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宗教信仰心理观(3)
时间:2008-07-28 19:03来源:香港宝莲禅寺作者:陈兵 点击:
向上心,或曰超越心理,谓提高、提升自己境界或层次的意欲,可归于心所法中的“欲”心所。人类学家M.舍勒认为,就高级宗教而言,超越心理是更为重要的根源。弗洛姆说宗教出于人想要恢复自身与自然其它部分的联系和平衡的冲动,他在《自我的人》中说:“信仰某一种目标或某种思想,或某种超人的力量如上帝,都是追求生命过程完整的表达方式。”认为所有信仰都有超越或向上的性质。向上心从低到高可分多个层次,从完善人格、提高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生天成仙,到天人合一、与道合真,乃至解脱自在,成就佛果,皆可包摄于向上心的范围。《大日经.住心品》所举第三“愚童持斋心”,谓持戒修德,布施供养父母亲戚、贫病孤寒,乃至普遍施舍一切众生,以期死后升天永享福乐。这是世间的许多宗教徒所怀的信仰。佛教认为这种信仰虽然有益于个人和社会,可使人获得今生后世的福报,但信仰者缺乏通达真实的智慧,不知如此修行不得超越生死,非究竟之道,像理智尚未健全的儿童只是凭一颗好心做好事,故名愚童持斋。佛教将努力上进以求生活幸福、人格健全、俯仰无愧,乃至希求来生后世更好的心称为“增上心”,以这种心为学佛的基础。然而做人应更求向上,发求超出生死的“出离心”和普度众生、庄严国土的“菩提心”,直趋生命自我变革的顶峰,为达无限、永恒、绝对自由而奋进不已。这种直趋无限、无休无止的向上心或超越心理,能产生取之不竭的动力,推动信仰者为崇高的目标奋斗不息。
畏惧、依怙、向上三种能产生宗教信仰的心理机制,皆属心所法,可看作心识本具的功能,各有其种子,当遇到适宜的外缘时便会形成宗教信仰。人本性中有趋乐避苦、求永生的欲望,宗教在地球上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人类经过长时间全体信仰宗教的历程,可以说每个人阿赖耶识中都藏有信仰宗教的种子。人的生存难免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压迫和苦难。无力战胜自然灾害的人,在遇到天灾时,容易从畏惧心理出发,相信主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神鬼精灵。人生的旅程往往崎岖不平,人的命运机遇和前景对多数人而言带有神秘性、非自主性,当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灾难和医药罔效的沉疴重病等困境无力自拔时,容易由依怙心理出发求神拜佛。因遭受某种打击对生活和人生灰心失望者、厌世者,容易产生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需求。极其聪明,对宇宙人生、人的存在问题考虑甚深,具有哲学气质者也容易产生超越性的、向上的宗教信仰,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便是这种人。南怀瑾先生说,佛教唯两种人最好信:一种是极其愚蠢的人(所谓愚夫愚妇之类),一种是极其聪明的人。此言可谓深识人情世故和佛教信仰之谈。
从大乘如来藏学说看,能产生高级信仰的向上心,源出众生内心深处本具的佛性或本觉。《涅盘经.狮子吼品》称佛性为一切诸佛大觉的种子。佛性、本觉是无限的、无碍的,它是一切众生生命、心识的源泉和本体,它源源不绝地喷涌出一种向上的驱动力,这种力量既是个人信仰宗教,追求长生、永生、涅盘的动力,也是推动整个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种种努力,表现出一种突破有限、有碍、迷昧不觉,不断追求无限、无碍、无所不觉的趋向。这种趋向,集中凝缩于个人的终极关怀、宗教信仰,便是大乘佛教的菩提心,不仅追求个人直趋无限、无碍、无所不觉而成佛,而且从无限扩大的“同体大悲”出发,誓愿普度一切众生皆共成佛。