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佛学的理论基础、缺憾及其出路

分享到:

1。佛学的思想基础之一,即是基于人的实际处境的基本判断:人生是“苦”。如果没有这一基本判断,整个佛学体系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苦”,巴利文DuKKha ,梵文Duhkha,与梵SuKha相反,自然包涵平常所说的痛苦、苦恼的意义,但具有更深的哲学意义。人类在世界中生存,总是通过把握世界的确定性,从而实现自我肯定。然而,世界却总是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导致自我的迷失与沉沦,从而形成无常anitya = “苦”的论断。所谓的五蕴skandha是“苦”的说法即是由此推断而来。由此可见,“苦”是梵文音译略带意译而来,如单纯地理解为中文意义上痛苦,失之远矣。

   2。缘起(pratitya-samutpada)理论是佛学用来解释世界的思想基础,认为任一事物的存在都必须以另一事物的存在为前提(viruddha-dharma-samsargad dhy anyad vastu),如此必须导致事物自体上的自我确定性的缺乏,使事物的自体处于变易性状态(Yat sat tat ksanikam),并推断事物的实质即是变易( ksanika,音译为刹那)。因此,一切事物都是不确定的,唯一能够确定的,便是变易本身。后来,佛教徒们循此思路进一步拓深并提纯,发展成以“缘起有(sat),自性svabhave空(Sunya,变易本身的意思)”为基础的大乘佛学。基于方法论上的不同,后又发展出以感知(vinjna,,古译为识.所谓"唯识"之"识"即此也)与思知(Prajna,音译为般若)为基础的二大学派。

   3。佛学的终极目的,即是试图通过把握世界的确定性实质,从而实现自我上的肯定,摆脱“苦”的状态。也就是说必须通过把握"常",即所谓事物的确定性实质,或实相,才能走出"无常"的困境。依佛理推论,只有把握变易本身才是实现自身(kriya-parisamapti-laksana eso nah ksannb,意为刹那性便是圆满成就的状态)唯一之法。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此种所谓的实相(sattve)即是一种终极的不确定性(即无常本身,或变易本身),甚至导致主体(自我atman)的彻底迷失(anatman),从而形成深刻的内在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佛教内部进行了长期的论争,也催生了许多试图自圆其说的学术。后来,吠檀多(Vedanta)在充分吸收佛学思想之后,紧紧咬住其内在致命性缺点,导致佛学在印度本土的彻底覆灭。

    4。坦率地说,佛学中有许许多多伟大的哲学著作,回想几年前研习《中观论》时,那种痛快淋漓,横扫一切的气概,惊得我很久回不过神来。与印度哲学专注于自体不同,中国哲学是以时间化维度立论的,万物皆是变易,是题中应有之义,从而为佛学提供了生存基础,此即所谓“东方有大乘气象”。佛学也因此倡盛于中国文化圈及其边缘地带。与印度本土佛学不同,中国佛学是用来解决空间性问题,于是由心宗演变为性宗为主,那真的是自性空了,因此,最终催生了彻底中国化的禅宗,形成“临天下,曹一角”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