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禅宗的宗教意义——任继春

分享到:

    禅是什么?可能不会有统一的答案。但禅源白何处?大家的回答可能会不约而同。即,禅来自东方的佛教,来自印度与中国。如果问,中国佛教最具特点的宗派是哪个?答案可能也会是普遍的共识:禅宗。禅宗被认为是中国佛教最大的宗派,而中国佛学的特质也在禅。

    禅与禅宗显然不能划等号,但两者关系却十分密切。通常认为,禅是“禅那”的略称,意译为“静虑”、“思维修”、“功德丛林”等。意思是“心注专一,正审思虑。”(于亭译注《禅林四书》,P1)它源于古印度宗教哲学,是一种修行方法,即依靠精神高度专注,反观内心,消除杂念,以达觉悟与彻明的精神境界。禅宗虽然强调按照禅定的方法修行,但它同时又是建立在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基础上的。此外,禅宗除具有宗教哲学思想,还有其宗教组织、僧侣信众、宗教场所和宗教典籍等外在的存在物。

    一、禅宗的出现,使佛教真正实现了中国化

    佛教于公元前7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在印度,佛教创立后由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到小乘佛教再至大乘佛教,经历了一个相当长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佛教的教义与思想在激烈的争辩中逐渐得以完善,形成了系统化的佛学理论。如果翻开佛教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禅的思想在佛教原有的教义思想中早已经存在。长期以来为佛教界所传颂的“拈花微笑”公案,一方面宣示了佛陀与弟子迦叶之间的教内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对佛教根本教义的深刻认识与理解,而这无疑是后来禅宗得以创立的重要理论基础。

    佛教自两汉初传中国,经过三国西晋、十六国、东晋、南北朝及隋朝的长时间传播与流布,逐渐与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相碰撞、相融合,到唐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其主要标志是,禅宗异军突起并确立了自己的主导地位。禅宗的出现,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于是,禅宗的形成、理论及意义,自然成为中外历史学家和宗教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从禅宗发展历史不难看出,从菩提达摩初祖东渡来华,宣扬佛教静思与禅修,到六祖慧能法师倡导“法不外求”、“见性成佛”,确立禅宗的地位,这期间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的儒家心性学说与道家自然思想,与佛教理论在互相碰撞激荡的基础上,进行了历史性的融合,进发出了智慧的火花。禅宗的出现之所以被称为是一场“革命”,是因为它明确地提出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基本思想。也就是,所谓“法不他在”,“法不外求”,“即心即佛”。这一重要思想的提出,是中国佛教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情。赖永海先生认为,“禅宗对于中国佛教乃至中国古代思想的贡献在于把佛教真正的本土化、人间化,进而把世间法与佛法统一起来,这一传统被后来的人间佛教所继承和发展。”(赖永海著《中国佛教与哲学》,P6)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禅宗可以称之为有中国思想文化特色的佛教,它的创立,标志着佛教完成了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二、禅宗的出现,使佛教由天上下到“凡间”

    禅宗无疑源自佛教的基本教义思想理论,是对佛教思想理论的继承、发扬与光大。但如果深入考察,使会发现,其实,在一定程度上,禅宗创立也可以说是对传统佛教的一种革命。禅宗一反当时繁杂的思辨论证与逻辑推理,提出了返朴归真、回归原始佛教的思想主张。即所谓“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行“言外之教”,“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一思想主张的提出,从基础上否定了佛教的繁琐理论思辨,也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修持成佛的有效途径。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禅宗真正使佛教普及到中国百姓的身上,也就是实现了佛教的本地化。这是因为,“见性成佛”理论的提出,开启了佛教信仰的“方便法门”,使佛教由早期社会上层士大夫信仰的贵族宗教,逐渐转变为深入平民百姓的大众化宗教,也就是使佛教由高高的天上落到了百姓人间。需要强调的是,禅宗所谓的返朴归真,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到原始状态,而是一种时代的创新与发展。禅宗的立足点和着眼点是对佛教教义的根本性理解,为众人指出了成佛的有效途径。也就是由过去的理论思辨转到现实的人生,将佛教由天上拉回人间,使佛教回归到关注人的现实生活。慧能的禅宗提出的“直指心源”、“即心即佛”、“自性平等”、“众生是佛”的思想,事实上“打破了在家与出家、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架之问的界限”,“把一个外在的宗教变成了一个内在的宗教,把对佛的崇拜变成了对自己的崇拜。一句话,把释迦牟尼的佛教变成了慧能的‘心的宗教’。”(赖永海((中国佛教与哲学》,P75、P82,宗教文化出版社)因此可以说,禅宗的创立再次使现实人生成为佛教关注的重点与核心,而这正符合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最初本意和基本出发点。

    三、禅宗立意高远,指向的是人生的审美境界

    禅宗讲求的是对人生意义的悟。所谓渐晤、顿悟,依笔者看,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与不同.只是修行方法之不同而已。应该看到的是,禅宗与佛教其它派别所不同的是,它彰显的不仅是修行方法,而是更高的人生意义境界。“尽日寻舂不见舂,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把梅花嗅,舂在枝头已十分。”(转引自温金玉著“慧能法师传》,P215)显示出“即心即佛”,“法不外求”的理论要旨,也就道出了禅宗的根本。以往,人们常常将宗教视为消极的思想观念,但从人生存在意义方位上看,应该说,宗教并不必然否定生命。相反,应该说,宗教十分重视生命。佛教明确提出了众生平等的根本主张。如果深入到生命本源来看,平等理念则是生命本质——自由张力的外现。需要强调的是,宗教中的平等与自由不应被理解为是对彼岸世界的向往,而应该被认为是人格尊严的当然诉求。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几乎所有宗教都以其固有秩序与法则的临在,表达了对现实经济社会的否定,但其内在指向的,却正是对生命的真切肯定。

    大凡宗教都不乏优美的诗作,西方的基督教中,赞美诗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佛教禅诗则更是别开生面,独树一帜。自古以来,禅诗以其固有的内在魅力,深深地吸引世人,使人陶醉,令人向往。所谓“诗不入禅,意必肤浅;禅不通诗,境亦枯寂。”(转引自温金玉著《慧能法师传》,P215)人们常说,诗为人的生命。而禅诗又别具意味,经久而不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宗教与人的生命意义是有内在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