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罗睺罗(Rahul Ratna) 师父, 自我描述说: 「我是一个出家人,家乡在佛教很重要的古迹,叫做那兰陀,那是中国唐朝时候,很有名的出家人玄奘大师留学的地方。他在印度旅行和学习,对于中国和印度的文化交流贡献很大,对于 中国佛教和印度佛教贡献更大。」
「我来自一个贫穷的人家,是印度社会低下种姓,十二岁时父亲送我去出家。我喜欢佛教,在印度读完中学,我学习佛法、学习英文、数学、计算机、历史、地理。我也喜欢阅读各种杂志,因为很多穷人孩子,不能读书,所以我和几个朋友,在家乡办了一所小学,帮忙他们读书。这个小学叫做净土学校(PURELAND SCHOOL)。三年中我做这个服务工作。」
「1999年出任印度菩提伽耶大觉寺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慧戒法师(Bhikkhu Prajnasheel)的助理,协助大觉寺寺务推展长达三年之久。其后,假以殊胜因缘,到台湾佛光山,接受中国丛林的正统僧团教育和训练。这一段因缘是法师在中印之间,产生很大的生命震撼和影响力。」
师父说:「我到了佛陀成道的地方菩提加耶(BODHGAYA) 正觉大塔,成为大塔秘书长的助理和接待人员,因为只有我一个出家人会讲英文,会打计算机,所以我每天要做很多办公室工作。而且佛陀成道地是佛教最重要圣地,每年冬季、春季,来朝圣和旅行的外国人,一年比一年增加,我就要负责解说,我喜欢服务大家。这样子,认识很多台湾的出家人或在家信徒,我因为要与他们沟通、讲话,就和他们学几句中文,很好玩。他们说我中文讲的好,我就更有信心。来台后我先在佛光山丛林学院受训两年,奠定良好的中文基础,对于中国佛教和台湾寺庙丛林生活,有深刻印象,并且学习相当多的东西,佛门规矩和佛教知识。」
大觉寺梵名 Buddha-gayā,又称菩提道场(Bodhi-manda)、佛陀伽耶、摩诃菩提(Mahā-bodhi)、菩提场,为佛陀成正觉之地,是印度佛教史迹保存最完整的圣地。大觉寺位于印度比哈尔(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处之菩提迦耶(Bodhgayā),面临恒河支流尼连禅河(Nairañjanā,今法尔古河),其地原为古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伽耶城南方之优楼频螺(Uruvelā)聚落。摩揭陀国是佛陀住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据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毕鉢罗树(pippala)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故毕鉢罗树又称菩提树,即「觉树」之意。大觉寺即位于菩提树北之精舍,其始建年代有二说,或谓二世纪,或谓四世纪,五世纪初。中国法显法师入天竺巡礼此地时已有此塔,附近另有三座伽蓝,其时之住僧以持律严峻著称。
罗睺罗(Rahul Ratna)师父现居住于伽耶(gayā)城,此城于中世纪为婆罗门教徒所拥有,为与婆罗门教徒之伽耶城区别,特将佛陀成道之圣地称为佛陀伽耶,而与佛陀之出生处(蓝毘尼园)、初转法车仑处(鹿野苑)、涅盘处(拘尸那城娑罗双树林)并称为佛陀之四大圣迹,一个真正佛教徒一生之中定要去朝此圣地最少一次。佛陀入灭后,历代纷纷在此起塔供养,建造精舍伽蓝,虽屡遭毁坏,然迄今尚存多处遗迹。
公元六世纪中叶,唯识大论师护法法师离开那烂陀寺后,一度栖隐于此,撰述「唯识三十颂」之释文。玄奘大师西游印度时,对此大觉寺塔及塔附近之其它遗迹皆详加记载。另据《法苑珠林》记载,于唐贞观十九年(645),黄水县令王玄策曾至此,并于塔西立碑。现存之大塔系十二、三世纪间之缅甸国王所修造者,塔高五十二公尺,外观九层,内部实仅两层,四面刻有佛像佛龛,雕镂精致庄严。十三世纪时,回教徒大举入侵,因避回教徒之摧残,佛教徒遂将此大塔用土掩埋,形成一土丘。湮没数百年后,直至一八八一年始由考古学者康林罕(Cummingham, Sir Alexander; 1814~1893英国之工程师、考古学家)重新掘出,当时举世震惊,之后每年朝圣之佛教徒不计其数。此塔今由一管理委员会所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印度教、佛教教徒共组成。
2002年大觉寺管理委员会执行长慧戒法师(Bhikkhu Prajnasheel)改选之后,罗睺罗(Rahul Ratna)师父即转赴台湾名山佛光山寺学习大乘佛教,同时在两年之内,建立能说能写的中文基础和能力。并荣获中华民国外交部提供台湾留学奖学金,以第一志愿录取,进入佛光山星云大师创办的南华大学(址于嘉义大林),在大学部哲学系就读,现已是二年级学生。用心学习的他,表现良好,成绩总是名列前矛。以致于获得师长的鼓舞,同学的爱戴。
罗侯罗师父说:「2004年9月,我接受中华民国政府外交部留学奖学金,进入佛光山星云大师所创办的一所人文精致教育目标的一所大学,就是嘉义南华大学,就读哲学系一年级。选择哲学系,是我第一的选择。因为我爱好思考。人生缺乏思考,生命失去味道。现在,在我学习课程里头,除了专业是哲学之外,语言让我感到吃力的是文言文。中国文化中,文字一门是很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