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名山 >> 华北佛教名山 >>

圣山崇拜造就嵩山历史建筑群

分享到:
    佛教在嵩山落迹,道教在嵩山发端,儒教在嵩山光大。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祖先们为嵩山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形成了以嵩阳书院、嵩岳寺塔、会善寺、观星台、中岳庙、汉三阙、少林寺为代表的嵩山历史建筑群,中国古代的礼制建筑、佛教建筑、教育建筑和科技建筑在嵩山都能找到优秀代表。作为2009年国家唯一申报世界文化 遗产的项目,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已进入冲刺阶段,本报记者走进嵩山,带您领略嵩山深厚的文化内涵。

  核心提示

  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嵩阳书院、会善寺,每个名字所代表的实物都是中华民族的稀世珍宝,按照国家文物局一位专家的话说,每一座建筑都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那么为什么要以建筑群来申报,整个嵩山历史建筑群又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历史价值?在嵩山为什么会有数量如此庞大、价值如此高的历史建筑群体?嵩山历史建筑群的出现又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文本撰稿人之一、登封市史志办主任吕宏军。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晚报记者 袁建龙 文/图

  从个体到群体的申遗之路

  郑州晚报:嵩山历史建筑群的申遗工作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吕宏军:有申遗的想法最早是在1987年,在泰山被列入世界双遗产后,也有了把嵩山申报成世界双遗产的想法,但最后没有真正运作。到1995年观星台在中国天文博物馆挂牌时,又勾起了把观星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念头,但遗憾的是这项工作同样没有真正地运作。从1995年后,申遗几乎每年都要提一提,但都没有实质性进展。

  郑州晚报:申遗工作到2002年时,世界遗产协调员亨利·科里尔到登封看了嵩岳寺塔、观星台和塔林后,对这些文物的价值评价非常高,又激起了申遗的念头?

  吕宏军:登封的申遗工作早在2003年就开始了,但当时并不是以历史建筑群的名义申报的。由于登封价值高的文物众多,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6处,所以来的文物专家也多,许多专家到登封后都谈到了申遗的问题,他们认为,在登封许多文物都完全有资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郑州晚报:最早最想申报的是哪一处?

  吕宏军:最早的计划是把观星台或嵩岳寺塔申报世界遗产,此后又有了把观星台和嵩岳寺塔捆绑申遗的想法。为了使嵩山历史建筑群得到更加全面的保护和利用,经过和国家文物局沟通,2006年上半年将上述项目进一步扩充为8处,即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嵩阳书院、会善寺、观星台,以嵩山历史建筑群的名义重新启动申遗工作。2006年12月,嵩山历史建筑群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以群申遗更利于让世界了解中华文明史

  郑州晚报:为什么要以嵩山历史建筑群来申遗?

  吕宏军:嵩山由于其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古代优越的环境条件,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嵩山历史建筑群不仅反映着儒、释、道不同的文化特点,而且体现了古代的山岳文化、民俗文化,乃至域外的文化,彼此交融共存,形成极为丰富的嵩山文化特征。单一的历史建筑是无法体现这么丰富的文化特征的。

  郑州晚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如何体现这些丰富的文化特征的?

  吕宏军:在嵩山历史建筑群中,形式丰富多样,从功能上来说,可以分为以汉代三阙、中岳庙为代表的嵩山礼制文化建筑,以少林寺、嵩岳寺塔、会善寺为代表的宗教建筑,以嵩阳书院为代表的教育建筑和以观星台为代表的科技建筑。此外,与嵩山历史建筑群相关的民间传说极多,还延续了庙会等民俗文化活动,从而增加了这组遗产的文化丰富性。

  郑州晚报:嵩山历史建筑群在对中国历史研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吕宏军: 嵩山历史建筑群所代表的嵩山文化景观是今人了解古代建筑艺术以及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山岳文化乃至民俗文化的重要参照物,是认识历史、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基地。嵩山历史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鉴于这一特点,对于嵩山历史建筑群的保护要综合性地全面保护其文物建筑、遗址和相关的金石文物,同时也要对其特有的山水环境进行保护。

  文化圣山造就嵩山历史建筑群

  郑州晚报:申遗文本中为什么必须要有文化背景性的内容?

  吕宏军:郭旃是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在这方面非常有权威,他当时这样给我们说,每处遗址都有自己产生的文化背景,比如说嵩山历史建筑群为什么会在嵩山出现,而不在太行山出现,它是和这一地区的文化分不开的,嵩山文化是产生嵩山历史建筑群的根。

  郑州晚报:嵩山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吕宏军:嵩山主体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是中国历史名山,位居五岳之中,自古就被视为圣山。由于嵩山被认为是万山之祖和神仙居住之地,在“君权神授”的古代,嵩山就成为了历代帝王接天通地、永固江山、昌盛国运的祭祀、封禅对象。《史记·封禅书》载,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就常到嵩山“与神会”。帝尧、舜、大禹都曾到此巡狩。至迟在西周初年,嵩山已经成为人们祭祀的对象。秦、汉之后,帝王祭祀嵩山连绵不断。据统计,从周武王开始至清末,历史上有史可查巡狩、祭祀、封禅嵩山的帝王就有68位。

  郑州晚报:为什么又会有“文化圣山”这样的说法?

  吕宏军:嵩山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位于嵩山腹地的织机洞遗址,发现有人类用火遗迹和大量的旧石器时代遗存。新石器时代,这里是中国史前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孕育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和大河村文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嵩山地区先后发现了新密古城寨、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等龙山文化城址,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

  嵩山地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是中国史前文化交流的十字要冲。高度发达的史前文化和独特的文化交流格局,使得嵩山地区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国家文明。嵩山地区是夏、商、周三代的建都之地,立国中心。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发生在嵩山脚下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使得嵩山地区不仅成为当时中国文明的中心,也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刻下了“天地之中”的深深印记。至迟在西周初年,嵩山地区已被称为“中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伴随着原始宗教的发展,嵩山也由于地邻京畿和“天地之中”的文化心理优势,最早完成了从原始的山岳崇拜对象到圣山崇拜对象的转换,确立了民族文化心理上的圣山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