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民间佛教 >>

空與情(五)

分享到:

 超越佛智(二)  
  佛學與民間鬼神的佛教不同,是一種對人生變化的哲學反省,也是一種修養工夫的指引理論,在世界各不同哲學體系中,別樹一幟,其思想關鍵在視萬有為因緣 所起,本質皆無不變性,故一切皆空,人須以智慧觀空,是一種空觀哲學。佛學研究者常以空觀哲學超越其他宗教,本文研究空的哲思之來龍去脈,並說明它可以是 一種人生境界,但決不是終極的境界;人可超越之,而轉入更高的領悟中。
原始佛法的核心思想
  所謂原始佛法,是指早期佛教經典中的思想,一般是指阿含經等。至於較後期的發展,是小乘佛法,再後才是大乘佛學。這其中已轉出很多的新思想和解釋。佛 教哲學的本源,是始於對解脫痛苦的要求;而原始佛教的思想,乃基於一種原初的體驗,就是「無常」與「無我」。
佛教的四法印,為其教義的標準。第一法印為「諸行無常」(Sabbe Samkhara anicca),即以一切事物和活動都在變他流轉之中。事物是以壞滅(Viparinama)為本質,而人的痛苦則來自執著於一些事情,視之為常恆。例 如,以為擁有的錢財權勢為常恆,其實這一切都是無常,隨著時間遷流會失去,而人即因失去所執著的財與權而生痛苦;若能覺悟一切都在變化的真相,不求永遠擁 有,即能得解脫。
第二法印是「諸法無我」,「法」(dharma)的意思,據唯識論定義,所謂「法謂軌持」,即是一切事物與道理的總名。雜阿含經十二卷謂「法不離如,法不 異如」,「如」是「真如」,即真相,或宇宙之本來面目,法就是事物總體的真相。所謂「無我」(anatmaan),即一切事物皆不具「不變的實體」,都沒 有其自己本來之性質,而一切構成「我」的東西,都在無常變化中。世間祗是生滅,沒有「不變之真我」作為宇宙的本源或輪迴的主體。人若執著有不變的我,即會 因我的流遷變化而生痛苦;若以流動之原義看我,那就是無我,明白此理,才得解脫痛苦。
  第三法印為「有漏皆苦」,「漏」是指煩惱,即這有煩惱的世界是有苦,此為現象的描述,而非前兩法印之為根源的分析。法句譬喻經第三云:「天下之苦,無過於有身,身為苦器,憂畏無量。」因有身即有意思想為欲求,斷之才解脫。
  第四法印為「涅槃寂靜」,所謂「涅槃」(Nirvana),是吹熄之義,在印度波羅門教聖典的Kshurika奧義書中,曾用這字:「如燈火燃盡而熄 滅(nirvana),瑜伽行者(即修行者)之業果燒盡乃滅。」此中的nir為否定辭,Vana為吹,那吹熄之義,Poussin 作「涅槃之道」(木村善堯氏譯,引述自張曼濤《 槃思想研究》〔台北,大乘文化,1981,p11〕)一書,以其義一是吹熄欲火,即斷除貧嗔癡,二是火滅 而入冷靜平和之中,那是對人的無明(即愚昧)、貧欲和執著不斷的否定,達至一徹底空寂心境,則能於一切執著中得釋放出來,而得解脫。「解脫」 (Vimoksa)是捨離感官作用,識別作用及一切精神肉體的束縳,此時沒有測量的標準,無須對事物作理論或形而上學解釋,也在生滅死苦以外,於是得到 「寂定」,即涅槃,此為佛教之極目的,基本上是出世間法。
  從以上所言,原始佛學的精神基本上是實踐性的,求從實踐上解脫痛苦。但它終究必須對宇宙萬有作一說明。為了配合變化無常之教義,原始佛學提出十二因 緣,認為宇宙萬法是因緣和合構成,所謂「因緣」,是萬法間的關係,互相依持,所謂「此有故彼有。」(雜阿含經,十二)因著萬法相待的關係,形成一生滅無常 的整體法界。而此世界的唯一規律,就是「業」(karma),業指「造作」,即行為會留下一種餘勢力,而影響和束縳了未來,形成一切的宿命性,這餘勢力形 成一切發展之方向與規律,也是一種束縳。
甚麼叫「空」?
  佛家原始的體驗,為「無常」、「無我」的察識,即世界是流轉變化的,萬物都沒有固定不變本質。人之痛苦在於「執著」事物為不變,欲以此安身立命,結果無常之巨流衝破一切錯誤之寄望,使人陷於無窮之煩惱中。
  後期佛家哲學的發展,即在為「無常」與「無我」提供理論基礎。其傾向是對客觀世界作分析,以求說服人接受其解脫之道。其思想方向在拆毀人知識的錯誤觀 察(這點與道家相似),而重視一種正確的「觀」法,使萬物在此觀照之中,顯其「真如」(如=as such或suchness,並不是指實體,即不是reality,卻是如其所如的本來樣子),而真如即為一種「無常」、「無我」的變幻無本質狀態,在大 乘佛教卻名之為「空」(sunya)或「空性」(sunyata)。
  在早期佛教中,「空」並非核心哲學概念,於《雜阿含》中提到「猶如空舍宅,牟尼心虛寂」(卷三九),以空的房子代表心的虛寂性,又述及「我今於林中入 空三昧禪住」(卷九),這是以空來描述禪定。也以緣起說空,所謂「出世空相應緣起隨順法」(卷一二)。其後部派佛教也曾發展空的道理。到大乘的《般若經》 出,特強調空性為一切法之本,所謂「一切法空相不可得說。」(小品般若經卷一)
  「空」之概念如何成立呢?佛教自始即把一般理論的知識重點扭轉,一般知識重在先肯定每一事物之獨立本質(特別是西方思維方法更重此),繼而探討它與其 他事物之關係;故邏輯先要界定每一件事物之概念,再語此概念的屬性,及其與他概念之關係。但「空」的概念卻先把重點放在「關係」上,無一物能離開關係而獨 存,而關係的整體就稱為「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