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中的佛学思想(2)
时间:2008-07-26 20:44来源:香港宝莲禅寺作者:杨富学 王… 点击:
(二) 三法印思想 1. 诸行无常 佛教是以缘起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这使得他们对世间无常的认识和体验特别深刻。而“诸行无常”也是作为小乘佛学三法印之一提出的,这一思想在《百喻经》中也有体现,经中的《二鸽喻》故事中说:“凡夫之人,亦复如是:颠倒在怀,妄取欲乐,不观无常,犯于重禁,悔之于后。”【11】这里就是讲人贪求欲乐,“不观无常”,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生灭无常的,没有究竟自性的,因此贪著不舍,以致违法乱纪的事也去做。
在第九十四个故事《摩尼水窦喻》中也说:“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12】这里就把小乘佛法中常说的无常、苦、空、无我等基本思想都讲到了,这说明小乘佛法“诸行无常”思想的流传已较广,已为人们所认知了。
无常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即认为宇宙间一切的法都是迁流不息的,是不能恒久的。“诸行无常”的思想在佛陀时代和佛灭后的四五百年很兴盛,印顺法师把这一段时期的佛教判为印度佛教的“初时教”,认为此时的佛教以三法印中的“诸行无常”为中心,其“理论、修行,并自无常门出发。”而学派上则以小乘说一切有部为代表。
2. 诸法无我 《百喻经》对“诸法无我”的思想多有阐述。《伎儿著戏罗刹服共相惊怖喻》的故事中说:“一切凡无夫,亦复如是:处于烦恼、饥俭善法,而欲远求常乐我净,无上法食。便于举五阴之中,横计于我,以见我故,流驰生死,烦恼所逐,不得自在。”【13】这里就说小乘佛学中讲的色、受、想、行、识五阴中没有一个真我。因为这五阴都是变化无常,没有自性的,都是空的,并没有一个我存在。而且五阴合起来也没有一个我存在,因为佛教认为五阴的性质各不相同,不可相合。《涅槃经》中说:“色与非色,性无合故。”【14】五阴中没有我存在,而众生以妄想、执着,认为有一个我存在,为此就流转生死,饱受烦恼的折磨了。
《见水底金影喻》的故事中也讲了五阴中没有真我的思想,故事中说一个人见水底有金子的形象,就下水去摸,结果是劳累不堪而又一无所得。后来他父亲来了,告诉他水里的只是金子的影子,真的金子挂在树上。故事后面说:“凡夫愚痴人,无智亦如是。于无我阴中,横生有我想。”【15】这个故事也就是说,所谓的我只是如同水中的影子一般,如同海市蜃楼一样,是虚妄的,是想象出来的,是不实在的。
经中的《宝箧镜喻》中还说到执着我见的害处,故事讲一个人捡到一个宝箱,箱子里装满了珍宝,珍宝上面有一面镜子。此人打开箱子一看,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以为箱子里有人在看守宝物,于是就慌忙逃走了。故事后面说:“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身见镜之所惑乱,妄见有我,即便封著,谓是真实。于是堕落,失诸功德,禅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16】这个故事也就讲到人之所以堕落,就是因为执着我见,失掉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清净功德。
经中用了这么多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佛教中的“诸法无我”的思想。这正是说明公元2 世纪时,正是大乘佛教兴起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以讲一切法性空无我为主,所以印顺法师把这一时期的佛教说成是印度佛教的中时期,认为此时佛教以“诸法无我”印为中心,其“理论之解脱,修行之宗要,并以一切法(无我)性空。”这一时期的大乘性空理论,以龙树中观学为代表,而《百喻经》的作者生活年代正是与龙树生活的年代相近的。
四谛中的灭谛,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静印,是讲述佛教的涅槃思想的。经中对佛教的最高理想涅槃思想讲得并不多,只是在第五十五个故事中提到“愚人亦尔……其意劣,奉持少戒,便以为足,不求涅槃胜妙法也,无心进取。”【17】《百喻经》中没有多讲涅槃,这或许是因为作者处在大乘佛教兴起时期,此时的佛学以龙树的大乘空宗理论为主,而很少讲到大乘有宗讲的涅槃、妙有思想,对“妙有”讲得较多的是龙树中观学后的瑜珈行派。
三 《百喻经》中的大乘佛学思想
《百喻经》产生于公元二、三世纪之间,那时大乘经典已陆续出现,随后大乘佛教诞生。大乘佛教思想在《百喻经》中也得到了反映,如《送美水喻》故事中说“如来法王,有大方便,于一乘法,分别说三”,这是对《法华经》思想的阐述。而大乘佛教初期以《般若经》的影响最大,《百喻经》由于与中观学的诞生时代相近,所以从经中也可以看出中观般若思想对它的影响。
(一) 中道思想
经中的《梵天弟子造物因喻》故事中说:“诸佛说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说法,诸外道见是断见常已,便生执著。”【18】这里说的不著二边,就与龙树讲缘起中道思想相近,不著两边就是说万法因缘而起,既不是恒常的有,也不是绝对的无,假名有和自性空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空即是有,有即是空。故事中接下来说的“亦不著断,亦不著常”,这正也与龙树的八不思想相似的。《中观·观因缘品》中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19】这就从八个方面排除了人们对概念名相的一切执著,这八个概念中以生灭概念为最难破除,破除了生灭,也就破除了断常、一异、来出。因为不生不灭,则其它三对范畴也就同样不能成立了。
而在第九十四个故事《摩尼水窦喻》中又进一步提出了中道思想:“生死之中,无常、苦、空、无我,离断常二边,处于中道,于此中过 ,可得解脱。”【20】这就是认为人能以空否定对事物的实有的执着,又能不执着于空,离断常边见,看到事物是缘起的,是空,但又同时看到事物是有假名的存在的,这样同时看到事物的假名有和自性空,就是佛教的中道正见,就能得到解脱了。第五十六个故事《索无物喻》中也讲到了这种中道思想,故事中说有两人在路上帮人推车,拉车的人答应以“没有东西”报答他们,结果当这两个人索取报酬时,自然是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没有东西”只是一个虚假的名称而已,并无实物。故事后面说:“若无物者,便生无所有处,其二人言无物者,即是无相、无愿、无作。”这里是教人看到“无物”只是概念,从而知道万物只是假名有,就能当下即空,无奈世人执着于法有,说了一个“无”,就执着于无了,人能不执于有,又不执于无,也就能见到佛教的中道了。
(二) 识的虚妄
《百喻经》由于深受诸法无我思想的影响,所以它就否定了心识是恒常的看法。《病人食雉肉喻》的故事中,讲到一个医生叫病人吃一野鸡来治病,病人吃了一只就不再吃了,因此病就没有治好。故事后面说:“一切外道,亦复如是,闻佛菩萨无上良医说言:当解心识。外道等执于常见,便谓过去、未来、现在唯是一识,无有迁谢。”【21】这个故事里,执着于心识为常的人被称为外道,被认为是执于常见。因为从缘起理论上看,有一个恒常不变的心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百喻经》中说:“一切诸法,念念生灭,何有一法,常恒不变。”【22】这说明当时人们在《般若经》的影响下,倾向于彻底的中观缘起理论,而批判心识常恒不变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