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3)

分享到:


   性净与性觉。佛教对于众生的心性有净、觉二说,印度佛教倾向于性净说,中国佛教则倾向于性觉说。心性本净,是指人的心体本来是寂静、寂灭的,后起的烦恼虽能覆蔽心性,但不是心的本性。性净通常又分为两种:一是心性原本寂静,没有杂染;二是经过努修持,远离一切烦恼而得寂静。性净说始于早期佛教,然而大力倡说的是部派佛教中的大众部,后来成为在乘佛教佛性说与如来藏说的源头。心性本觉,是指人的心体本来智慧光明、真实觉知,没有迷惑妄念。此说,《大乘起信论》有系统的阐述。性净相对于烦恼而言,觉性则相对于愚痴而言,且直接与觉悟成佛相联系,由性净说到性觉说,带来了在成佛问题上一系列重大的新说。

   性善与性恶。也作性净与性染。这是佛教对心性所作的又一道德价值判断。佛教认为扰乱身心不得安宁的烦恼是恶,求得解脱,就应当断尽烦恼,证得菩提。烦恼与菩提是众生内心的一大矛盾。中国佛教多数派别持众生性善说,而天台宗人则主张众生和佛同具善恶,善恶是天然的性德,佛也不断性恶,一阐提也不断性善,天台宗人还把善恶各分为两类,性善修善和性恶修恶,性善性恶指众生固有的本性,修善修恶是后天思想行为的善恶。性恶说成为此宗的重要思想特色。

   性有与性无。性,指佛性。性有,指有佛性。性无,即无佛性。这是关于佛性的范围问题,曾引起佛教,尤其是中国佛教内部的长期争论。争论的焦点:一是众生是否都有佛性?一般是持肯定立场的,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一部分人是没有佛性的。二是无情识的木石是否有也佛性?有的主张万物有性,有的则反对“无情有性”说。

   性本有与性始有。这是关于佛性的形成问题,也是主张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的教派内部长期争论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有说强调佛性是众生与生俱有,本来固有,常住不变的。始有说则认为佛性是众生经过修持而后有的,是后天修成而始有的。这种争论不仅直接涉及众生佛性的形成问题,而且也涉及对成佛原因、修持方法和成佛境界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歧。

   性的体、相、用。佛教通常将性分为体与用两个方面,而《大乘起信论》对众生心性的内在结构与功能提出新说,认为众生自心包含三个方面:一本体(体),二所显现的状、功德与特征(相),三作用(用)。该书称此三者无限广大,故有体大、相大、用大的“三大”之说。[注释:详见《大正藏》第32卷,575页下~576页上。]

   性与情。情,指情绪、情感,是人与外界接触感于事物而生起的带有冲动性的心理反应,通常指七情。佛教对七情有多种解释,一般来说,多指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中包括欲,即指欲望,其实情与欲应是并立的两个概念。欲有四欲,五欲,或六欲之说。如五欲指“财、色、名、食、睡”,即金钱欲、性欲、名誉欲、饮食欲和睡眠欲。性与情是两大心理现象,是心性论的两个重要范畴。佛教认为,性是本性,是本来寂静或本来觉悟的。情是心因所感而起的表现,是是非之主,利害之根。性与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中国佛教学者有的以已发为情,未发为性,认为情是性阻塞不通的心理表现,并不是性的本质流露。佛教认为,如何调节感情,统御情绪,控制欲望,不仅是一种生活艺术和心理平衡术,而且也是直接关系到修持成佛的大问题。佛教一般都主张减少欲望、节制情欲甚至彻底灭除情欲,强调拔断情根,闻道见性。

   性与理。这是与上文所述的“心与理”的问题密切相关的。理,是指法性、本质而言。亦指合乎本性,顺通无阻,不为万物所累的真理、理性、理智。从心的本性来讲,性与理异同的问题是中国佛教各宗派讨论的大问题,也是儒学所探讨的大问题。竺道生早就提出众生见理与心性流露是一致的说法。中国佛教学者还以情与理分别为性的阻塞或顺通的两端,并称作天理与人情的对立、理与情构在成了心性中的深层矛盾。这些中国佛教学者也和儒家学者一样,强调“穷理尽性”[注释:《注维摩诘经》卷5,《大正藏》第38卷,375页上。],主张以天理胜人情(欲)。

   性具。性,指人的真实本性,具,具有、具足。前面所述天台宗的“心具三千”说和佛与众生同具善恶(“性具善恶”)说,即是“性具”思想。天台宗人认为,人心的本性圆满具足一切,包括因累、迷悟、善恶等等,彼此互不混淆,是为“性具”。所以此宗也认为,在修行中众生本性互具六凡四圣,既具有佛界的善法,也具有其他九界的恶法,佛与众生并无根本区别。

   性起。性,指真实本性,指佛的本性。起,生起。华严宗人从佛果的境界说性起,认为在成佛境界上,一切事物都从性而起,也就是一切事物随顺佛的真实本性而显现,并顺应众生的条件、能力而起作用。又,众生心中本来具足悟的本性,而当下显现万象,也称性起。

   性具说和性起说分别是天台宗和华严宗的独特学说,着重讲的是心性的功能、作用,偏属于宇宙论、境界论和认识论的内容。

   三、 合论

   综上所述,佛教把心性视为存在范畴,并作出系统的展开与论述,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它阐发了什么是人的本质,什么是成佛的根源问题,从而为佛教的成佛理论奠定了基础。心理理论还为佛教确立了道德主体论的立场,提倡众生返回自己的心灵世界,以成就其最高理想人格,这又具有宗教实践意义。

   佛教对于心范畴的论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地位、功能、作用和结构的角度,把心分为心王和心所两个方面,并从理论上概括出心的体、用两个层次,或体、相、用三个层次。二是从性质上对心实体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分类,把心分为真心和妄心两类,或作净分与染分两分。真心与净心、清净心、菩提心、如来藏相应,是所取角度不同而实质相同的概念。由真心又衍生出自心本心、平常心的概念,并给佛教思想带来深刻的变化。至于阿赖耶识的真妄问题,即是与真心、妄心相关联的问题,在佛教内部也有长期的争论。三是从心与精神现象、客观事物、佛三者的关系展开。心与意、识二者的关系被视为体与用的关系。在中国佛教学者看来,神与心是同义范畴,并喜用妙神、妙识、神识、识神、识精的概念,以表述微妙的心。关于心与物的关系,主要有心物不二和唯心所变的命题。由心物关系进而又衍出心与物理学,即物所含的道理的关系,中国佛教学者多倾向于心与理等同说。心作为成佛的主体与佛果、佛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佛教主流派持心佛不二、即心即佛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