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阿赖耶识,是最底层的精神层面了,人要脱离“没有保障”之痛苦,要脱离轮回,要与轮回中的万事万物脱离干系,就需要从阿赖耶识上面下手。
然而,阿赖耶识是如此之深,人们怎么能达到这个层面而改变阿赖耶识呢,即使是第七识“末那”,人们也难以直接到这个层面而影响它。没办法,怎么办?只有从前面的六识开始了,即从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出发,踏上摆脱轮回征程,希望以此前六识,影响着末那识,潜移默化着阿赖耶识,直到阿赖耶识脱离轮回中的万物,从而使人脱离轮回,脱离那个没有保障的苦与那些没有保障的乐,脱离了无常,从而获得极乐,终于涅盘,圆满地达到佛家的目标。
那么从眼、耳、鼻、舌、身、意开始干什么呢?这就是佛家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定、正念、正命)、六波罗蜜(也就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在这里插一句,六波罗蜜中的精进,包括静虑、坐禅、入定、还有四圣财---信、多闻、惭愧、忏悔)、五戒(戒杀、戒淫、戒盗、戒妄语、戒酒)、三无漏学(戒、定、慧),等等的内容,这正是佛家修行的内容,己有很多人描述过了,这里不再叙述。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佛家的一部重要经典----金刚经,这部经书通篇只说了一件事:“离相”---离一切相,是为诸佛。正是提到这一点,本文至此才言归正传,回归“佛家的底蕴”这一命题。
因为“离相”一词,才透露了佛家的底蕴。仔细解释如下:
人体之中,消耗能量最大的,是人的大脑,是人的大脑的运作,而人的大脑的运作,也就是处理的信息,绝大部分来源于视觉。这一点是由现代科学所明确了的。
那么,佛家所一再强调的“离相”---在视觉上不着于相,在意念上不着于相,相当于停止了视觉上的能耗与脑力上的能耗,这是人体中最大的能量节约。人的能量,当然指的是精神力量,指的是精神,所以离相,为的就是节省精神消耗,养足精神,保持足够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佛家的底蕴。
再看看八正道、六波罗蜜(六度)、五戒、三无漏学、等等佛家修行的内容,无一不是为了节省人体的能耗而设,无一不是为了养足精神而设,无一不是为了降低人的精神损耗而设。无一不是为了摆脱与这个轮回中的无常变化中的世界的联系而设。(有人说,佛家讲究行善,而行善就是建立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结善缘,而不是摆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其实,此言谬矣。行善,不是为了建立联系,而是为了中断联系。人言道: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不好就是不了,不了就是不好。行善就是把事做好,好才可以了,了---了结了断--就是好,即中断了瓜葛才是好,摆脱了轮回中的事物就是好,因为这样就摆脱了无常之苦。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佛家要求人们“做好事不留名、做好事不图报”的缘故,如果做好事要留名要图报,则是拖泥带水、不干净利索,总会带来苦)
从反面来看,也正是如此,比如,不养足精神,而精疲力竭,魂不守舍,真正是苦不堪言,长期处于这种状况,正是可谓苦海无边。然而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回头内省,养足精神,即是离苦之岸。而且,佛家起源之时所观察到的生老病死之苦,其实也正是精神不饱满或者说是精神残缺而产生的痛苦。
另外,众所周知,哲学二字的意思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人学了哲学就应该明哲睿智,哲学包括世界观与方法论。人们也认为佛教比哲学所包括的内涵更多,而佛学虽然也不以哲学自居,但佛学自然要谈世界观与方法论,而且佛家更重视的是方法论,所以佛家在谈到佛教的时候,不是说佛学,而是说沸法,佛家谈得最多的,就是佛法。佛法以法为重,以方法论为重,不是以世界观为重。
佛家所建立的世界观----五蕴皆空,其目的也是为方法论服务,为佛法服务----离相---远离空空的五蕴五尘。既然五蕴皆空,人们对于现实中与思想中的各种相、各种事、各种物、各种情,执着而不离,又有何意义呢。佛家就是这样通过建立这种世界观来为节省人们的精神而服务,从而实现脱离苦难的目的。
同时,佛祖在宣讲佛法时,常常是建立一种世界观,然后很快又自己否定它,这种超高度的智慧,其用意也是让人以离相为重,让闻法的人们不要在乎世界的貌相与本相,人生苦短,要以脱离苦海为重,还是把射进自己的肉中的箭拔除要紧。一切以法为重点,以方法论为重点。
当然方法即然是成为了一种论,那肯定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是一种相,所以佛家所说的离相,有很大一部分是强调“离法相”。所以佛家常说“法空”,方法也是空虚,不要执着于佛经中介绍的这样那样的法(佛法)。总之其目的不离开佛法的要点----节省精神、养足精神----这也天是透露了佛家的底蕴
佛法的一个特点是非常强调智慧,佛家认为人间的一切苦来源于无明---也就是来源于没有智慧。所以佛法的一个中心就是智慧的养成,所谓的三无漏学之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清而静,静而灵。这一点,与佛家的底蕴完全一致,因为智慧就是精神的作用,神与智是不可分离的,人们常说神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神智,就在于文明,就在于智慧,人如果没有文明、神智不清,那么人与动物就没有区别了。佛法所教导的养神益智,也是让人与神灵与理智更靠近,让人的性情离禽兽的性情更远----从而更远离苦。
佛法强调智慧,但佛法也并非不崇拜力,佛家常说法力无边,佛经中有时也介绍说佛祖为了降服恶魔,常常显出法力。既然佛家崇拜力,应该说佛家不应该不强调体力的,然而似乎在佛法中没见过有强调体力的养护与身体的养护,而且很多高僧大德,学问很好,见解很深,但身体长得干瘦,不如佛祖(那位释伽族的王子)长得体壮如牛----在南传佛教经典中,佛祖常被描绘成象一只年轻的狮子,威仪四射,庄严非凡。实际上,乔答摩-悉达多在俗之时,在印度属刹帝利阶层,也就是武士阶层,(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等级森严,有四个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雅利安人的军事贵族>、吠舍<普通劳动者>和首陀罗<奴隶>,还有这四个种姓之外的人---贱民)。那位王子做为刹帝利的一员,其体质、体能、体力、直到体形,当然是健美壮硕,无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