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宋元明清佛教史 >>

佛教与宋明理学的和合人文精神(2)

分享到:

   1.“一心二门”与“一分为二”。由一心分出二门,犹“太极生两仪”。理学发端者邵雍在解释《系辞传》这句话时,训为“一分为二”〔18〕,张载理解为“一物两体”〔19〕。朱熹依和合精神,绍承邹、张、以“一是一个道理,却有两端,用处不同”〔20〕,理解为一分为二〔21〕。并赞张载的“一物两体”为“此语极精”〔22〕。由一分为二,一心二门而发为“一心”分“道心”与“人心”。“道心”犹如“心真如门”,是形上学本体“天理”,是至善无染的。“道心全是天理”,“天理”不生不灭,“道心”亦不生不灭。“人心”是“理与气合”,即天理与形气和合构成,犹“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阿黎耶识。阿黎耶识的不生不灭的真如,犹人心的天理方面;生灭的方面,犹人心的气质。因此,人心有善有恶。“人心者,气质之心也,可为善,可为不善”〔23〕。所以,朱熹说:“是气血和合做成,嗜欲之类,皆从此出”〔24〕。《起信论》的阿黎耶识是和合,其实“一心二门”的“一心”亦是和合,道心人心也是一和合心。
   2.“一心二门”与“理一分殊”。华严事理圆融观,依《起信论》立义,“夫事理两门圆融一际者,复有二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心真如门者是理,心生灭门者是事,即谓空有二,自在圆融”〔25〕。理学家吸收华严的“理事无碍”、“一多相摄”及佛教“月印万川”之喻,说明“理一分殊”。“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26〕。“理一”是总合天地万物之理的“一般道理”、“一般水”,分开来,每个事物都有一个理,其用不同。“释氏云:‘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27〕这是释氏窥得的理一分殊的道理。“理一”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差别相,但能随事物而生,随缘而有。分殊之万理,与“理一”并无本质上的差别,然“理一”随事物而受事物的气禀等影响,其用便不同,因而有生灭变化。
   宋明理学中各派,均依和合人文精神建构其存有论。朱熹从形而下的扇子,椅子的理,追求形而上的理一。扇子的“理”是“理一”与扇子气质的和合;王阳明良知是天理与灵觉的和合,“合心与理而为一”〔28〕。王夫之认为理是阴阳二仪变化的妙用,气是阴阳和合的实体。“以合絪缊一气和合之体”〔29〕。阴阳二气激荡、冲突、变化,而和合为一气,一气便是“和合之体”,可称谓为“絪缊太和之真体”。〔30〕。朱与二王所建构的形上学本体虽异,其理一分殊的思想方式和和合精神则一以贯之。
   3.“一心二门”与“心统性情”。朱熹对张载的“心统性情”以很高评价,认为是“不易之论”〔31〕。现代新儒家马一浮认为“一心二门”是张载的本旨,“性是心真如门,情是心生灭门”〔32〕。朱熹从未发已发、动静、体用三层次来解释“心统性情”〔33〕。喜怒哀乐未发为性,已发为情。程门后学杨时道南一系以“体验未发”为宗旨;胡宏湖湘一系以察识“已发”为要妙。朱熹对未发已发的参究,由道南而湖湘,由湖湘而越道南进而直承程颐。他认为心通贯未发已发;未发性之静,已发情之动;先涵养后察识的进路;未发其体,已发其用,体用未尝相离。犹如“二门不相离故”。未发已发为心的和合。
   王阳明依其心学立场,认为心体未发之性,心用为已发之情;未发未必为中,已发未必为和;真见得无未发已发,原有个未发已发生。王畿发挥阳明“未发生已发之中”,“已发在未发之中”〔34〕的思辨,以未发已发相互蕴含,相互渗透。刘宗周和合心体性体,“未发为中,其体也;已发为和,其用也;合而言之,心也”〔35〕。心统合性情、中和。换言之,心为未发已发、体用、中和的和合。
   4.“一心二门”与二性二知。程朱性即理,理即太极,“纯粹至善性也,是所谓太极也”〔36〕。太极生两仪,犹性分“天地之性”(“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专指理言,本净而善,本身无“偏全”;气质之性是“理与气杂而言之”〔37〕。因而有善有不善,推而有刚柔、厚薄、清浊等。此“杂”有“合”义,气质之性是理与气和合,犹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天地、气质二性统为性,性犹“一心”。
   张载既认为“合虚与气,有性之名”,亦认为知分“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德性之知”是“天德良知”,“不萌于见闻”。“闻见之知”便“合内外之道”,“乃物交而知”〔38〕。德性、闻见犹知之二门。
   佛教与中国先秦各家思想以及宋明理学的关系,有一承前启后的作用,这一中间环节不可或缺。中国文化是以开放的态势,回应外来印度文化的挑战。这一挑战,从总趋势上看,既不是印度佛教文化冲断中国儒道文化的历史承传,代替儒道文化;亦不是拒斥外来文化或本土文化,而是双方互动,积极吸收、接纳对方文化。儒释道三教冲突融合而和合,产生了新的理论思维形态——宋明理学,使中国文化达到当时世界的高水平。
   注释:
   〔1〕《幼官》,《管子集校》第八。
   〔2〕《尚同上》,《墨子间诂》卷三。
   〔3〕《学而》,《论语集注》卷五。
   〔4〕〔5〕《老子》第四十二章。
   〔6〕《老子》第五十五章。
   〔7〕《大乘百法明门论疏》卷下。
   〔8〕《大乘起信论》的真伪问题,历来论争纷纭,笔者认为, 《起信论》的出现,反映了一种中国佛教思想。
   〔9〕有的学者将此道,理解为与老子所讲的道, 《周易》所讲“太极”。而“一心二门”即“太极生二仪的含义”。参见罗时宪《佛教缘起论的概述》,台湾《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五十三册。
   〔10〕《大乘起信论校释》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5页。
   〔11〕同上,第36页。
   〔12〕同上,第16页。
   〔13〕《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金陵刻经处本。
   〔14〕《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金陵刻经处本。
   〔15〕〔16〕《斥偏浅》,《华严原人论》卷上,鸡园刻经处本。
   〔17〕参见拙作:《论汉魏——隋唐时代儒释道三教的斗争和合流》,载《中国哲学史论文集》(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8—2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