《大乘起信论》云:“依本觉故而有不觉,依不觉故说有始觉。”意谓本来具有能觉之性(本觉),由不知法界一相而起无明,将本觉二元化,去妄立所觉知的对象而觉知,才起惑造业,流转于有限、有碍、有苦的众生界,犹如迷失方向者认东为西。众生虽被无明所迷,而其本觉并未丧失也不可能丧失,提供给众生以从无明迷梦中觉醒,重趋无限、无碍、大觉的动力,驱使众生在生死沦坠中挣扎向上,产生追求永生、极乐、绝对自由的宗教信仰。宇宙的绝对真实——真如,有熏习之力,能熏习众生发心求道,经过不断熏习,终至圆成佛果。
正信与迷信
宗教信仰,本来是一种极具神秘性、感情性、理想性、艺术性的事情。学者们说它与浪漫的抒情诗甚为相近,又说艺术进升而为哲学,哲学进升而为宗教。宗教所崇拜的神和所解决的生死奥秘等问题终非人智所能知,宗教信仰关系人存在的根本,具有万古不移的永恒性、超时域性,最能牵动人心灵的中枢,使人以全身心、全部生命投入。宗教信仰可以使人抛弃世俗的一切,忍受种种苦行,可以使人为信仰而割舍财产、家庭、亲人、肢体乃至生命,为信仰无条件地奉献牺牲;可以使人投入全部的感情,激发起最强烈坚毅的意志,寄予最深的希望,获得最大的满足。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活动,神圣、虔诚、热切、深刻,集心所法中的受、欲、信等于一体,是人心灵深处一种纯真的、深刻的感情,马克思称宗教为被压迫心灵的叹息,实则宗教更是人心灵深处的热切渴望、终极关怀、最高理想。
人有宗教需求、宗教情结固属自然,但因宗教信仰本身的神秘性和情感性,由人所创造,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机构化的宗教,未必都建立于真理的基石之上,其信仰很可能具有虚拟性,而且往往具有专制性,禁止对它有批评性的思考。如果将全部的虔诚投入一种具虚拟性、专制性的信仰,则不免迷信之嫌。弗洛伊德指责劝人信奉虚妄并禁止批评性思考的宗教遏制理性,导致智慧的衰竭。基督教便曾以反对科学、迫害科学家著称。弗洛姆分宗教为威权主义和人道主义两种,威权主义宗教以对超人力量的屈服为要素,以顺从为主要德行,其基调为悲哀和负罪感,常否定个人的价值,要人无条件服从某个权威,为非常遥远和抽象的终极目标而牺牲各自的生命和幸福。这种宗教在近世以来遭到诸多先进人士的批判。善良的宗教需求和人为的宗教形式,也容易被一些骗子恶魔利用为欺世害人的工具,引诱人误入邪教的魔网。由畏惧、依怙、向上三种心理所生起的宗教信仰和其它信仰,及在此等信仰基础上建立的宗教,在佛教看来都可正可邪,可有益也可有害,或虽非不正、无益而难免产生弊端。邪正之分,唯在所信仰的对象和所持见地(即主导思想)。
人不可没有信仰。树立正信,获得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本,确实是人生首要的大事,不可草率马虎,不可盲目轻信。而树立正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具有清醒的正见正智,善于明辨是非、抉择邪正。只有宗教需求、宗教感情而没有选择正信的正见正智,犹如骑手不看路,很可能使信仰带来无益于自己心理健康和损害自他正常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弊端,堕于迷信邪见,乃至误上邪教的贼船,成为骗子恶魔的牺牲品。作为一种社会教化体系的宗教,如果不能以正见指导信仰,难免误导信众,产生不良影响。佛教列为善心所之首的“信”,梵语舍啰驮(sradsha),即指正信(正确的确信和信仰),《显扬圣教论》卷一说信的作用是“能得菩提资粮圆满”、“利益自他”、“能趣善道”。《成唯识论》解释说,必须具备信实、信德、信能三个条件,才是具“心澄净性”的(正)信。实、德、能三条件,既是衡量信仰心理邪正的标准,也是衡量所信仰的宗教等邪正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