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佛家辨证法与黑格尔辨证法(2)

分享到:

   十玄说从十个方面讲述了法界缘起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强调了圆融的意义。十玄的侧重点是现象与现象的绝对等同。“十”具有无量之义,在十玄门中随取一门,即具十门。十十互具,而成百门;百百互具,则成万门。如此重重无尽,正可显示法界缘起的无穷无尽。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此语与华严的十玄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有着不可否定的审美感悟价值。

   十玄说的确立,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智俨在《华严一乘十玄门》中,首先提出“十玄”理论,法藏继承并发展了智俨的十玄说,在《华严经探玄记》中,对智俨的十玄思想作了改进,把“诸藏纯杂具德门”改为“广狭自在无碍门”,把“唯心回转善成门”改为“主伴圆明具德门”。后人将智俨的十玄思想称为“古十玄”,将法藏的十玄思想称为“新十玄”。

   “新十玄”的涵义是:

   (1)同时具足相应门:是说所有迷悟染净有情非情等十方三世一切诸法,没有前后始终等差别,同时互具圆满,彼此照应,顺逆无碍,参而不杂,无前无后,无欠无阙,互为缘起,所以叫作同时具足相应。该门是十玄的总说,也就是事事无碍法界的总相。

   (2)广狭自在无碍门:是说一切诸法广大、狭小,自在无碍。宇宙至大,置毛端而不窄,狭不碍广;微尘极小,含太虚而有余,广不碍狭。毛端现刹,不坏毛相,即狭而广;刹入毛端,不坏刹相,即广而狭。任运俱现,彼此各不妨碍。

   (3)一多相容不同门:是说一法与多法互为缘起,力用交彻,递相涉入,如一遍于多时多能容一,多遍于一时一能容多。一多虽递互相容,而彼此差别历然可见。

   (4)诸法相即自在门:是说一切诸法不但就作用而言相入无碍,即便就体性而言也是空有相即。一法即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互融互即,不相障碍。彼此二体和融一如,就象水和波浪相即相收一样。

   (5)隐密显了俱成门:是说一切诸法,互摄无碍。此全摄彼,则此显而彼隐;彼全摄此,则彼显而此隐。一法摄一切法,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一切法摄一法,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显与显不俱时,隐与隐不相并,然而隐显同时,并存无碍。

   (6)微细相容安立门:诸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然而千差万别的诸法,各住自位,于一法中,同时显现,就象一只玻璃瓶可以盛装无量无数的芥子,芥子之间互不相碍,相容安立。

   (7)因陀罗网法界门:是说一切诸法的相入相即,体相自在,隐显互现,重重无尽,就象帝释天宫殿装饰的珠网,缀着无数宝珠,每颗宝珠都映现出其他珠影,并且能映现出其他宝珠内所含摄的无数珠影。珠光交相辉映,彼此互摄,重叠无穷。

   (8)托事显法生解门:一切事法互为缘起,如因陀罗网,影现重重,不须遍观诸法,只要随托一事而观,便可显发一切无尽之法,产生事事无碍的胜解,一花一果一枝一叶都是甚深微妙的法门,并非现前的事相之外另有所显。

   (9)十世隔法异成门:第二至第八门是从空间横说诸法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道理。第九门则是从时间竖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又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称九世,九世迭相即入,摄为一念,九世为别,一念为总,合称十世。诸法遍在十世中,前后相隔而相即相入,自它互具显现,相即相入而不失前后长短等差别事相。

   (10)主伴圆明具德门:诸法相即相入,随举一法即可为主,其余一切法悉为其伴,周匝围绕。诸法虽互有主伴之别,而不坏差别之相,相依相成,一体无碍。彼此隐显,主伴交辉;一多摄入,连带缘起。

   如此,一切诸法无不具足十玄,相即相入,无碍自在,而差别之相历然;虽历然差别,而重重无尽,成一大缘起。所以举一法即法界全收,事事无碍,玄妙不可思议。这就是十玄缘起无碍法门,也叫无尽缘起法门。

   如果说十玄说从各种角度说明了诸法相即相入的圆融性,那么六相说则从总别、同异、成坏三组相对范畴,论述了现象的构成及现象与现象的关系,从而阐明全体与部分、同一与差异、生成与坏灭的无尽缘起。华严宗自唐代智俨始说六相圆融,而后由法藏、澄观集其大成。

   六相,指总、别、同、异、成、坏。事物的全体是总相,事物的各部分是别相。事物及其各部分都由原因和条件和合而起是同相,各部分各自独立是异相。各部分和合成此事物是成相,各部分若不和合而只是各部分,则此事物为坏相。华严宗认为一切万物都具足这六相。法藏曾经给武则天讲解这一道理,可是武则天却怎么也弄不明白,于是法藏灵机一动,指着金銮宝殿前的金狮子作了一番比喻(后被辑为《华严金狮子章》流行):“师子是总相,五根差别是别相;共从一缘起是同相,眼、耳等不相滥是异相;诸根会合是成相,诸根各住自位是坏相。”金狮子是总相,譬喻一种缘起的事物中具足了各种成分,如金狮子具有眼、耳、鼻、舌、身五根。金狮子的眼、耳、鼻、舌、身五根是别相,各不相同。“总相”和“别相”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这叫做“以别成总”;而部分只有在整体存在的前提下才可称为部分,没有了整体也就无所谓部分,这叫做“以总成别”。“以别成总”与“以总成别”明确地指出了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眼、耳等各部分相依相待,合成一个总体狮子而互不相违背,这是事物各部分之间的“同相”。眼、耳等各部分各不相同,是“异相”。“同相”与“异相”说明的是事物各部分的同一性与差异性。眼耳等诸根缘起而成为狮子,是“成相”。眼耳等各部分在整体中保持自身独立,是“坏相”。“成相”与“坏相”说明了对立面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六相圆融说指出,无差别与差别、整体与部分是自在相即、圆融无碍的。法藏认为,分析宇宙万物,首先必须肯定它们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再从部分上把握它们的共同性与差异性,进而从差异上把握它们的相互和合与保持自身特性的关系。“六相圆融”说要求人们从总别、同异、成坏三方面看待一切事物,认识到每一事物都处于总别相即、同异相即、成坏相即的圆融状态。一切诸法,无不具足此六相。此三对六相中,总、同、成三相,属于无差别的圆融门;别、异、坏三相,属于有差别的行布门。圆融与行布、平等与差别,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离开总相,则无别相;离开同相,则无异相;离开成相,则无坏相。总相即别相,别相即总相;同相即异相,异相即同相;成相即坏相,坏相即成相。如此圆融不离行布,行布不离圆融;行布即圆融,圆融即行布,六相相即无碍,就是“六相圆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