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文学 >> 佛教小说 >>

浅论西游记中的隐喻

分享到:
   唐僧为什么必须亲自走遍千山万水来到西方,才能得到经?为什么不可以让孙悟空一个筋斗翻过去直接把经取来就成了?

   实际上,唐僧一行四人在佛法来讲,分别对应人的四种识。

   唐僧代表的是“去后来先做主公”的第八识,也就是一个人的精神主体,一个人真正的生命本原,无穷以来的记忆都储存在里面,它是一个巨大的种子仓库。

   而孙悟空代表的是第六识,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意识,他在故事里象征的是人的想象力,孙悟空最得意的是筋斗云,好比人类的思想,眨眼间可以穿越无穷距离,可以上天当神仙,也可以自封齐天大圣,不过,这都是一种想象而已,就好象YY小说,想是想得很漂亮,可是一点用也没有。故事里孙悟空最后被压在五行山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象征。五行山代表物质现实,一个人想得再好,可是突破不了物质的束缚,最终还是要受到拘束,所谓孙悟空被如来佛镇压,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事件,而是一种现实客观规律的反应。

   所以,孙悟空必须拜唐僧为师,想象力必须臣服于现实,不是说放弃想象,而是想象必须合乎现实,在现实的带领下合理的进行想象。现实不是写小说,象中国当年的大跃进,就是典型的反其道而行之,最后带来全国性的大灾难。

   现在我来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让孙悟空直接把经取回来给唐僧?

   因为理论上的知识不能取代真实的经验。

   这看似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在佛法修行上却是一个极严肃,也是极难跨越的障碍,太多人把阅读佛经所得到的知识当作是自己的智慧,这在佛法来说,称为“所知障”,在禅宗,这种人被称为“知解宗徒”,是要被痛打棒子的。

   一个修行人向一个禅师问法,他得到的很可能不是具体的文字答案,在禅宗历史上,有人得到的答案是被师傅家的门压坏了一条腿,还有一个日本僧人在南宋时期来中国求法,他得到的答案是被中国师傅打瞎了一只眼睛。即使有禅师愿意给你文字答案,这答案也往往是不着边际的,有人会答“庭前柏树子”有人会告诉你“等案山点头你就知道了”;当年民国时代四川大禅师盐亭老人去台湾弘法,一日本东本愿寺僧人来参扣问法,僧人顶礼三拜,长跪举右手伸一指曰:“请问先生这是什么?”老人起立厉声曰:“我日你妈呦!老子这里一样都莫得,东比西画作么!”僧人惊起拂衣而去,当时左右侍亦有怨先生脾气太不好者,而老人平然!翌日,僧人具备威仪恭敬顶礼谢恩,复长跪,请为弟子。

   禅师们的回答为何如此离经叛道?因为他们深知一切的语言文字都会引人入歧途,靠思想得来的绝对不是真理!

   所以,无论孙悟空先生有多大的神通(幻想),他也必须老老实实的跟着唐僧一步一步走到西天。

   在四人中,猪八戒代表人的本能欲望,习气,这是人的第七识,差不多等于现在人们说的一个人的气质,性格,沙僧代表的显然就是前五识,人的身体。修行,是要把身心切实转化过来的一个巨大的工程,绝对不是纸上谈兵的空想。虽然一路上猪和沙看起来象是拖孙悟空的后腿,但实际上,猪和沙就是孙悟空本人,他们三人又都是唐僧,唐僧就是我们人类自己,他具备了孙悟空的妄想,猪的习气,沙的现实。如果想抛开这些光靠意念上的观想来成就自己的修行,好比孙悟空抛开了唐僧八戒一行人自己跑到西天取经,这根本就是个笑话。在书中,作者巧妙地用真假猴王的情节来体现:六耳猕猴,为什么有六个耳朵?因为这象征着多闻多知,知识丰富,见闻广博,所谓书生满腹经纶。可是这种人也是最难入道的,因为抛不开知识,放不下头脑,也就无法开启大道之门。

   在气功修炼中,几乎所有靠意念观想的功法都容易出问题,台湾有气功高人对此做过精辟的分析,他认为气功之所以在大陆被禁,就是因为这些强调意念的功法本身就有问题。

   的确,没有经过性格的转变,身体的苦修,能量的积累,光靠意念观想是绝对出不了真工夫的。 

   也正因为如此,民国时著名的佛学大师太虚才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