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人很重视探索、阐述建构“诸法实相论”。“诸法”泛指一切现象、一切存在;“实相”指真实的本相、无差别的实在、不变的真理。早期佛教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观念立“三法印”,作为佛教思想的根本标志。后来大乘佛教继承和发展早期佛教的思想,进一步提出“诸法实相”为根本概念,强调诸法实相是佛教的最高真理。天台宗创始人智顗继承和发扬大乘佛教的这一思想,说:“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名了义经,能得大道。若无实相印,是魔所说。”(注:《法华玄义》卷8上,《大正藏》第33卷,第779页下。)也将诸法印统合于诸法实相一大法印中。值得注意的是天台宗的独特诠释,它认为诸法实相是诸法即实相,宣扬现象与本质、事物与真理相即不离的思想。天台宗的诸法实相说包涵了本体论、现象论、真理论,以及工夫论、境界论的内容,这里将着重从现象论的角度来阐述天台宗人关于现象与本质关系的学说。考虑到天台宗人多从实相即本质方面去阐明现象的理论特点,以下将依次说明实相范畴,再重点论述诸法即实相的涵义及其论证逻辑。
一、实相的意义、内容与表述
追寻、探求和体悟宇宙人生实相是大乘佛教实践的基点,或者说,实相是大乘佛教实践的依据。宗教实践的要求,决定了大乘佛教的实相说始终是与缘起说、果报说联系在一起的。实相是从缘起的现象上作出的价值判断,与对现象的纯客观的事实判断不同。佛教的一些经典、派别对实相的判断各有所侧重,实相的涵义复杂而多样。下面我们就佛教,尤其是天台宗对实相的意义、内容与表述作一简要的论析。
就实相的意义来说,综合佛教所论,约有三个论点:
一是万物的体、性。一般地说,佛教都以实相来表述一切事物的真实的、常住不变的体性、本性、本相、状态。智顗的《法华经》卷八上指出,“实相”是《法华经》乃至一切佛经的体,“于今经(指《法华经》)明乘体,正是实相”(注:《大正藏》第33卷,第779页下。),“实相为诸经作体”(注:《法华玄义》卷9上,《大正藏》第33卷,第792页下。)。实相是体,“体”又是什么呢?“体字训礼,礼,法也。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君臣撙节,若无礼者,则非法也。出世法体亦复如是,善恶凡圣菩萨佛,一切不出法性,正指实相,以为正体也。”(注:《法华玄义》卷1上,《大正藏》第33卷,第682页中。)这是说,“体”如世间礼法一样,是支配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依据、准绳。同样,佛教的出世间法也有其“法性”,这法性即出世间法的依据,也就是“实相”。
二是万物的要理、真理。《法华玄义》卷八上云:“第二显体者,前释名总说,文义浩漫,今顿点要理,正显经体。”(注:《大正藏》第33卷,第779页上。)这是说,“显体”即显示一切法之体,与“释名”密切相关,离开释名,难以显体。同时,显体主要是使人把握一切法的要理、道理。这种道理正是经体的显现。这也说明,实相的体、性与理的意义是相通的。天台宗人认为,这个实相“理”不是一般的“第一义谛”,而是“中道第一义谛”,即既不偏有也不偏无(空)的中道义。
三是“佛之知见”,即佛的智顗慧。《法华经•方便品》说,佛出现于世间的一大事因缘是为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得清净(注:详见《大正藏》第9卷,第7页上。)。而佛之知见就是诸法实相,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注:详见《大正藏》第9卷,第5页下。),只有佛的智顗慧才能穷尽诸法实相,故又以佛知见称为实相。佛知见也是众生本来具有的一种超越智顗慧,众生若能充分显现这种智顗慧,也即成就为佛。
以上所讲的万物的体性,最高真理与超越智顗慧,就是实相的基本意义。
与上述实相意义相关,佛教所讲实相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呢?
就万物的体性来说,实相是空。虽然佛教各派对空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认为空或空性是所谓实相的根本内容,这是大乘佛教各派的共同观点。佛教的宇宙观缘起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是无自性、无实体,是空的。空是事物的根本体性。智顗也视空为事物体性(实相)的内容,他说:“若譬喻明义,如梁柱纲纪,一屋非梁非柱,即屋内之空。梁柱譬以因果,非梁非柱譬以实相。实相为体,非梁柱也。屋若无空,无所容受。因果无实相,无所成立。《释论》云:‘若以无此空,一切无所作。’”(注:《法华玄义》卷8上,《大正藏》第33卷,第780页上。)这是以譬喻来说明因果即事物的实相:如房屋需梁柱组合建筑而成,房屋并非梁柱而是空,空才有屋子的容受功用。一切缘起事物都是因果关系,因果的实相是非因果,是空。正如《大智顗度论》所说,无空就无所作;空是事物的实相。
就宇宙人生的真理来说,早期佛教以“苦、集、灭、道”四谛为实相,大乘佛教或以真俗二谛为实相,或以“遍计”、“依他”、“圆成”三谛为实相。天台宗则进一步提出三重真理说:初重是因缘所生事物无自性,本质是空理,这即是实相。第二重是为了排除把空实体化,执着空,再以空与有为诸法,并在空与有之上另立中道之理为实相。如智顗以“观心”来表示中道说:“若观心空,从心所造,一切皆空。若观心有,从心所在,一切皆有。心若定有,不可令空。心若定空,不可令有,以不定空,空则非空。以不定有,有则非有。非空非有,双遮二边,名为中道。”(注:《观音玄义》卷下,《大正藏》第34卷,第887页中。)中道之理就是以非空非有来排除对空有二边的执着。第三重是更深一层,将空、有(假)、中三谛综合起来,以即空即假即中为唯一真实之理。智顗说:“一实谛即空即假即中,无异无二故,名一实谛。……若空假中异者,名颠倒,不异者,名不颠倒。……一实谛者,即是实相。实相者,即经之正体也。如是实相,即空假中。”(注:《法华玄义》卷8下,《大正藏》第33卷,第781页中。)“无异”、“不异”,不相舍离。意思是空假中三者不相舍离。“即空即假即中”是唯一真实的绝对真理,是为万物的实相。也就是说空假中三者是相即互动的,人们对其中任何一边都不能偏颇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