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中国佛教历史综论 >>

汉传佛教与东方文化

分享到:

·期刊原文

   汉传佛教与东方文化

任继愈

中华佛学学报第12期 (1999.7月出版 )
页11~16
中华佛学研究所发行

 

--------------------------------------------------------------------------------


页11

提要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介绍时期──汉朝至东晋;融合时期──南北朝;创造时期──隋唐;儒化时期──宋至清,演变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汉传佛教与东方文化的关系有四个注意的方面:一、汉传佛教的融会贯通性,佛教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在吸收佛教过程中充实自己;二、汉传佛教善于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充实发展自己;三、汉传佛教与中土文化互相吸收,互相借鉴;四、由汉传佛教的传播与东方文化的关系,可供预测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在吸收世界文化过程中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1.汉传佛教 2.中土文化 3.儒化

 

页12

 

  古代印度佛教向东北方传播,有三条途径:一是经缅甸到云南省,后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云南上座部」;一条经尼泊尔到西藏,然后由西藏向藏语地区、蒙古地区传播,更远到苏联远东地区,形成中国特色的「藏传佛教」;一条经中亚,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原内地,形成「汉传佛教」。前两条路,因山路崎岖,山高水深,商族稀少,而且当时西藏和云南物产不甚丰富,可供远途贸易的货物不太丰富,没有大量交易的前景,难比丝绸之路,可直通中原内地,可以从东方文明大国贩运丝绸、瓷器等,与西方珠玉、香料交换,满足东西方双方贵族的奢侈需求,故能经久不衰。[1][1] 长途贩运为了保证货物安全,沿途要求政治稳定,没有战争,为了商旅安全,要结队行动,以免遭到掳掠。这些有利的交通条件只有丝绸之路比较理想。所以经西域到长安,再到洛阳,成为东西方商旅网络的通途。中间有时受到战争的阻隔,但基本上可以通行,并受到沿途政权的保护。本文只谈汉传佛教,另外两支中国佛教这里从略。

  佛教传入中国,从文献记载及考古数据(新疆石窟造型及壁画)表明,当时传入中国的除佛教外,还有摩尼教等。佛教势力较大,影响较广,后人以为当时经西域传入中国的只有佛教,这是不全面的。正如印度古代佛教文献记载,印度阿育王是虔诚的佛教护法。考古发现,今存阿育王石柱文字,他保护佛教,同时也保护其它宗教。佛教记载偏爱于自己信奉的宗教,是可以理解的。(今天中国政府保护佛教,有明文规定是事实,同时中国政府也保护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也有文字规定。)

  汉传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大体经过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介绍时期──汉~东晋;

  第二阶段为融合时期──南北朝;

  第三阶段为创造时期──隋唐;

  第四阶段为儒化时期──宋至清。

汉传佛教自始至终走的是中国化的路。即使在第一阶段的介绍时期,佛教典籍从古到今不断有新的汉译本,但佛教的主要典籍大量涌现于东汉到唐中期(约800年)。唐以后多为零星译述。北宋有国家的译经院,译出佛经有限,约在五百卷左右,多为已译出的佛教典籍的补充,也有些零星短经,在社会上影响不大。这时佛教在印度遭到政治变故,源头衰竭,可供介绍的原始资料当然越来越少,当年印度各种流派在汉译佛教典籍中都可以找到。介绍阶段应当是客观转述,但汉传佛教的译文,从一开始就不甚忠实于原文。此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佛教的宗教理论发生在古印度,必然带有地区及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也有自己古老的文化传统,往往以自己的观点方法

 

页13

 

来迎接这个外来的宗教。所以早期佛教汉译典籍带有中国理解成分。最早把佛教看作与黄老同道,解释佛教宗旨时,说:「沙门者,汉言息也,盖息意去欲,而归于无为也。」[2][2] 早期译「涅盘」为「无为」,用老子的「守雌」、「抱一」解释佛教的「守一」,把佛教所谓神通理解为神仙的变化飞升,还有把「地狱」译为「泰山」的。

  越过介绍时期,进入融合时期。这时大部分佛经都有了汉文译本。中原地区,玄学盛行,有文化修养的佛教徒对佛教般若学理解为「无为」之学。道安在〈地道经序〉中说:「寄意故有六阶之差;寓骸故有四级之别。阶差者,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级差者,忘之又忘,以至于无欲也」,他把佛教禅定训练理解为老子的无为无欲,损之又损。梵文原文「心意」、「意念」本来说两个概念,汉译统译为「意」字。佛教安般守意,乃禅法的十念之一,并不指守护心意。守护心意,不使放逸,是中国道教的修炼方法,如损之又损,忘之又忘,都与佛教原旨不合。又如支谦译《大明度经》,把「般若」译为「大明」,「波罗蜜多」译为「度无极」,以「道」与「般若波罗蜜多」相比附,译「道」为「虚空」。支娄迦谶、吴支谦、秦竺佛念把《般若经》的「真如品」译为「本无品」。到了鸠摩罗什才改译为「大如品」。

  在佛教传入汉地的早期,主译者均为外国僧人,他们大多数来自中亚西域地区,来自天竺者少。早期汉译佛经原本出自「胡语」(中亚语言),直接从梵文译出的佛教典籍南北朝以后才逐渐增多。隋唐译出的佛经,才完全出自梵文本。早期汉译佛经,主译者有的不懂汉文,有的略通而不精,不能不借助于中土助手。从传译开始之日,就不可避免地杂入中原本土的思想和观点,也就是说,佛教从传入汉语地区,就带上汉文地区的烙印。

  佛教传入的第二阶段融合阶段,更系统地吸收、融合中土观点来解释佛典。「六家七宗」即是最典型的代表。佛教与中原本土思想互相交融,广泛传播。汉传佛教第三阶段在隋唐时期。这时期的特点在于摆脱佛教原有的框架,由中华本土佛教学者、宗派创始人开始构建中国佛教的新体系。它的特点是更多地结合中国社会传统的实际,建立宗派,使佛教教义更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有的较为接近上层(如天台、华严),有的偏重下层(如禅宗与三阶教)。他们建立宗派的理论,有的在佛书中有文字依据,有的借用佛经文句赋予新解,也有的宗派直抒胸臆,自称得自佛祖「心传」,摆脱依傍,直指心源。这一时期的佛教更充分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善于创造的民族特点。古印度佛教好比一株大树,主干枯老,派生的新枝由主干蔓延孳生,生长得比原来的主干更为壮大,异常茂盛。今天凡是到过印度,参观过

 

页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