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宋元明清佛教史 >>

佛教与理学在本体论上的联系(2)

分享到:

   上面讲的是程朱理学,再看看陆王心学。从陆王心学来看,他们在本体论上与佛教,主要是与禅宗的理论渊源也是非常明显的。人们知道,关于心、性、理关系,以及心、性、理与万事万物的关系,禅宗的基本观点有二:一是认为,心、性、理三者统一于心。“心是道,心是理,则是心外无理,理外无心”(12)事不自立,因理而显,理亦心也;事本无名,因理而得,心即理也”(13),“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14)。如此等等。二是认为,心生万法,万物万象皆随心所现。“心者,万法之根本也,一切诸法,惟心所生”(15)“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16)“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既空则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17)。禅宗上述基本观点显然为陆王心学所汲取,成为陆王心学建构本体论的重要理论依据。心学开山祖师陆九渊提出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命题故然首先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一语的诠释,但同时又是以禅宗思想对孟子命题的发挥。所谓“宇宙便是吾心”,实际上是对禅宗心量广大,能包容一切,直到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一草一木”思想的概括;而所谓“吾心便是宇宙”则又是对禅宗”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思想的体认。至于陆九渊提出的“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无非此理”,以及“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等命题,更无异是禅宗“心是道,心是理”命题的翻版,是他阅读《楞严》《圆党》《维摩》等佛经的体会。但是,陆九渊在论述:“心即理”时,没有像禅宗那样明确而断然地把“心”与“理”看成完全是一回事,而是以“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作为“心即理”的前提,特别是在另一论述中,把“明理”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前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18),这就意味着在陆的思想里,似乎“理”比“心”的涵盖面更宽,从而多少赋予“理”以某种客体的意义。这正是陆九渊被他的后学特别是王阳明批评为有“沿袭之累”(指承袭了程朱理学的传统观点)的主要原因。而作为心学集大成者的王阳明则不同,他把陆九渊的思想深化了,抛弃了陆的“沿袭之累”,建立了更加鲜明、更加彻底的心本论。首先,王阳明汲取禅宗“心性不异,即性即心,心不异性”(19)的思想,论述心性(理)合一而最终归之于“心”的观点,提出:“心之本体即是性”“心即性”。王阳明这里所讲的“性”,既是指的人之性,也是指的万事万物之性,或万事万物之理。王阳明把它作为“心”的本体,这就使心、性、理在“心”的基础上达到了完全的统一,排除了陆九渊把“明理”作为“万物皆备于我”的前提的理本论痕迹。第二,王阳明发挥禅宗“万法从自性生”的思想,在论述心外无理的同时,又提出“心外无物”的命题。认为天下既然没有“性外之理”,也就没有“性外之物”,因为心、性、理都统一于“心”。既然万物之性由心而发,而“性”又是“心”的本体,自然万物本身也是由“心”而发了。这样就把陆九渊的“心即理”的命题发展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的命题,从而使心本论更加明确,更加彻底了。第三,特别是王阳明引入禅宗“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的思想,提出“体用一源”和“意之所在便是物”的观点,并对之作了具体的论述。在王阳明看来,“心”是“体”,万物万象都是这“心”体之“用”,都是心体的显现。“用”离不开“体”,所以“体用一源”。而“心”之“体”显现为万物万象之“用”,其中间环节便是“意”。所以说,“意之所在便是物”,“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既然一切事物都是“意”的作用的表现,因而“心外无物”也就直接表现为意外无物。为了强化意外无物的结论,王阳明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比喻。他说:“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这里的“灵明”,既是指的“心”也是指由“心”发动的“意”。就是说,在王阳明看来,天之高,地之深,都取决于人的主观感觉和心意。人们说天很高,并不是因为天本身高,而是因为人们感觉、认为它高,所以它才高的。同样,人们说地很深,也不是因为地本身很深,而是因为人们感觉、认为它深,所以它才深的。总之,高与深都随各个人的主观感觉、意念而定。
   王阳明和禅宗之所以陷入心本论谬误,是因为他们把人的感觉、意念的主观性夸大了,似乎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依各个人的感觉、意念而定。至于在感觉、意念之外是否还有一个不依赖于感觉和意念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事物,这在他们看来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是无需深究的不可知的问题,因而他们便在事实上不是把感觉、意念看作是主观联系客观世界的桥梁,而是视为主观隔离客观世界的屏障。不论是禅宗还是陆王心学都是沿着这条思维路径走向唯我论的。
   注释:
   ①《二程遗书》卷二。
   ②《朱子语类》卷九五。
   ③《朱子语类》卷十二。
   ④《伊川易传•恒》。
   ⑤《朱子语类》卷七十五。
   ⑥《二程遗书》卷十八。
   ⑦、⑩《朱子语类》。
   ⑧、⑨《周子全书卷一集说》
   (11)《朱子语类》卷十八。
   (12)《大乘开心显性顿悟真宗论》。
   (13)宋《祖钦禅师语录》。
   (14)《宛陵录•传心法要》。
   (15)《观心论》
   (16)、(17)《坛经》。
   (18)《象山全集》卷三十五《语录》下
   (19)《宛陵录•传心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