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经济学 >>

佛门管理:有效解决企业九大难题

分享到:

《佛门管理:有效解决企业九大难题》:自序



这是一本写给所有人看的书。这里所讲的“所有人”,包括两大范畴:一、指那些所有能够主宰自己所在环境的人,包括企事业、企事业部门、乃至家庭中的CEO们;二、指那些所有能够、正在准备能够,或者希望能够规范自我行为——管理自我并成就自我的人。

?

当今社会上有一个呼声——我们需要信仰。?

信仰的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一条路、一盏灯、一个守则,或者是一根沟通心灵和精神的专线。也正是因为这种选择,在原则上规定了我们的生活观念、态度和生活方式,将有别于其他人,所以,选择的本身就是一条自我成就之路。走在这条近乎虚拟的自我修正之路上,路的蜿蜒、曲折、广狭、远近,乃至明暗,都会因为行路人的自我心态和付出而受到控制。?

如果是一盏灯,那么,在你做出选择、出门的时候就已经递到了你的手里,为你照耀着眼前的路,好让你走过一截必须经过的幽暗,并在其间陪伴着你,减少孤独;在没有见到光明的时候,这盏灯就是希望。在茫茫黑夜之中,我们步履蹒跚地在幽暗的峡谷里穿行,到处潜伏着诱惑、彷徨、恐惧、无奈和懈怠,于是,我们需要行为和信念的指南,以免误入歧途。?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是,如果选择要走一条自我修正之路,那么,我们需要牢记那一本交在我们手中的行为和信念守则的全部内容——有所说,有所不说;有所行,有所不行;有所想,有所不想。如果您是佛教徒,那么,这些规定就在您需要履行的佛制戒律里。?

《佛教遗经》说:“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所谓戒,就是制度,而于个人的奉行与遵守,则是一种自愿的选择。?

《西游记》中白骨精为了自己能够长生不老而要吃唐僧肉,第一次与孙悟空交锋的时候,白骨精被孙悟空打了一棒,摇身一变,化作一缕青烟遁走了。孙悟空追赶白骨精之前,在地上划了一个圈,对他师父、八戒和沙僧说:“我离开的时候,你们坐在圈子里,不要出来。只要不出圈子就没有妖精能伤害你们。”?

但是,孙悟空离开以后,白骨精却化做一个送饭的姑娘来引诱八戒,把唐僧师徒三人骗出了孙悟空划定的圈子。唐僧师徒三人险些丢了性命。而这个危险的出现,则是由于没有听悟空的话。?

孙悟空划的那个圆圈是一个界限,是可以保证安全的限制。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一划,就把那一片地从整个深山老林的险恶环境中隔离出来了,变成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地。身在其中就能够获得安全的保障,没有性命之忧。孙悟空离开后,三个人只要不走出圈子,就不会有危险。?

从这个意义上讲,“界”本身就是一个限制,同时也是一个选择。这是一个具象的界、一个有形的界。如果在我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上也划出一个“界”来,那么,这个非具象的圈定就是人们的道德行为规范;在宗教范畴内,也就是“戒律”。?

戒律是一种自我完善和神圣化的保障,所以,佛教徒出于自我修正、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成就的需求,在选择了自己的信仰之后,同时也就自觉地选择了一个规范化的自我制约。?

对于一个自然人来说,人人都喜欢希望自由,不喜欢被约束、被管理。但是,佛教徒因为从原则上了解了这样一个观念——自然的状态是无法生存的,所以,他们从内心里就会自觉地生起一种信念:人需要自我约束,而在自我约束之力不足的时候,就需要外在的、共同遵守的公共规范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约束我们的语言和行为。这是真正的佛教徒能够遵守社会制度、严守佛教戒律的内在逻辑。?

也正是因为这个内在逻辑的作用,佛教徒会自觉地“求戒”——请求制度和规范来管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保障自己的自我成就。而 “戒”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这个“界”的哲学化。?

因为,戒分为两大范畴——规定应该作为的“作持戒”、规定不应该作为的“止持戒”。所以,戒律就原则上具有两大作用范畴——禁止和鞭策。在我们觉得疲惫了、彷徨了,心生懈怠、无奈和恐惧,或者因为四周的诱惑而动摇的时候,我们随时可以拨通每个人都拥有的一条心灵和精神的专线,倾听我们所需要的抚慰和鼓励,而后接着再走,直到走出幽深的峡谷,证见自我的光明和成就。?

佛教的教育是生动而活泼的,这在禅宗的接引方式上可以看得很清楚。佛教极其注重人的个性,但是,同时又强调行为的规范。这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这一对“矛盾”在佛教内部却能有机地并存着:行为符合规范是对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人的思维、观念都被规范化了,那么,人就没有了创造力。而规范的管理及其创造力的保持是佛教寺院,乃至其他宗教教堂管理历千年而不朽的实质所在。?

因此,对于佛教而言,由戒律和破除执著的经典共同架构起来的佛学系统,就在时时告诫人们,要“文明其行为,非常其思维”,以确保自身的创造力。否则,就只能遭遇到当头棒喝。这样的理念在佛教寺院管理中通行至今。?

如果您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注意到了“世界上有年逾千载的道场,却少见千年的企业”这句话,那么,无论是会意还是不屑,都不妨有这样一个观念在思维的音弦上拨动一下:是吗?如果现象确然,那么,又是为什么??

企业管理与培训也能够像寺院管理一样,“将纳税、福利员工、捐赠社会慈善作为事业,将建立有效管理作为家务,从而完成企业自身的神圣化” 吗??

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将在书中——进行细致的讨论。?

这本书的写作带有极大的偶然性。2005年秋天,北京联合智业企业发展研究院成立了国学书院,委托我做几个讲座,内容是向参加职业经理人培训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佛教寺院管理”。?

一年之后,2006年秋天,旨在宣传、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北京同道书院成立。在讨论书院活动形式和内容时,臧云鹏先生敏感地觉察到《寺院管理》是一个很不错的课题。于是,从书院的第三次活动开始,在北京上地的康得大厦讲了《中国佛教丛林建制与管理》的第一讲:《管理,从“心”开始》。随后又依次讲到了《方丈与僧团(寺院CEO与他的团队)》、《寺院管理有效性的实现手段与途径》、《寺院教育:目的、责任、内容与形式》、《佛教在向社会民众销售什么》。?

五次讲座的录音整理之后,又由同道新文的陈凌云先生将臧云鹏先生和我就现代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文化问题进行的讨论整理出来,最后由我按照佛教丛林建制和管理的思路对其进行整体梳理,最终成就了这个讲座和访谈相结合的组合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