引导众生,防止众生在途中厌倦而不前进,而示现的一座“化城”,并不是究竟的,只是名言、方便。大乘佛学就这样把小乘佛学吸收、兼容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使佛教大、小乘之间的裂痕得到了一定的弥补,使得佛教作为一个整体向前进一步发展。
  从《百喻经》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大乘佛教发展初期,大小乘佛教都很活跃,它们相互排斥和否定,曾进行过急烈的争论。但此时大乘佛教宣传的入世苦行、自利利他的菩萨行思想已成为佛教思想发展的主流,所以印顺法师称佛教的这一段时期为“菩萨为本之大小兼畅”时期。
  二 经中的四谛及三法印思想
  《百喻经》出现在部派佛教衰落,大乘佛教兴起的时期,它对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中的思想成就就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通过故事,用比喻的形式把这些深奥的佛教哲理表现出来,经中主要讲到了原始佛教的四谛理论及部派佛教中的三法印思想。
  (一) 四谛理论 佛陀开始宣扬佛法时是讲四圣谛理论的,四圣谛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它贯穿于佛教的发展中,《百喻经》对佛教的这一基本思想作了它的阐述。
  经中的《欲食半饼喻》故事讲,一个人吃了六个饼还没饱,接着吃了半个饼就饱了,他就很后悔,认为前六个饼都浪费了。故事后面说:“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从本以来,常无有乐,然其痴倒,横生乐想,如彼痴人,于半番饼,生于饱想。”【7】并且经中还引用佛陀的话说:“诸佛说言:‘三界无安,皆是大苦,凡夫颠倒,横生乐想。’”【8】这里反复强调的就是世界彻底是苦,无有乐趣可言,这在四圣谛中就是苦谛。
  而在《五人买婢共使作喻》的故事中又对“三界无安,皆是大苦”的原因做了解释,故事讲五个人合买了一个婢女,五个人常常支使这个婢女,并且鞭打她。故事后面说:“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常苦恼,榜笞众生。”【9】这个故事就是说人是以虚假的五阴,色、受、想、行、识为材料,以烦恼为因缘合和而成的,所以会受到无量烦恼的逼迫。这也就指出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有无明烦恼,从而造作惑业,流转生死,这在四圣谛中就是集谛。
  《百喻经》中还讲到了如何从苦海中得到解脱,经中的《饮木桶水喻》故事中说:“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10】这也就是说人生是苦,苦是由于有欲望,要去除苦,就要去除欲望,闭目塞听,不使心意随便驰走,从而妄想不生,得到解脱。这里讲到了通往解脱道的途径,也就是四圣谛中道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