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略举出十种因缘以说明宇宙的发生,可总括为四项原理:
1(众生)业力 ?2(菩萨)愿力
3(如来)神力 ?4(法尔)性力
这四种能力,唯有在心力的统摄下,才能获致一终极的原理,即是说唯有在唯心论下才能充份说明无尽缘起的缘起原理。
五、结论
基于华严宗乃别圆之教,旨在开显无尽缘起,所以不应以唯心论作为华严宗的理论核心,以免混同于终教,但唯心论确实是无尽缘起的理论基点,否则华严宗从各方面对于无尽缘起的论证都将不够充份,乃至成为诡辩。
所以,我们应如此理解华严宗对于无尽缘起的诸般论证:华严宗预先采取遍涉无碍的精神再从各方面论证或开显无尽缘起,所以我们不宜将其中的任一论证作为孤立的论证,而是每一论证交摄遍入,但其中最不可或缺的论证是唯心论的论证,否则一切论证将失去充份有效的基点。
总之,从哲理上说,华严宗是以唯心论作为基点,而大力开显无尽缘起的诸般面相;从宗风上说,华严宗旨在开显无尽缘起,站在缘起的无碍无尽性上,已无须再强调出唯心论,而将心性交融于诸法中,一即一切,事事无碍。
【注释】
五教之判略释如下:
(1)小乘教:教义专重"人空"一边,对"法空"之理尚不能尽说,《四阿含经》、《俱舍》、《成实》诸论属之。
(2)大乘始教:包括般若之学的"空始教",般若诸经、《中论》、《百论》等属之;另一则是唯识之学的"相始教",《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等属之。
(3)大乘终教:此教立"真如"(一心、真心、如来藏)随缘义,即是唯心论,经论中如《楞伽》、《密严》、《大乘起信论》等属之。
(4)顿教:不说法相,不立法门,无阶位次第之限制,如《净名经》。
(5)圆教:包括"同教一乘",指《法华经》接引三乘归于一乘;另一则是"别教一乘",指《华严经》不共三乘,专说佛境界之事事无碍、无尽缘起等义。
略释"四法界"之义:
(1)事法界:指差别的现象界。
(2)理法界:指现象所依之理体。
(3)理事无碍法界:指现象与理体融通无碍。
(4)事事无碍法界:透过理事无碍,任取一法,即可全显理体,故亦可显现万法,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陈英善,《华严无尽法界缘起论》。
大正四五.531a。
大正四五.503a。
大正三五.124a。
同上。
同上。
大正三五.124b。
大正四五.518b。
大正四五.68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