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台湾]南怀瑾:二十世纪的文明与禅学

分享到:
 

   首先,我要向诸位郑重声明,今天这个演讲是作不了结论的。说句笑话,也许不作结论就是禅吧?假使不作结论就是禅,那么我现在的介绍方式,或许可以过得去了。

   夹缝

   说到二十世纪的文明,就我个人几十年来所接触到的西方和东方的各界人士,以及不同年龄和各种阶层的友人,在他们的感慨谈论中,使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对于这个时代,我有一个名词,叫它“夹缝里的时代”——东西文化交流、旧文化与新文化交流夹缝中的时代;在夹缝中等待创造的时代。在这夹缝的时代中过的夹缝人生,当然有许多矛盾和痛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二十世纪也是非常伟大的时代。人类从地面活动的原始农业社会,进入到工商业社会,再进入到太空的时代,我们生为现代人,适逢其盛,这是古人所梦想不到的。

   二十世纪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在物质文明方面确实给予人们许多生活上的便利。但是,在精神文明方面却有更多的痛苦与烦恼,并没有能够给予人类精神上的安慰以及真实的幸福与平安。年轻的一代,感觉徨烦闷;老年人更是忧悲感叹——忧悲自己、感叹后一代,而且对未来人类文化与社会风气的前途,感到颓零部件与悲哀。在西方文化思想的领导下,哲学找不到真正的出路;宗教也无法很成功地作为时代精神的平衡剂。物南文明的飞速发展,使人们自然趋向现实;在现实的生活之中奔忙。对于是非、善恶,过去的以宗教性或伦理性为基础的道德标准,被现在的以从经济观念出发的价值标准所取代。整个人生都在一片茫然之中。

   正因为如此,禅,普遍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风行世界。人们希望从东方的禅的道中,寻求到心灵上的真正安慰与出路,以及人生的真谛与解脱。

   禅?

   什么叫做禅?肚子饿了要吃饭,那就叫做“禅”吗?(“馋”的谐音。)这不是笑话。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里面大有学问。为什么我们要吃饭?为什么要做人?为什么要活下去?人生有一连串为什么的问题。譬如:诸位为什么要念书?为什么学理工?理工出路好!出路好又为什么?发财!发财又怎么样?为什么?一直问下去就没有办法答出来。

   禅包括了中印文化思想,是中国文化中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结晶,其目的在使人生得到解脱。有一个问题必须先要交代清楚:任何一门学问,构成它的思想系统时,自然就形成了一个主观的立场;禅是绝对不能主观的;但是既然讲禅,就落入了主观。禅非宗教,却直超宗教的化境;禅非哲学,而径趋哲学思考的极峰;禅非科学,却与科学有互通之妙处。

   关于禅的研究,并非一般人所想像的那么简单。目前,对于禅有两种严重的误解。一是依文解义,研究经论理论,使禅学流为文化思想之哲学;或者仅仅是知解的“口头禅”,用心中的推理,侈谈般若解脱,说空说有,俨如禅师。这些人毫无实证,返照形躯依然一团漆黑,从来未曾进入禅的境界。这种禅学,诚如《楞严经》所说:“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二是把打坐的工夫当成了禅。这些人泥守工夫,以坐工为究竟,欲解而缚愈坚,求悟而迷愈甚,不知经云:“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其实打坐只是学禅的方法之一而已;打坐是“术”,并非是“道”。真正的禅宗或禅学,应该是“学”与“术”兼顾,不独要在学理上的研究,更须重真切的实证。

   两种征服

   人类自己号称为“万物之灵”,自认为可以征服万物。但是到目前为止,不论从哲学或科学的成就来说,人类仍然无法自知自己是从何而来。人类虽有智慧,但自己从何而来都不得而知,因此便产生了宗教,需要宗教来解决问题。一般的宗教,犹如站在秋天的日落黄昏时来看世界,使人兴起无限的悲秋之感;在此日落西山的情景中,对宇宙感到失望,对人生感到灰色。唯一不同的便是代表东方文化精神的道学,根据《易经》的道理,使我犹如站在春天的早晨来看朝阳,对于人生的观感,始终是朝气蓬勃,永远有无限的生机。

   我们愈是认真地了解人生的道理,就愈感到人生“为什么”的问题太大了!禅宗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不能了解宇宙和人生,只因为人不能真正地了解自己!

   英雄与圣人有何不同?英雄能够征服别人,征服天下;换句话说,他把自己的豪气与烦恼,建筑在天下人的痛苦和烦恼上。而圣人不求征服世界,只求征服自己;他把天下人的烦恼与痛苦挑在自己的肩膀和心坎上。这便是凡圣之别。但这与禅有何关系呢?告诉诸位的答案是:禅宗要我们首先征服自己!征服自己与二十世纪文明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个关系可真大了。刚才说过二十世纪的文明增加了人类精神上的烦恼与痛苦,而我们为什么有烦恼与痛苦呢?因为我们心里有思想。然而我们的心在哪里呢?如果回答说“不知道”,那么这个问题可严重了。

   心事

   什么是我的心呢?古今中外的文化对于这个问题,归纳起来,有两种回答。一种是认为心只是神经的反应、机械的作用。另一种便是现代学术中最新的尝试,也就是精神与灵魂学的研究。假定灵魂学得到科学的证明,认为在物质以外,的确是有灵魂的,那么全世界的文化不管是宗教或哲学,乃至科学,统统都要改观。而禅宗认为心是什么呢?活着的就是心,死掉了就是灵魂。我们今天生存在物质世界中的种种烦恼,是谁在烦恼呢?何以睡着了就较感不到烦恼了呢?因为睡时心减低作用。那么平时我们烦恼与欢乐从何而来的呢?从思想来的。思想会不会自己作主呢?思想动力的来源是什么呢?自己固有的吗?他人给予的吗?禅,就是用独特的方法来研究这个“东西”。

   现在再把这个“东西”作进一步的分析。关于人的精神内容暂可归纳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感觉,另一部分是知觉。感觉是心理上的反应,是机械的。各位坐在这里,坐久了,就觉得椅子有点硬,这是感觉。而同时知道上面有一个人在如何如何地讲话,这是知觉。现在请各位注意“自己”,不要注意我,禅就是要注意自己的那个“东西”。除了感觉和知觉以外,你还有一个“东西”:那个“能知道”自己在感觉、在知觉的那个“东西”。这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