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大乘显教理论 >>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柳倩月

分享到:

“境界”是中国文艺批评中最重要的理论范畴。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称:“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采其本也。”[1](P194)王国维的“境界”说把中国传统文艺批评的“意境”理论提升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审美层次。王国维先生对“境界”与“意境”两个概念的使用没有给予明确区分,人们也容易把“境界”与“意境”混为一谈。郁沅先生在《“境界”与“意境”之辨异》一文中则对二者进行了充分的辨析。[2](P31-37)“境界”一词在文艺批评领域应有两个层面的涵义:其一指古典艺术文本中所营造的情景交融、意味深长的充满生机的艺术化境,即宗白华所谓的“意境”;其二指艺术家在进行艺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完善所入之高层次精神世界。

“境界”这一文艺理论范畴的形成是丰富的历史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从辞源角度来看,“境界”在中国早期的古文献中主要指土地的疆界或地方区域,与之相关的资料极为丰富,不再引证。要指出的是,直至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提出“爰物名号,与‘诗’画境”,仍是在地理或界限意义上使用“境界”概念。这种原初性质的意义,已经为文艺之“境界”确定了某种先在的规定性,即“境界”相对于个体审美体验来说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应被规定在某个可感知的范围内。从“境界”理论形成的过程本身来看,以王国维“境界”说为代表的境界理论的哲学或文化来源也是多重的。目前学界普遍认同王国维阐发的境界理论是中西方文化影响的共同结晶,但是学界对于王国维究竟受到传统文化哪些方面的影响,意见不一,主要分歧在于它是否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叶朗先生认为:“意境说早在唐代已经诞生,而它的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美学和庄子美学”[3](P264-276),对佛教理论对“意境”说诞生过程中的影响只字未提。李泽厚先生的文章《“意境”杂谈》也没谈及佛教的作用[4](P300-316)。但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回避佛教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如叶嘉莹先生提出:“虽然静庵先生使用此辞为评词之术语时,其所取之含义与佛典中之含义已不尽同,然而其着重于‘感受’之特质的一点,则是相同的。”[5]郁沅先生在论文《“境界”与“意境”之辨异》中说:“王国维在阐释‘境界’的美学意蕴时,可能受到佛学有关‘境界’思想的启发和影响。”[2](P35)详察《人间词话》,王国维先生曾称:“后主(李煜)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后主则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其大小固不同矣。”[1](P198)盛赞后主词境界之大,乃“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之罪恶之意”,可见他对释迦精神并非毫无领会。

本文试图通过考查佛教不同宗派的境界观对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形成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多重构建性作用,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肯定中国文艺批评境界论受到了佛教境界观的影响。

一、唯识宗及禅宗的境界观

在汉译佛典中“,境”或“境界”之词常有三种意义:其一指宗教幻想中的天国或西方极乐世界。其二指“六识”所感知、认识和辨别的对象,如眼识以色境(色尘)为其境界,意识以法境(法尘)为其境界。基于这种意义的境界理论,其目的在于证成客观的现实世界不真实,而惟有心识才是真实的,这是唯识宗的主要思想。其三指佛学造诣或宗教修养所达到的高层次精神世界,即涅般木境界,也称绝对境界或真如境界。“真如境界”在印度小乘佛教那里的基本内容是虚无寂灭,心如死灰;在印度大乘空宗则是“缘起性空”“,一切皆空”;在印度瑜伽行派则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东传中土后,从东晋的般若学“六家七宗”以谈“空”为主到南北朝时期涅般木学盛倡“真空”“妙有”之契合无间,一直到中国禅宗确立“一心一切法,一切法一心”“,心”与“色”达到高度的一致和统一。这些都是不同时期“真如境界”的理论形态。佛教境界观的内容是复杂的,因而它们对于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形成过程的影响也异常复杂,笔者仅选取对文艺批评境界理论影响最大的两派的境界观给予简述。它们分别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发展而来的法相唯识宗和中国化的佛教——禅宗。

佛教“境界论”呈现为一种较为完备的理论构架。印度传统佛教以人为中心,由能够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色、声、香、味、解、法),以及“六根”与“六境”相触而产生的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为“十八界”,“十八界”摄尽宇宙的一切现象,是对宇宙万物的总分类,统称”境界”。印度传统佛教由小乘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分空、有二宗,前期“空宗”即由龙树菩萨及其弟子提婆创立的中观学派,主张“我”“、法”两空“,一切皆空”的境界观;后期“有宗”即由无著、世亲等人创立的瑜伽行学派,其主张的要旨是在中观学派的的基础上论证“外境空”,即证成“心外无境”。为了证成“外境空”,大乘后期的瑜伽行学派把人的心识分为八识,即前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和末那识、阿赖耶识。瑜伽行学派认为除心识之外,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该学派的基本著作《瑜伽师地论》的中心内容就是说明客观对象都是人们的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幻化的假象,从而得出“万法唯识”的结论。唐初玄奘西行求法,系统译介了印度瑜伽行派的代表著作《楞伽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解深密经》等等,以瑜珈行学派的“六经十一论”为典据,创立了中国的法相唯识宗。唯识宗深入分析诸法性相,主张外境(色境)非有,内识非无,一切都由阿赖耶识所变现,从而成立”唯识无境”(《唯识二十论》)。被唯识宗列为”五经十一论”重心的《楞伽经》,采用佛与大慧菩萨对话的语录体裁形式来阐发佛的高深理义。在经中,大慧菩萨向佛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佛并不具体作答,而是直指人的身心性命与宇宙万象的根本性,着重阐述宇宙与万物是自心所见,虚假不实,惟有第八识(即心)才是认识世界一切的根本。“大慧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一切诸佛手灌其顶,自心现境界,善解其义。”(《楞伽经》)即是说大慧菩萨坐于众人之首,诸佛如来以手给他灌顶,授予成佛之标记,大慧菩萨当即心地通明,从自心显现出善恶、生死等境界。“一切法如幻,远离于心识”(《楞伽经》)意为,一切诸法犹如梦幻,生灭无常,这一切都是由心而起,离了心意识,便一无所有了。此即唯识宗“识外无境”的境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