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中国佛教历史综论 >>

历史上“三武一宗”佛门浩劫的启示

分享到:
   有的同修疑惑,问道:“历史上有许多寺院和僧人被毁灭和屠杀,是他们修得不好吗?我不理解。”这种佛门劫难其实随着学佛深入是不难理解的。在此,末学想就历史上的四次著名法难,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所谓的“三武一宗”佛门浩劫,谈谈其中的事实和因果启示,与同修探讨一下末法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学佛。

  一、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事件

  太武帝是在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曾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他一开始并不讨厌和排斥佛教,相反当时他还个信佛者,后来由于他的近臣出现了一个官至司徒的崔浩,才慢慢使他从信佛走向灭佛道路。崔浩信道教,师从修炼有成的道士寇谦之,崔浩请来师父来后,就利用太武帝有一统北方中原的理想,以寇谦之携带来的《录图真经》为据,说其师是来辅助统一北方的太平真君,从此慢慢其师徒就得到太武帝的信任和宠幸。公元426年,太武帝起兵攻打北方大夏国,召见寇问凶吉,寇言:太武帝必能兵定九州,以成太平真君。太武帝大喜起兵,并于公元439年统一北方,此期间寇、崔二人随驾征战,并占卦问卜为太武帝出谋献策,也确实对太武帝很有帮助,从此太武帝对寇、崔二人和道教越来越崇敬,并自号太平真君,年号也改为太平真君。

  崔浩此时野心膨胀,为独尊道教,怂恿太武帝灭佛,太平真君五年(公元444),太武帝开始禁佛,二年后又下诏书毁佛像、寺院、经书,对僧人不论大小一律坑杀。为此,寇谦之对徒儿崔浩的疯狂行为也大为震惊,毕竟他还是有道行之人,知道因果报应,并警告崔浩说,你这样毁佛必减寿命,受到刑杀而同样毁灭!然后与崔分道扬镳。果然,太平真君十一年,崔浩被太武帝诛杀,太平真君十三年(公元452年)太武帝死,同年文成帝上台,马上恢复了佛教。

  从表面看,太武帝灭佛是由于崔浩扇风点火,但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佛门出现了败类,门风堕落,才导致佛门劫难!太武帝开始禁佛时,并没有毁佛、毁寺、烧经、坑僧。但二年后,有一次他带兵征战,来到长安休整,发现随从们都与寺院的僧人吃肉喝酒,太武帝觉得不妥,马上派兵检查,不但发现寺院内有大量兵器和贮酒,而且有酿酒用具、藏匿有官员达贵的财物,甚至设有与贵室女人私行淫乱的密室!这才使太武帝暴怒,下达失去理智的灭佛诏书!如是因就如是果,当时寺院如此荒唐淫乱,才造下佛门浩劫的果呀!如果崔浩是魔界下来灭佛的魔,那也要通过佛门自身的腐败才会招此浩劫!太上感应篇第一句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正是此道理,这应该引起我们末法时代同修的借鉴呀

  二、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事件

  公元556年,两魏时代由于西魏的实权人物宇文觉接受了魏恭帝禅让,建立北周政权。公元565年,武帝宇文邕上台,开始他也是崇佛的,但相对而言他更崇儒。天和二年,由于还俗的僧人卫元嵩上书北周武帝,大爆当时全国各地寺院的丑闻,渲染僧侣滋事生非,从此给武帝埋下灭佛的种子。为了崇儒,他在皇宫八次召集百官、僧道、儒生进行三教辩论会,目的是要把儒教推到最高地位。在第六次辩论中,他亲自登座评定三教位置,儒教为先,道教为次,最后为佛教。到了最后一次辩论(公元573年),道士张宾与僧人智炫对论,外道当然不是佛法的对手,张宾言屈词穷,难以应对,不禁汗流满面,武帝却以皇帝之尊,出面斥责佛教不是,智炫嗔心大起,当场顶撞武帝,据理力争,武帝恼羞成怒,第二天便发下禁佛令,公元577年又大规模毁佛。从此佛门又经历了一次法难。

