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民间佛教 >>

空与情(四)

分享到:

 超越佛智(一) 
  佛学与民间鬼神的佛教不同,是一种对人生变化的哲学反省,也是一种修养工夫的指引理论,在世界各不同哲学体系中,别树一帜,其思想关键在视万有为因缘 所起,本质皆无不变性,故一切皆空,人须以智慧观空,是一种空观哲学。佛学研究者常以空观哲学超越其它宗教,本文研究空的哲思之来龙去脉,并说明它可以是 一种人生境界,但决不是终极的境界;人可超越之,而转入更高的领悟中。
原始佛法的核心思想
  所谓原始佛法,是指早期佛教经典中的思想,一般是指阿含经等。至于较后期的发展,是小乘佛法,再后才是大乘佛学。这其中已转出很多的新思想和解释。佛 教哲学的本源,是始于对解脱痛苦的要求;而原始佛教的思想,乃基于一种原初的体验,就是「无常」与「无我」。
佛教的四法印,为其教义的标准。第一法印为「诸行无常」(Sabbe Samkhara anicca),即以一切事物和活动都在变他流转之中。事物是以坏灭(Viparinama)为本质,而人的痛苦则来自执着于一些事情,视之为常恒。例 如,以为拥有的钱财权势为常恒,其实这一切都是无常,随着时间迁流会失去,而人即因失去所执着的财与权而生痛苦;若能觉悟一切都在变化的真相,不求永远拥 有,即能得解脱。
第二法印是「诸法无我」,「法」(dharma)的意思,据唯识论定义,所谓「法谓轨持」,即是一切事物与道理的总名。杂阿含经十二卷谓「法不离如,法不 异如」,「如」是「真如」,即真相,或宇宙之本来面目,法就是事物总体的真相。所谓「无我」(anatmaan),即一切事物皆不具「不变的实体」,都没 有其自己本来之性质,而一切构成「我」的东西,都在无常变化中。世间祗是生灭,没有「不变之真我」作为宇宙的本源或轮回的主体。人若执着有不变的我,即会 因我的流迁变化而生痛苦;若以流动之原义看我,那就是无我,明白此理,才得解脱痛苦。
  第三法印为「有漏皆苦」,「漏」是指烦恼,即这有烦恼的世界是有苦,此为现象的描述,而非前两法印之为根源的分析。法句譬喻经第三云:「天下之苦,无过于有身,身为苦器,忧畏无量。」因有身即有意思想为欲求,断之才解脱。
  第四法印为「涅盘寂静」,所谓「涅盘」(Nirvana),是吹熄之义,在印度波罗门教圣典的Kshurika奥义书中,曾用这字:「如灯火燃尽而熄 灭(nirvana),瑜伽行者(即修行者)之业果烧尽乃灭。」此中的nir为否定辞,Vana为吹,那吹熄之义,Poussin 作「涅盘之道」(木村善尧氏译,引述自张曼涛《 盘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81,p11〕)一书,以其义一是吹熄欲火,即断除贫嗔痴,二是火灭 而入冷静平和之中,那是对人的无明(即愚昧)、贫欲和执着不断的否定,达至一彻底空寂心境,则能于一切执着中得释放出来,而得解脱。「解脱」 (Vimoksa)是舍离感官作用,识别作用及一切精神肉体的束縳,此时没有测量的标准,无须对事物作理论或形而上学解释,也在生灭死苦以外,于是得到 「寂定」,即涅盘,此为佛教之极目的,基本上是出世间法。
  从以上所言,原始佛学的精神基本上是实践性的,求从实践上解脱痛苦。但它终究必须对宇宙万有作一说明。为了配合变化无常之教义,原始佛学提出十二因 缘,认为宇宙万法是因缘和合构成,所谓「因缘」,是万法间的关系,互相依持,所谓「此有故彼有。」(杂阿含经,十二)因着万法相待的关系,形成一生灭无常 的整体法界。而此世界的唯一规律,就是「业」(karma),业指「造作」,即行为会留下一种余势力,而影响和束縳了未来,形成一切的宿命性,这余势力形 成一切发展之方向与规律,也是一种束縳。
甚么叫「空」?
  佛家原始的体验,为「无常」、「无我」的察识,即世界是流转变化的,万物都没有固定不变本质。人之痛苦在于「执着」事物为不变,欲以此安身立命,结果无常之巨流冲破一切错误之寄望,使人陷于无穷之烦恼中。
  后期佛家哲学的发展,即在为「无常」与「无我」提供理论基础。其倾向是对客观世界作分析,以求说服人接受其解脱之道。其思想方向在拆毁人知识的错误观 察(这点与道家相似),而重视一种正确的「观」法,使万物在此观照之中,显其「真如」(如=as such或suchness,并不是指实体,即不是reality,却是如其所如的本来样子),而真如即为一种「无常」、「无我」的变幻无本质状态,在大 乘佛教却名之为「空」(sunya)或「空性」(sunyata)。
  在早期佛教中,「空」并非核心哲学概念,于《杂阿含》中提到「犹如空舍宅,牟尼心虚寂」(卷三九),以空的房子代表心的虚寂性,又述及「我今于林中入 空三昧禅住」(卷九),这是以空来描述禅定。也以缘起说空,所谓「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卷一二)。其后部派佛教也曾发展空的道理。到大乘的《般若经》 出,特强调空性为一切法之本,所谓「一切法空相不可得说。」(小品般若经卷一)
  「空」之概念如何成立呢?佛教自始即把一般理论的知识重点扭转,一般知识重在先肯定每一事物之独立本质(特别是西方思维方法更重此),继而探讨它与其 他事物之关系;故逻辑先要界定每一件事物之概念,再语此概念的属性,及其与他概念之关系。但「空」的概念却先把重点放在「关系」上,无一物能离开关系而独 存,而关系的整体就称为「因缘」。□(待续)
本文为梁燕城博士对佛教的研究与批评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