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当前中国佛教及其他宗教及其发展之趋势

分享到:

  宗教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世界上无论任 何宗教都具有排斥性与适应性这两种相互矛盾而又相互统一的特质。排斥性就是排他性,宗 教总是要宣传自己排斥异己的,否则它就不能独树一帜发展自己,取得自己独立自主自尊的 地位。适应性就是调和性,也可说相对的圆融性,宗教为了保存自己,就要与现存的社会相 适应,调和与社会的关系,否则就不能适应生存保护自己。这两种相反相成的特质,形成了 宗教自己对立统一的内涵。这一现象,佛教并不例外,中国佛教不在例外,其他宗教也不例 外。从佛教来看,这正是诸法实相义。佛教认为,诸法实相,是互相圆融的,平等不碍差别 ,差别不碍平等,有差别就有排斥,有平等就有调和,这是相辅相成的。

  在古代印度,释迦牟尼佛创建佛教时,他就以无上正等正觉的般若智慧,弘扬正法。佛教一 方面继承了印度优秀的传统文化,吸收了当时婆罗门教及其他学派精萃的东西,另方面,也 竭力宣传佛陀的正确教义,排斥当时的九十六种外道包括六师外道在内。当时佛教创建,着 力批判外道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虽然这也是宗教排斥性的表现,但它的形式却是论证的 ,批判的,而不是战争的,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显著不同的特点,显示了佛家慈悲为本的本 质。中国佛教,从一开始,就显出了这个特点。中国的佛教,是请进来的,史传记载东汉明 帝派遣使者张骞、中郎蔡〖FJF〗?C924?〖FJ〗、秦景至大月氏国取佛经四十二章,并迎 印僧摄摩腾、竺法兰还汉地洛阳白马寺。佛教是中国请进来的,这就表明,佛教是和平传入 中国的,可以说,中国和印度的和平传统友谊,是以佛教为纽带早在两千年前就形成了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就是每一个文化,一方面有其固定的体系,一方面又因外来文化的影响而 经常变动演化。外来文化进入一个社会,如其来势和平,则接受的社会便有时间去考验和选 择,接受也比较自然。其适合者,吸纳而消化之,融入本位文化体系之内,杂交而成新的文 化。如佛教融入中国本位文化而成为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就是这样。外来文化进入一个社 会,如其来势汹涌,凭籍武力或本身文化优越,横冲直撞地打进来,那末这个社会原有的文 化体系,就会受到严重的冲击。这既要看外来文化的渗透力,更主要地是看原有文化的防御 力。如果原有文化体系根底厚,凝聚力强,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不致解体。如中国在近代史 上所遭遇到的各个帝国主义一系列的武力侵略和文化冲击,尽管中国屡屡挨打,失败再失败 ,但中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文化始终没有解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原有文化体系 所培养出来的国民性格和群众心理,取决于这个原有文化体系的精神支柱。如果国民的大多 数人为外来文化势力冲击、震惊、困惑,因而对自己原有文化丧失信心,对外来文化不是盲 目崇拜,便是盲目排斥,妄自尊大,这两种心理状态都是很危险的,都是丧失自信自强的表 现,都有促使自己原有文化解体的危险。反之,若在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能镇定以待,加 以考验,比较和选择,培固原有文化体系根本优势的东西,扬弃其腐朽落后的东西,又将外 来文化优秀的东西,接种在原有文化体系之中。这样,新陈代谢,去腐生新,必将孕育去在 本土扎根的新文化。不但不会出现原有文化解体,而且必然产生新的文化复兴。日本明治维 新和战后复兴,南韩、新加坡、马来西亚新儒学的奉行,泰国、斯里兰卡旧有佛教的维持, 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中国现在面临中西文化交流新的激进历史时期,所以我们既要反对全 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也要反对盲目排外的国粹主义。佛教请进中国,或者说佛教和平传 入中国,这不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特点,也是中国本位文化吸收外来文化的基本经验,今天 还有很大的史鉴价值。这就是,今天的中国佛教,要发扬佛教的和平圆融的精神,一方面要 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一方面要与国际各个宗教和平共处,文化交流。

  中国现有佛教道德、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 共和国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在这个国策的指导下,中国 佛教与其他各个宗教都是一律平等,各自独立,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中国共 产党与各个宗教也是实行“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原则的,这就是在政治上 求同信仰上存异的原则,也就是不以信仰不信仰为主要矛盾,而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祖国为共同目标而共同奋斗。所以中国各个宗教包括佛教在内都是爱国爱教的。都是要 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在中国,不但佛教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争,其他宗教也没有发生过什么 圣战,不但现实没有,历史上也没有,这主要是由中国本有文化具有持久的历史连续性和深 厚的民族凝聚力这两个基本特点所决定的,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 的圆融性所决定的。

  明年就是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历史已经证明,在过去,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现在,佛教正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特别是为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积极贡献力量;在将来在下一世纪,佛教将为解决人类自身建设问题,诸如世界和 平问题、人口问题、环保问题、健康问题、死亡问题等等作出自己特有的贡献。

  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到明年就有两千年的历史。在这期间,伴随着中国社会发生的许 许多多的变化,佛教也经历了与中国文化融合的整个过程,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龙象辈出,法车仑常转,为净化人心,利益群生作出了光辉的业绩。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世纪,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整个世界的面貌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又到了世纪交替的时节,人类社会面临着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在这个 时刻,人们回顾着过去,展望着未来,不禁要问:中国佛教应如何面对现代社会?二十一世 纪的佛教向何处去?

  佛教所面对的社会已不再是过去一千多年的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具有现代 文明的工业化社会。现代社会具有几个突出的特征,即科学技术发达、物质资料丰富、人的 思想观念日新月异。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确实是佛教发展中的新课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旧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 物质财富,而且大大影响了人们的世界观,对旧有的一切思想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类 现在不仅面对着由于科技发展而带来的能源、人口、环境等危机,而且还深受战争、暴力、 犯罪的威胁。旧的文化已经被破坏,而新的文化尚在混沌阶段,整个人类的思想都处在一种 动荡不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