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佛教并不是宗教,“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以前,所有的学问道统都称为“家”,比如佛家、道家、儒家。“宗教”一词在中国出现之后,才有佛教、道教、儒教之说。如果说佛教的“教”指的是教育、教导,那么,佛家可以称之为佛教。道教、儒教也是如此。
当然,称佛家所说的是一种学问(就称之为佛教吧),也不尽准确,佛家所说的(佛教),主要是实践,如同有人所说,佛教说的就是---过来看。佛教不强迫你认识一个事物,不强迫人承认一个事物(比如上帝),只是让人过来看,让人们自己领会。佛教所教的就是,人们按照佛家的方法实践之后,所得到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其实也是佛经中早就描述过的。
那么,佛家的底蕴是什么呢?佛家到底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要弄清佛教的底蕴,可以从佛家的起源开始。
任何一种学问或者说教法,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生发的。比如儒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所说所行,目标只是平天下。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己”,想要解决的,就是平天下的问题。(当然,用儒家的方法能不能达到儒家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另一回事,这是儒家的方法是否高明与高效的事情了,历史证明儒家的方法并非高明,也非高效)。而近代的李宗吾所谓厚黑学,其产生的源头,是作者朝思暮想如何成为英雄豪杰而生发的。它的目标、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一个人成为豪杰(枭雄也罢,流氓也罢,只要掌握权柄、保持主动、占据高位即可),其目的决不是治国平天下。当然,厚黑学能不能真的让人成为一个枭雄豪杰,历史证明,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
佛家的起源,也就是说佛家在当初所要达到的目的,众所周知,是为了使人摆脱“苦”。佛祖释伽牟尼是一位王子(姓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时候,分别在王城的东、南、西这三个城门看到了老、病、死三种苦,这三种苦都是人生之苦,只在北门看到一个修道人的不苦。于是这位王子产生了要修道的念头,经过长时间的曲折磨难与沉思修炼,终于在菩提树下悟得正道----如何摆脱人生之苦的方法。从此佛祖开始了宣讲道义的历程,直到涅盘。
这就是佛家的起源,要弄清佛家的底蕴,人们就必须仔细分析佛家的起源之处。
人的生老病死,确实有苦饱含在其中,生之苦、老之苦、病之苦、死之苦,己经有很多人仔细地描述过了,这里不再复述。因此,让人摆脱这些苦,寻找一种方法使人脱离这些苦,也确实是必要的。佛家也确实是真真切切地找到了这种离苦之法---佛法,真实不虚。
不过,人们都知道,尽管人们难以避免生老病死之苦,但是人生并非充满着苦,很多人有着幸福的童年,很多人有着鹤发童颜、气定神闲的老年,也有人患有能够一一对治、对症下药的病,比如,以前有的人非常喜欢在澡堂子里请捏脚师傅捏脚,特别是有脚气病的时候,能得到捏脚,特别舒服,所以有的人特意让自己得上脚气病,从而可以大大地享受这种捏脚的舒服,这不是病之苦,而病之乐也。更有人开玩笑地说自己得了一种总也治不好的病---“不吃饭就要饿”的病,有了这种不治之症,才有可能会享受美味佳肴之口福了,也可称为病之乐。算命的命理之学中还描述了有的人因病而贵的现象。至于死亡,人们也知道,并非人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可以安详地面对死亡,有的人可以有大义凛然地从容就义,这种人,不见得就有死之苦。更有甚者,如同电影《夜宴》中那个王子最后的一句台词---“能死,真好”。
那么,人的生老病死,不见得都是苦,佛教就没有意义了吗?当然不是。不过确实有很多人,他们不感觉到生老病死之苦,因为他们的生命与心灵中充满快乐与安定,神气十足,所以他们不见得会向佛家靠拢。佛家会说,所有的乐,都是苦之因,只有法乐除外。但是其实很多苦,并非是因乐带来的,而是因不乐而带来的----不良的情绪带来的不良的健康状况,从而带来了不良的生活状况。实际上,佛家所言的苦,是一种无常的苦,意思是说,即使有乐,也不是能够永久的可以保障的乐,是一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佛家千方百计要摆脱的,正是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虽然并非时时是苦,其中也有乐)。
而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其原因当然就是世事的无常(佛教也是这样描述的)。因为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谁也无法彻底改变这种情况,按佛家的说法,万事万物都在轮回之中,都在成住坏灭之中,只要在三界之中,轮回之内,就无法摆脱这种没有保障而带来的苦。所以,为彻底脱离这种痛苦,佛家开列了一个处方----摆脱轮回----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涅盘。这一点,从理性的逻辑推理上来看,也是如此:要想摆脱不安定的不稳定的没保障的状态,就必须与不安定的不稳定的事物分离开来,不依赖这些轮回中的事物,即可不随这些轮回中的事物而沉浮。从而保持了安定,脱离了没有保障的状况。获得永乐或者说是极乐。从而达到了佛家的目的----离苦----脱离痛苦。所以,有人说佛教是一种离苦的学问,所言极是。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摆脱轮回。按照佛家理论,人之所以与那些在不断变化不断轮回中的万事万物割舍不断,是因为人没有割断与它们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在人的本质层面上没有割断与它们的联系。人的本质层面当然是人的起始的源头的层面,也是人的精神的层面。所以先要弄清人的精神层面是怎么回事,以便割断人的精神层面与轮回之中的万事万物的联系。
按佛教理论,人的精神层面,也就是人的认知层面,有八种认知,即八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前六识好理解,但值得注意的是第六识---意,意的梵文本义是依附“末那”识,即依靠第七识“末那”,而末那不是意,是属于潜意识范畴,是我执的根本(人的自我意识的源泉),末那的本义是恒审阿赖耶识。那么,梵语中的阿赖耶是什么意思呢?“阿”在梵文里指的是“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而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象一个“数据库”。有人这样描述阿赖耶识:从内容上说它里面所收藏的是人的累生累世的履历,从功能上说它收藏人所有做过的好事坏事伤事,从时间上说,人死了,前七识先消失,它是最后离开人的身体的。人投胎了,它是第一个来到的。别的七识的功能依它而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