  史学家认为,北周武帝灭佛是因为当时他正准备进攻北齐,需要大量军人,禁佛毁佛既可以把寺院财产充公,又可以征用数以百万计的还俗僧侣当兵,所以有此政治目的。对此我是不以为然,这不免太过于政治化了。其实,究其原因,也是当时辩僧们种下的恶果。在第五次辩论时,有一个叫甄鸾的辩僧上书了三卷《笑道论》,言词偏激,大有辱骂中伤道家之语,已犯了佛家恶口之戒,佛在《法句经》中说“击人得击,行怨得怨,骂人得骂,施怒得怒。”作为僧人更应“常守慎言,以护嗔恚”(法句经)。此辩僧却种下又一灭佛恶因。结果本身就对佛教没有好感的武帝当场训斥辩僧,焚烧《笑道论》。第六次武帝已亲定三教次位,此时作为出家僧人,应该如宣化上人所说一样:不争、不贪、不攀缘,修忍辱波罗蜜,可是辩僧智炫在第八次时,明知佛法已被排斥,还起嗔怪争胜之心,当场顶撞武帝,结果武帝大怒,原来积怨一下子爆发了,为此才有灭佛浩劫。佛说:“忿怒不见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随身”。如此忿怒,岂能不带来恶报?福喜自然离之而去。为此,我们末法时代的同修尤其要除口恶言,慎守口舌,留存厚道,此不仅是积福之道,也是避祸之法呀!

  三、唐武宗李炎灭佛事件

  唐朝是佛教最兴旺时期,几乎每一代君主都崇佛,到了中唐末期,佛教的势力和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但由于当时佛门戒律日渐松弛,佛门的僧侣也鱼龙混杂,各地寺院已日渐世俗化,本来佛门胜地是出家人的修行场所,已慢慢变成了世俗的娱乐场所,一些寺院为了招引平民信众,结交达官权贵,媚俗世间潮流,往往把佛门清净地方弄得象现在的酒吧、歌厅和卡拉OK一样,上至天子达官,下至刁民荡妇都争相涌入寺院,而寺院也常常日夜有唱歌、说词、弹评、演戏,甚至还假托经论,大讲黄色粗俗的故事、段子和笑话。如此污垢不堪,从客观上埋下了佛门劫难的厄运。

  唐武宗是晚唐的第一个皇帝,武宗本人是偏好道术而排斥佛教的,他上台第二年(公元841年),亦即会昌元年,在生日那天,皇宫内宴请僧道大德,并让僧道之间谈经对论,结果自然是道士得了赏赐,僧侣却一无所获。当时南天竺僧人宝月,对此极为不满,竟擅入皇宫,直接找到武宗,掏出表书,嚷嚷要回归天竺,如此狂妄骄横,自然被武宗打出皇宫。从此武宗对僧人深恶痛绝。会昌二年,由于寺院经济极端膨胀,相当部分寺院僧人又不守戒律,甚至出现抢劫妇女,犯淫养妻,流氓成性的恶行。武宗开始实行禁佛。开始禁佛时,只是诏令僧尼有钱谷田地的收归官府,如贪惜钱财而不愿者,还可以还俗;犯淫戒的、养妻的、不守戒的勒令还俗;寺院蓄养奴婢的,比丘可留一奴,比丘尼可留二婢服待;老实说如此禁佛,对佛教处理是够宽大、客气的,也许对佛门清理门户还有好处。可是,当时大部分骄横着魔的“僧尼”并不买帐,依靠与达官贵人的势力和关系,以为这样的禁令只是说说而已。所以,各大寺院不是对抗就是蒙混,全然不当回事!结果会昌四年,由于昭仪节度使刘从的侄儿作乱,被平叛后逃到寺院避难。唐武宗知道后,新恨旧帐一起算,开始“焚烧经教、毁拆佛像、起出僧众”等一系列灭佛行动,这就是历史有名的“会昌法难”。据史料记载,当时有4600座寺院被毁,有关佛教建筑4万多座被拆除毁坏,26万僧尼被迫还俗,无数寺院经像被毁,财产被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