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世间上的福寿虽然不究竟,不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但是佛教并不是排斥对福寿的追求。过去有一位信徒过六十大寿的生日,请了一位法师来为他诵经消灾、祈福延寿,这位法师就问他说:
‘你要我为你消灾延寿,你想增添多少寿命呢?’
信徒一听师父要为他诵经祈寿,赶快毕恭毕敬合掌说:
‘我再添加二十年,八十岁就心满意足了!’
‘纵然活到八十岁,二十年转眼就过去了,你还是会死亡呀!’
‘喔!可以再增加吗?那么增加到一百岁好了!’
‘一百岁虽然人间称稀,四十年的光阴就像一刹那,仍然免不了生死无常。’
‘一百二十岁好了,刚好是二甲子。’
‘一百二十岁虽然是二甲子,但是好比电光石火,瞬息消灭,最后还是黄土一堆。’
‘一百二十岁仍然太少,那么人生究竟可以祈求活到多少岁数呢?’
‘人生当求无量的寿命,成就与日月同光与真理融合一体的无限生命,这种生命才是永恒不死,无穷无尽的生命。’法师正容的开示这位信徒。
世间上的寿命纵然如彭祖活到八百那样长寿,最后仍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现象;世间上的福乐纵然贵如帝王一般希有,终究归于生灭幻空,因此人生当求永恒的生命,不变的福报。永恒的生命和不变的福报如何才能求得呢?好比农夫春天不播下种子,秋天那里能够开花结果?我们求福求寿也必须平时播撒种子,有因有果,等到有一天因缘成熟,自然能够享受丰硕的收成。
二.福寿的因果 b
世间上的福寿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好比花朵的成长过程,首先要有花的种子-因,加上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阳光、细心的灌溉照顾等条件-缘,因缘和合具备了,才能孕育出美丽的花朵-果。每个人的福寿也有其必然的因果律则,是丝毫不会混淆的。那么人生的福寿因果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佛教有一首十来偈,最能说明其中的道理:
端正者忍辱中来 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恭敬中来 下贱者骄慢中来
瘖哑者诽谤中来 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 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 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端正者忍辱中来,一个人相貌庄严端正是因为他能修忍辱,接受种种的考验,因此能够仪表堂堂,风姿翩翩。有一首诗说:“千锤百链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都无怨,留得清白在人间。”石灰能够禁得起火炼铁锤,因此才能带给每个家庭一片赏心悦目的洁白。铜制的佛像承受得了铁匠的雕琢铸镂,才能成就庄严的法相,接受万人的膜拜供养。
贫穷者悭贪中来,有的人贫寒穷困,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布施喜舍他人,因此才得到贫穷的果报。有一天阎罗王召来两名鬼卒说:
‘你们两个人前世尚知行善,具备投胎做人的资格,现在有两户人家让你们来选择,其中一人要投胎去行布施,一生给人;另外一人完全接受别人的施与……’
阎罗王的话还没讲完,甲鬼卒赶快跪出来抢先说:
‘报告阎罗王!一辈子给与他人的人生太苦了,让我去投胎接受施与的那户人家吧!’
‘那么另外一家谁去出生呢?’阎罗王皱着眉说。
‘阎罗王!让我去转世好了!’忠厚的乙鬼卒平静地说。
两个小鬼皆大欢喜地去投胎,一心贪吝的甲鬼卒出生在乞丐的家庭,一生接受别人的怜悯施与;而发愿布施的乙鬼卒却出生在高贵人家,一生济贫救苦,享受给与的快乐。从这则故事我们可以了解施比受更有福,世间上最贫穷的是悭吝贪餍的人,懂得布施的人不但没有失去丝毫,反而拥有更多,施舍的人生才是真正富足的人生。
高位者恭敬中来,敬人者人恒敬之,得人心者多助,自然能够平步青云,位居高显。下贱者骄慢中来,贡高我慢的人,人人避之如同探汤,自绝善缘,自然受人鄙视瞧不起了。瘖哑者诽谤中来,有的人讲话音声咽哑、口吃咬舌,原因是此人过去不知修持赞歎,甚至恶口毁谤。佛世时有一个小沙弥常常夸奖他人,赞歎三宝,久而久之,他的口中自然飘散一股异香,人人都称他为香口沙弥。我们如果想拥有美妙的音声,就要常行赞歎法门,赞歎的柔软语不但可化解人际之间的暴戾之气,并且能使我们自己很快趋入佛道。盲聋者不信中来,对于圣贤的金玉良言不能信解,对于因果三宝不知信仰,自闭于智能真理之门,会得到瞎子、聋子的果报,看不到世间的真象,听不见世间的真音。
长寿从慈悲中来,短命从杀生中来,对他人的生命懂得爱惜尊重的人,才能得到珍贵的生命;暴戾凶残、作贱生命的人,不知赞天地的化育,如何能感得天地之寿呢?遭致短命旱夭的果报是必然的道理。有一个小沙弥从小离开父母跟随师父出家学道,这位师父是已经得道的阿罗汉,有一次以神通的慧眼一看,这个才十二岁大的徒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如此难堪的事不好当面说破,于是告诉他:
‘小沙弥!你好久不曾回去探望父母了,明天起你回去和父母相聚一段时间。’
不知究里的小沙弥乖顺的揹起简单的衣单回去了,一星期过去了,虽是证悟了的师父,想到年纪轻轻的徒弟就此离开了人间,心头不由一片黯然。过了数天之后,师父正在为徒弟默默祝祷,突然看到小沙弥活蹦乱跳地从外面回来了,气色红润,一点病容也没有,师父很纳闷,就问他说:
‘你回去父母都好吗?最近你都做了什么事?’
‘父母都健康无恙,我回去一直陪侍在他们身边。’
师父再耐心的探问,最后终于查出整个事情的真象。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半路上,经过一个池塘,看到一群蚂蚁困在水中,手忙脚乱地挣扎求生,小沙弥看了,慈悲心一起,拿了一片荷叶,耐心地把一只只水淋淋的蚂蚁救上岸。由于这一念慈悲,不但救活了无数的众生,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时我们看到一些无知的孩子把玩蝴蝶昆虫,捉弄弱小动物,心中总为他们着急,何必糟蹋自己未来的宝贵生命呢?因此为人父母师长,从小就要教导幼童培养悲愍心,爱惜一切众生的生命,能够如此教育菩提幼苗,我们的社会一定是个充满鸟语花香的国土。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诸根具足者持戒中来,眼耳鼻舌残缺,身体四肢有缺陷的人,是由于不能坚守戒律,侵犯了他人才会遭到不幸的果报;希望六根具足、仪容端庄,就要严持律法,收摄自己身心,不使放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