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人间净土与不二法门(4)

分享到:

  五、当代所倡“人间净土”之我见

  以上从大乘佛教经典和中国佛教历史,特别从作为中国佛教主流派的禅宗的净土思想对净土和人间净土的观念作了粗略考察,主要是说: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净土思想有两种,一是以弥陀西方净土信仰所代表的净土思想,一是以般若中观学派和禅宗为代表的净土思想,而后者在理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人间净土的理论来源,并简单介绍了这种思想与所谓不二法门的关系。   下面将联系上述内容谈一下我对当代海峡两岸提倡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想法。  自从近代太虚法师大力提倡“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以后,中国佛教界一直在探讨如何适应现代世界和中国社会的新的变化把古老的佛教进行革新,使之与现实人生密切结合,为民众福祉、社会发展进步作出贡献。现在,大陆和台湾佛教界的有识之士已经不仅仅在理论上探讨如何弘扬人间佛教,而早已付实践。大陆佛教界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从加强寺院和道风建设,培养僧才,推进佛学研究和发展佛教文化事业,促进国际佛教友好交流等方面来进一步发展佛教事业,使佛教在当代社会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发挥积极作用。在台湾佛教界也有救团“提倡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佛光山提出以“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慈悲福利社会,以朝圣净化人心”为宗旨;正在建设中的法鼓山提出“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等。对于如何实施人间佛教,如何建设人间净土,我想从事佛教实际事业的人士早有自己认定的理论、宗旨和具体方案,也可以说已经累积了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我是以研究佛教历史为职业的,也许提不出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或方案,只想谈如下三点供诸位考虑:  1。现在佛教界提倡的人间佛教和人间净土思想,已经不是局限于口头上或书面上的东西,是已经付诸实践的了。当前中国佛教最重要的课题是适应世界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高度发展的情况进行具有民族特色的改革,在教义、组织和传教方式等各方面作适当调整、改变和完善,使佛教更便于贴近普通信众的生活,使之在普及社会公德,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定秩序,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乃至联络国际佛教界,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争取世界永久和平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中国自古是北传佛教的中心,应当在当代有所作为,应当在建设现代佛教之中作出重大贡献。  2。人间佛教的最高目标是建设人间净土。按照佛教的本来定义,人间净土应是在人间的佛国,在人间的清净世界。这里想就人间净土。提出如下三句话:人间非净土,人间是净土,建设人间佛上。关于第一句话──人间非净土,人间自然不是佛国净土,对照佛教定义是不言自明的。人间社会存在那么多的局限性,有那么多的不净,战争、饥饿、毒品泛滥、天灾人祸、环境污染、艾滋病癌症蔓莚……又怎么能说人间是净土呢?我想这是现实,是推行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的出发点。对此现实认识不足,是很难能够脚踏实地地建构人间佛教的框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人间净土的方案的。第二句话──人间是净土,或人间即净土,人间净土相即不二。这在形式上与中国传统佛教的人间净土不二的说法是相同的。但我这里想说明的是,应当看到现实世界人间是存在很多积极的因素,有诸多美好的东西,有无数有待开发的方面。世界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经济如此高度发展,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如此丰富,世界各国如此密切联系;中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高度的智慧,广大民众具有高尚的道德和崇尚理想的传统,中国佛教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不是现实世界的清净方面吗?在这里不是可以看到令人鼓舞的未来吗?这也是建设人间净土的出发点。从人间的这些积极的清净的方面来说,不是可以说人间即净土(的因素、基础)吗?看不到这点,就会对从事人间佛教的事业失去信心,就会找不到建设未来人间净土的依据。从这种意义上说,般若中观学说和禅宗所说的人间与净土相即不二的论断并没有过时。第三句话──建设人间净土。今天讲净土与人间不二,应当强调它的规定性,强调二者不二的条件。不管佛教界对人间净土作如何的定义,谁都承认,只有经过艰苦的努力,在改善人生,净化社会环境等各方面作出巨大成绩以后才能谈得上实现人间净土。作为人间佛教的显著标志就应当是以建设人间净土为最高目标。如果按照清未衰败期的佛教那样,盛行如同太虚当年所批评的那种“死人的佛教”和“鬼的佛教”,一味地偏重形式主义的礼忏念佛,不关心社会人生,不积极从事改善社会人生的事业,那么这怎么可以称为人间佛教呢?所以,人间佛教必须以建设人间净土为目标,至于怎样称呼“人间净土”,如何定义,如何设计建设方案,各地各教团完全可以五花八门,不一定非要整齐划一不可。  3。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宗派对“即心净土”的解释,是中国人重视心性修养的伦理传统在佛教领域的反映。僧肇和后来禅宗的神秀、慧能等人都强调“心净则佛国净”、“心为万法之本”和自性觉悟的意义。当代提倡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也应特别重视人心净化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净化人心,建设精神文明,包括各个方面,其中有文化教育、伦理教化和正确健康的舆论导向等。对于佛教界来说,可以利用自己的有关教义、戒条来进行宣传。中国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体的,如果把传统的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无量、四摄等与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行为规范互相会通,完全可以把它们运用到现代社会,为净化人心,建设精神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由心净而行为净,行为净则导致环境净。提倡清净自心,应从自己做起,从佛教救团做起,由此而带动一般信众,并影响周围社会。个人心净,净一点;带动家庭净,净一角;社区净,净一片……如此下去,岂不是人间净土的建设?当然,佛教界不是独自从事净化人心,净化社会的,而是与社会各界、各个方面的力量协作进行的。然而,佛教界在这当中是可以起到自己独特的作用的。  中国佛教应当在推进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中树立自己的新的形象。这是我的诚挚的希望。(香港宝莲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