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戒律制度 >> 佛教节日 >>

佛教的礼仪节日(4)

分享到:

  6、佛教殿堂、佛教组织及主要佛、菩萨和人物

  (1)寺院殿堂

  在我国,汉传佛教寺院的格局大体一致,寺院的正门叫山门,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向前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弥勒菩萨、韦驮菩萨。

  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二侍者及十八罗汉等。

  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龙女。

  地藏殿:供奉地藏菩萨、闵公、道明。

  伽蓝殿:供奉伽兰菩萨(三国演义关羽形象)。

  祖师殿:供奉达摩祖师。

  (2)寺院组织

  大型寺院的组织人数众多,有些寺院中设置的职位多达四五十个。寺内僧侣组织因宗因地亦各不相同,一般都有:

  住持:寺院的主持者的称谓,意为久住护持。

  方丈:意谓所住的地方狭小,只有方丈之地。原指寺院的长老或住持所居之处,后用为一般寺院内主持寺院者的称谓,是寺院的最高负责人。

  监院: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总管寺院内部一切事务者的通称,侧重于行政事务。

  首座:方丈的主要助手之一。宗教活动的主持人,地位仅次于方丈。

  知客:专管接待宾客事务的负责人。

  维那:“维”,“纲维”,意为统摄僧众;“那”读作“诺”,意为授事。管理僧堂中僧众的起腔领念。

  典座:负责寺院僧众斋饭的管理者。

  (3)佛教的主要佛、菩萨和人物

  ①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他获得觉悟后,佛教徒对他的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②阿弥陀佛

  又称“甘露王”,意为“无量寿”或“无量光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中国佛教净土宗信仰的主要对象。

  ③观世音菩萨

  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佛教把观世音描写成大慈大悲的菩萨,每当遇到困难之时,只要念其名号,她立即前来拯救。在中国佛教中她总以女像出现。

  ④地藏菩萨

  是大乘经中所说的他方世界的菩萨,形象一般是跏趺坐,右手执锡杖,表爱护众生,也表戒修精严,右手持如意宝珠,他救度天上以至地狱一切众生的菩萨,并认为他象大地一样,含藏着无量善根种子,故名。

  ⑤文殊菩萨

  全称“文殊室利菩萨”,又名“曼殊室利”,意为“妙吉祥”,它与普贤菩萨是毗卢遮那佛的胁侍,大乘佛教著名的菩萨。

  ⑥菩贤菩萨

  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以“行愿”著称。他和文殊菩萨并称,作为释迦的胁侍,右手执念刚杵,左手执念刚铃,头带五佛宝冠,骑六牙白象。向征着菩萨救渡众生的行愿力。

  ⑦玄奘(公元602---664年)

  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唐佛教学者、旅行家,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人之一。本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他在国内遍访名师,感到所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到天竺学习,求得解决。唐太宗贞观三年,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竺。经历了17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译经籍,对丰富祖国文化有一定贡献,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的典籍,世称“新译”。他是中国佛教法相宗创始人,中国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⑧达摩(公元?---528年)

  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者。相传为南天竺人。南朝宋末航海到广州,又往北魏(旧说达磨过金陵时,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渡江北去)洛阳,后住嵩山少林寺。传说达摩在此面壁打坐九年。后遇慧可,授以《楞伽经》四卷。慧可承受了他的心法,于是禅宗得以流传。

  ⑨龙树

  是公元二、三世纪的南印度人,原来是一个婆罗门学者,后来归依佛教,出家受戒,在雪山从一位老比丘受到大乘经典,由此智慧无碍。当时许多哲学家们都被他的雄辩所折服。他感到所读到的佛经虽然深妙,但是道理还有未尽发挥的,随后又从别处得到许多大乘经典,他便造了许多论著以阐明发挥经义。

  ⑩释道安(约公元314----385年)

  东晋、前秦时高僧、翻译家。本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人。十二岁出家受戒后,从佛图澄受业。后在襄阳、长安等地传布佛教,主张“本无”(即性空)之学,为般若学六大家之一。著述很多,参加多次翻译工作。他对当时佛教作了许多贡献,主要有:总结了汉代以来流行的禅法与般若二系学说;整理了新旧译的经典,编纂目录;确立戒规;主张僧侣以“释”为姓,为后世所遵行。是“本无宗”的创始人,是位颇负盛名的佛教徒和学者。

  ○鉴真(公元668—763年)

  中国唐代名僧,日本律宗创始人。本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人。十四岁出家,二十二岁受具足戒。寻游两京,遍研三藏。后住扬州大明寺,专宏戒律。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应日僧荣壑、普照等邀请东渡,几经挫折,至唐天宝十二载(公元735年)第六次航行,与比丘法进、昙静、尼智首,优婆塞潘仙童等始达日本九州萨摩秋妻屋浦(今日本九州南部),翌年在奈良东大寺建筑戒坛,传授戒法,为日本佛教徒登坛受戒之始。于公元759年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药学等介绍到日本。鉴真东渡日本时带去了许多佛经、佛像、药物等,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